APP下载

孙桂芝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小方”浅析

2014-04-01

河北中医 2014年8期
关键词:小方性味抗癌

王 佳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

孙桂芝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小方”浅析

王 佳

(北京市回民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54)

恶性肿瘤;中药疗法;名医经验;孙桂芝

孙桂芝,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著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临床40余年。孙桂芝教授学术底蕴丰厚,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卓著,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关于肿瘤的学术思想体系。孙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小方,这些小方用药精简,配伍严谨,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随孙教授侍诊学习,收益良多。兹将孙教授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小方”介绍如下。

1 补血汤

补血汤由生黄芪、黄精、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鸡血藤6味药物组成。

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的作用,对于贫血、浮肿、体虚多汗、气血两亏等都有卓著的疗效。孙教授认为,肿瘤为热毒内蕴所致,邪毒伤正,正气不足,抗邪无力,黄芪既有排毒生新的作用,又可益气扶正,故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味良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黄芪可使刀豆素A激发的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同时黄芪对T细胞功能具有增强作用,对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也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并且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癌作用,还可增强环磷酰胺(CTX)的抗癌活性,并促进因CTX所致机体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1]。目前认为黄芪的抗癌作用并非药物直接杀灭癌细胞,而是通过对机体的免疫调节,诱导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L)-2和干扰素(IFN),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因子网络和免疫系统的调控,从而杀灭癌细胞或诱导某些肿瘤细胞凋亡[2]。黄芪富含硒,能抑制癌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作用,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产生,增强和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发挥防癌、抗癌的作用[3]。

黄精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有滋肾润肺、补脾益气之功效,可以壮筋骨,益精髓,补精气,治脾胃虚弱。《名医别录》将其列为上品,称黄精“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不饥”。黄精为滋补强壮之药,对肿瘤术后、放化疗后气血两虚者适用,对乏力、心悸、气短、口咽干燥等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黄精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但能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还可增强小鼠细胞免疫的功能;免疫活性筛选表明,黄精可提高受CTX处理小鼠的骨髓造血功能,使其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上升,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下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4]。

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有养肝滋肾、补润肺津的作用,主治肝肾亏虚之证。《本草经疏》中记载:“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实验研究表明,枸杞子注射液给小鼠皮下注射后,对小鼠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均有显著增强作用,证实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枸杞多糖对CTX和60钴照射所致的小鼠白细胞数下降有明显的升白作用[5]。

女贞子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有滋补肝肾、滋阴血、清虚热、乌发明目之功,主治因肝肾不足引起的腰痠乏力、头晕耳鸣、潮热盗汗、遗精脱发等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女贞实,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女贞子含有的齐墩果酸可抑制肿瘤生长,还可以降低不良辐射损伤及降低放疗对鼠造血组织损伤的作用,并且经实验证明女贞子多糖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6]。

菟丝子性味辛、甘、微温,归肝、肾、脾经,气和性缓,能浮能沉,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胎的作用,主治腰痛耳鸣、头目昏暗、遗精遗尿、淋浊带下等症。《本草汇言》中记载:“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菟丝子具有以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作用[7]。

鸡血藤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有活血补血、温经活络的作用,可治疗气虚血瘀、经脉痹阻之证。鸡血藤对放、化疗引起的贫血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与粒系细胞分裂指数下降均有升高作用,对粒单系祖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鸡血藤黄酮对人肺癌(A549)和人大肠癌(HT-29)细胞系具有直接抗肿瘤作用,而且对红细胞生成有一定促进作用[8]。孙教授指出补血的同时不忘活血,达到补而不滞的作用。

以上6味药相辅相成,药性平和,辛甘化阳,共奏益气养血、活血补血、益肾填精、滋阴生津之功。其中黄精、枸杞子、女贞子和菟丝子均为补肾填精之品,孙教授认为肾为一身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肾又有贮藏精气的作用,故治疗时十分注重补肾,肾气充足可助机体的各项功能恢复。孙教授常用此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放化疗后贫血者,或伴有周身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腰痠腿软等气血两亏、肾精不足之症,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2 调胃方

调胃方由生蒲黄、白芷、蜂房、血余炭4味药物组成。

白芷性温、味辛,归胃、肺、大肠经,具有拔毒抗癌、消肿散结、祛腐生肌、止痛等功效。白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曰其可“破宿血,补新血,排脓,止痛生肌”,《药性论》载其可“除风邪,能蚀脓”。白芷为临床常用药,尤其对于疮疡、肿瘤,初起能消散,溃后能排脓,具有拔毒抗癌、破瘀生新、散结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结果表明,白芷的主要成分前胡素对胃癌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呈浓度-效应关系,并可以促进胃黏膜组织局部破损的修复[9]。

蜂房性平、味苦咸微甘,入肝、肾、胃三经,具有攻毒疗疮、消肿散结、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温阳益肾之功效。孙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认为其清热解毒、抗癌散结之功颇佳。现代研究发现,中药蜂房蛋白可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作用的机制在于诱导其发生凋亡,提示蜂房具有确切的抗癌作用[10]。

血余炭味苦、性平、无毒,入肝、胃经,具有止血消瘀、生肌长肉、利尿之功效。孙教授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尤其有消化道出血倾向者,血余炭对加强止血、促进黏膜下微小血管愈合、改善创面微循环、消除炎症水肿、加速创面坏死组织脱落、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病损组织修复等均具有很好作用。现代药物分析表明,血余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优质蛋白,其药理作用在于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此外血余炭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11]。

蒲黄味甘、性平,归肝、心包经,具有活血化瘀、止血镇痛、通淋等功效。孙教授临床常取生蒲黄入药,取其活血止血、祛瘀生新功用,阻止肿瘤血管的生长,可有效用于防治肿瘤的转移。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物可有效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的“血瘀”状态,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12]。

调胃方四药同用,共奏拔毒抗癌、消肿散结、祛腐生肌、化瘀止痛之功效,且祛邪不伤正,扶正不助邪。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的吸收和输布全依赖于脾胃的功能,气血充足,才能抵抗毒邪,故治疗任何恶性肿瘤时都不应忽略健益脾胃的治法。孙教授常将此方应用于胃癌的治疗,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此,所以调胃方也是其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应用最为广泛的小方。

3 三甲汤

三甲汤是由炮穿山甲、鳖甲、龟版3味药物组成。

炮穿山甲性味咸、凉,归肝、胃经,有消肿溃痈、活血散结的功用,主治痈疽疮种、风寒湿痹,外用止血。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更为广泛,多用于外科、妇科、皮肤科、消化系统疾病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穿山甲成分中包含多种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钾、锌含量最高,有升高白细胞数、抗凝血和抗炎的作用[13]。

鳖甲性味咸、微寒,归肝、肾经,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主治劳热骨蒸、阴虚风动。《神农本草经》载其有“心腹癥瘕坚积,去痞息肉”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鳖甲中主要含动物胶、角蛋白、碘质、维生素 D、磷酸钙、碳酸钙等成分,且还富含17种氨基酸,具有抗肝纤维化、抗肺纤维化以及抗肿瘤和调节免疫等作用[14]。

龟版性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健骨、补养心血的作用,主治阴虚内热、吐血、衄血、遗精、崩漏、腰痛、骨痿等证。现代研究认为,与“滋阴”功效相关的药效主要在于调节能量代谢、增强免疫、补血、抗衰老等作用[15]。

孙教授在治疗恶性肿瘤疾病时十分重视和善于运用动物类药物。孙教授认为,动物药乃血肉有情之品,善于养血填精,肿瘤是虚损至极所致,肝肾精血亏虚,抗邪无力,治疗时应用动物类药物滋阴潜阳、填精生髓、益气还神之力更盛,抗肿瘤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较草木类药物更有优势[16]。

4 小结

补血汤、调胃方及三甲汤是孙教授治疗恶性肿瘤常用小方,是孙教授经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总结而成,疗效显著。孙教授认为,肿瘤常为肝肾阴亏,精血内夺,而又邪毒内盛所致,故治疗时常以健脾益肾为法,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而调胃方和三甲汤补中有攻,软坚散结,药性平和,善用动物类药物,药效更优。补血汤常用于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中医属气血两亏、津血受损、元气亏虚之证,故健脾益肾,扶正祛邪。

[1]全宏勋.黄芪水煎液对环磷酰胺抗肿瘤活性与毒性的影响[J].中药材,1995,18(7):356-358.

[2]张建新,刘金荣.黄芪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6):488-489.

[3]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2-234.

[4]何新荣,刘萍.黄精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9,18(2):63-64.

[5]沈学英,蒋亚生.枸杞子药理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98-799.

[6]金芝贵,金剑,肖忠革,等.女贞子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3):189-192.

[7]叶敏,阎玉凝.菟丝子药理研究进展(综述)[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3(5):52-53.

[8]陈晓军.鸡血藤的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9,18(13):3-5.

[9]吴媛媛,蒋桂华,马逾英,等.白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625-627.

[10]时彦,张圣明,张雪莉,等.露蜂房纯化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5):685-687.

[11]董小胜,黄洁靖,张林.中药血余炭的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09,15(12):85-86.

[12]李芳,孔祥鹏,陈佩东,等.蒲黄炭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性、凝血时间及舌象体征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6):154-157.

[13]杨立权,迟程.穿山甲的研究概况与展望[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46-50.

[14]李彬,郭力城.鳖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9,26(1):25-27.

[15]曾琳.浅谈龟板的滋阴消痈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4):53.

[16]顾恪波,王逊,何立丽,等.孙桂芝教授运用动物类药治疗恶性肿瘤学术经验浅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5):1504-1507.

(本文编辑:石 康)

R289.65

A

1002-2619(2014)08-1131-03

王佳(1979—),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

2014-03-10)

猜你喜欢

小方性味抗癌
Fuzheng Kang' ai decoction (扶正抗癌方)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by modulating mir-21-5p/human 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 in lung cancer cells
一块小方表
抗癌之窗快乐摄影
三十年跑成抗癌明星
方剂药性量化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拳头的距离
经方中芍药的运用
抗癌新闻
盗汗病治疗药物性味归经频数分析
小江和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