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崔金海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经验※

2014-04-01于晓东张淑贤李晓东翟凤娟杨海春

河北中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浊毒麝香急性期

于晓东 张淑贤 李晓东 翟凤娟 杨海春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中风科,河北 丰润 064000)

名老中医经验

崔金海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经验※

于晓东 张淑贤1李晓东 翟凤娟 杨海春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中医医院中风科,河北 丰润 064000)

中风;急性病;开窍;中医疗法;名医经验;崔金海

崔金海主任中医师,系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唐山市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50余载,学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杂病,特别是对中风的诊治有着娴熟的经验,现将崔老对中风急性期的诊治经验总结如下。

1 风、火、痰、瘀、浊毒与中风的关系

崔老认为,中风多属虚实夹杂,正气虚为其根本,风、火、痰、瘀、浊毒为其标。正如元代沈金鳌所言“非由气之虚弱不能健运乎……总由于虚,虚固为中风之根也”[1]。元气不足是中风的内因,本观点得到众多中医大家的认可。对于风、火、痰、瘀、浊毒而言,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崔老认为,中风不同阶段,风、火、痰、瘀、浊毒有所侧重,中风急性期,风、火、痰、气(气逆)为主要表现,病情稳定之后,风、火、气逆渐息渐降,痰、瘀、浊毒表现逐渐突出,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虚(气虚、阴虚)、瘀为主要表现。痰、瘀、浊毒并不能直接导致中风,中风的主要病理基础还在于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夹痰、瘀、浊毒作乱,上犯清空。如张伯龙《雪雅堂医案·类中秘旨》所言“内风昏仆,谓是阴虚阳扰,水不涵木,木旺生风而气升、火升、痰升,冲激脑经所致”。五志过极,皆为热,风火相煽诱发中风;痰在中风发病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病理因素,历代医家都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痰可分为风痰、热痰、湿痰,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蒙闭清窍,发为中风;气包括气虚和气逆,气虚可以生痰,亦可致血瘀;气逆而使血上壅清窍,如《内经·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导致中风发病;瘀作为致病因素,早在《病因脉治·内伤半身不遂》指出“半身不遂之因,或气凝血滞,脉痹不行,或胃热生痰,流入经隧……”[2]。由此可证,瘀亦是中风主要因素之一。气血逆乱,脑府津液代谢失常,津停液聚,为水为浊,为毒为瘀,因此也是中风致病因素之一。

2 中风急性期与清窍闭阻

传统中医对中风的认识,风或(和)火夹痰、瘀阻于肢络、舌本,而出现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即中经络证候;蒙闭清窍,出现昏仆,不醒人事,即中脏腑证候。崔老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是“心主神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精神思维活动的主宰,五脏中“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均受其节制,脑窍受阻,会影响五脏的功能活动,反之五脏功能失调,也会影响脑的功能。现代医学的头颅CT或MRI,可理解为中医望诊的延伸,是中医借助现代科学技术,从而丰富了中医的望诊内容,无论有无神昏、肢体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謇等,只要影像支持,中风诊断即成立。脑为“清窍之府”,易为肝风、痰火、浊毒蒙闭,导致脑脉闭阻或破溃,脑窍神机失用,发为中风。中风病位在脑,中风或表现半身不遂,或表现偏身麻木,或舌强语謇、或神昏窍闭,尽管临床症状表现不同,但发病机制相同,即脑窍受损,失机失用。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只是病情程度不同而已。

3 中风急性期开窍疗法

既然中风的病机是脑窍受损,神机失用,那么开窍法就是中风急性期的基本治则。崔老治疗急性期的中风,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开窍法,以使脑窍恢复神机,五脏各司其职。中风起病急骤,如风之善行数变,病情变化迅速,因此本病急性期病情多为进展型。中经络可能会发展为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神清与否,只是中风病机演变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之一,不是必然症状,有无此症状,只是病情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不能以有无神志改变作为开窍法使用与否的标准。开窍法是中风急性期的重要方法,开窍不言早,早干预、早截断,能够有效阻止病情进展,脑窍得开,痰、热、瘀、浊则不祛自除,上逆之风火、气血自然不降而潜,失用之神机得以恢复,脏腑功能得以调和。我们通过观察急性期中风患者50例,采取开窍法治疗收到较好临床效果,印证了上述观点[3]。

开窍药物如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等,气味多芳香走窜。麝香、苏合香辛温,属辛温开窍之品;冰片辛凉,为凉开之品;石菖蒲、远志擅长化痰降浊,痰浊除清窍得清;牛黄苦凉,长于豁痰清热解毒。中风急性期,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不同的证候,临床上常选用辛温开窍法或辛凉开窍,有些寒热证候并不明显,治疗上采用辛平开窍法。结合痰、瘀、浊毒等病理因素,痰浊闭窍者施以豁痰化浊;瘀血阻窍者,活血化瘀;合并阳明腑实者通腑泄浊;若属气血不足、五脏精血亏虚者,培元固脱。

中风急性期,是否应用芳香开窍法,历来有争议,如张山雷《中风校诠》指出“中风闭证投麝香、龙脑之类速其危”,芳香开窍药,辛香走窜,本为无形之邪蒙闭心窍而设,而中风急性期,多伴有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药物温燥,加重痰火或耗散正气。崔老认为,中医历来主张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根据证候的偏热或偏寒,或兼痰浊或兼瘀毒,选方用药,热者寒而佐之,寒者热而温之,兼有实邪,分而清之,只要方证相宜,并无加重病势之虞,反收桴鼓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开窍法有如下作用:①中枢兴奋和抑制作用,麝香能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层而有唤醒作用,减轻脑水肿。②开窍药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他们的有效成分主要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分子量低于400。③解热镇痛作用,实验与临床证实,开窍法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高热及其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保护脑组织[4]。开窍药作用机制与西药中的促醒类药物不同,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和兴奋,开窍药物具有双向调节的脑保护作用。正是开窍药物能够透过血脑屏障,以及促透的作用,相当于中医“开窍”和 “引药上行”作用。除开窍作用外,麝香能活血化瘀,改善脑细胞水肿和缺氧;石菖蒲能够行气化湿,促进水肿吸收等[5]。

综上所述,中风的发生是在脏腑功能失调基础上,即元气不足前提下,导致肝阳暴张,化火生风,气血逆乱,夹痰、瘀、浊毒,或蒙蔽脑窍,痹阻脉络;或因脉络受损,血溢脉外。脑窍受阻,神机失用,故开窍法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医治疗中风虽然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在急性期抢救方面仍为薄弱环节,如何应用开窍法治疗中风急性期,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1]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4.

[2] 秦景明.症因脉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

[3] 于晓东,王秀芳,张洪品,等.开窍丸治疗急性中风5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3):218-219.

[4] 刘亚敏,张赐安,彭胜权.开窍法治疗中风的临床再认识[J].新中医,2002,34(8):7-8.

[5] 夏鑫华,刘亚敏,赵光峰,等.麝香配伍冰片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1):56-58.

(本文编辑:李珊珊)

※ 项目来源: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2013年度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编号:2013124)

于晓东(1963—),男,主任中医师。从事中风病临床工作。

R242;R255.205.31

A

1002-2619(2014)12-1765-02

2013-12-19)

1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河北 丰润 064000

猜你喜欢

浊毒麝香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麝香保心丸
麝香保心丸
基于文献挖掘的浊毒病症及用药规律研究*
勐腊毛麝香化学成分研究
饮水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浊毒病机理论探微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ⅢA型前列腺炎浊毒内蕴证采用解毒通淋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