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晕厥的临床分析

2014-04-01坤,刘

淮海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反射性心源性病因

王 坤,刘 柱

晕厥是全大脑半球及脑干血液供应突然减少,导致发作性短暂意识丧失,伴有晕倒,能自行恢复。晕厥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住院患者发生率1%~6%,急诊患者发生率3%以上,老年人发生率约6%,大于70岁发生率高达23%[1]。老年晕厥的发生率高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晕厥的常见原因不同,临床特征亦不相同。本文就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例老年晕厥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晕厥患者的常见原因、临床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6例晕厥患者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65~82岁。17例首次发作,9例反复发作2次以上。10例有高血压病或(和)糖尿病史,6例有冠心病史,2例有脑供血不足病史,2例患者在咳嗽时发作,1例患者在排尿末发作,5例患者在卧位转直立位时发作。

1.2临床特征 晕厥发作起病突然、迅速,持续时间短。临床发作多无先兆。本组17例无先兆,9例临床特征典型。典型者分三期(1)发作前期:发作前有倦怠、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2)发作期:突发黑朦,短暂性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大汗、血压下降、脉细弱,瞳孔扩大等,神经系统检查多阴性。(3)恢复期:意识多快速自行恢复,休息数分钟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1.3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及临床特征选择性检查。(1)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生化常规检查,结果患者无1例贫血,发现6例血糖异常,17例血脂轻度或明显异常,3例心肌酶谱异常。6例D-二聚体检查结果正常值范围。(2)心电图或(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3例心电图呈典型心肌梗死动态演变,3例Ⅲ°房室传导阻滞,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3)超声心动图:2例提示左室舒缩功能减退。(4)脑彩超或TCD:2例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CT或MRI:2例有腔隙性脑梗塞。

1.4诊断原则 按照初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可疑诊断:进一步检查→确定诊断和针对治疗的步骤进行晕厥的诊断[1]。排除了癫痫、TIA、癔病、觉醒猝倒,猝倒发作等疾病。

2 结果

2.1病因诊断 24例老年晕厥病因诊断基本明确,2例晕厥原因不明。反射性晕厥占10例占38.5%,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2例(20.0% 2/10),咳嗽性晕厥2例(20.0% 2/10),排尿性晕厥1例(10.0% 1/10),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5例(50.0% 5/10);心源性晕厥12例占46.1%,其中心律失常7例(58.3% 7/12),急性心肌梗死3例(25.0% 3/12),心力衰竭2例(16.7% 2/12);脑源性晕厥2例占7.7%;不明原因晕厥2例占7.7%。

2.2治疗及预后 根据晕厥的不同病因及发病机制,针对性给予治疗,有助改善预后,延长生命,减少复发,防止晕厥猝倒造成的躯体意外伤害。10例反射性晕厥以宣传教育晕厥知识为主,适当给予补充盐水,增加血容量对症治疗。心源性晕厥患者中,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和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接受了心脏起搏器治疗,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冠脉支架植入术。其余8例心源性晕厥患者针对病因分别给予扩冠脉、抗凝,预防血小板聚集、强心、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2例脑源性晕厥给予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供,慎用较强扩张脑血管药物,以防加重动脉盗血。2例不明原因性晕厥按反射性晕厥治疗原则处理。26例晕厥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或改善,无1例死亡。晕厥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以心源性晕厥居多。年龄大于45岁、有心脏病史、心电图异常及晕厥时无前驱症状是晕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晕厥是由短暂的全脑组织缺血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发生突然迅速、短暂,平均持续5~22 s,自行完全恢复意识,超过20 s易发生抽搐[1]。《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纳入新的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导致晕厥的原因不同,患者年龄,医疗机构水平差异,诊断条件,诊断流程的不同都可能影响晕厥的病因诊断。下面有关晕厥病因的看法已被广泛认可[2]:(1)迷走性晕厥是晕厥的最常见原因,以年轻人多见。(2)心源性晕厥是第2位原因,尤其多见于老年患者。(3)40岁以下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的可能性较小。(4)个别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把一些非晕厥的意识丧失误认为晕厥发作。本组病例符合上述流行病学特点。临床上依据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4类[3]:反射性晕厥 因血压调节、心率反射弧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导致血压急剧下降、心输出量突然减少所致。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晕厥,情景性晕厥等。以血管迷走性晕厥最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体弱的女性多见。多在情感刺激、疼痛、恐惧、闷热、见血等诱因下发作。心源性晕厥 发生迅速,无先兆,与直立体位无关。包括心律失常,急性心腔排出受阻,肺血流受阻。以心律失常较常见。脑源性晕厥 “锁骨下窃血”和椎基底动脉窃血均可出现意识丧失,但是,意识丧失一般伴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颈动脉相关的短暂性脑缺血不引起短暂性意识丧失。在2009年版《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晕厥的判断流程中将脑血管性晕厥剔除[2]。通过病史询问,临床特征,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TCD,倾斜试验等检查多可作出明确诊断。但是,老年晕厥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心血管科、神经科等多个学科,临床特征不典型,本身合并症多,使得晕厥的病因诊断较困难,少数患者出院时尚未能明确诊断。晕厥的病因不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

晕厥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晕厥再发作,减少死亡率,防治晕厥猝倒造成的躯体意外伤害。(1)反射性晕厥的治疗以教育为主,让患者了解晕厥的基本知识及如何避免诱因,早期识别前驱症状,及时采取某些动作终止发作。实施早期干预,不仅可以防止晕厥再发作,而且可将躯体意外伤害的发生降至最低限度[4]。药物方面,临床适当增加水和电解质的摄入,症状性治疗,而无特效用药。(2)心源性晕厥的治疗要兼顾基础病的治疗,减少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心律失常性晕厥的治疗以置入起搏器为主,但对于农村老年患者,因考虑高龄,经济等问题,起搏器的置入率低,大部分患者及家属选择单纯的药物治疗。其他心脏病均按照诊疗指南和规范诊治。(3)脑源性晕厥的治疗要慎用扩张脑血管药物,考虑介入治疗。晕厥预后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而非晕厥本身相关[5]。年轻无器质性或电生理异常性心脏病的反射性晕厥患者,预后较好;中老年有器质性或电生理异常性心脏病的晕厥患者,病情重,预后差,死亡风险较大。早期识别心源性晕厥及高危心电图,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是有效防止心源性晕厥发生的关键[6]。

【 参 考 文 献 】

[1] 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4-307.

[2] 刘文玲,向晋涛,胡大一,等.晕厥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年版)详解[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24(1):4-11.

[3]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25.

[4] 郑慧芬,王 成,薛小红,等.不明原因晕厥相关性躯体意外伤害[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2):97-100.

[5] 宗文纳,卢新政.2009年欧洲晕厥诊治指南解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23-26.

[6] 林加锋,张建华,陈晓曙,等.心脏性晕厥或猝死的若干高危心电表现[J].心电学杂志,2002,21(4):195.

猜你喜欢

反射性心源性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公司法中反射损失的规制研究
勘 误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电视的病因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网络社会政策问题构建的非传统参与及战略设计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