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视角透视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

2014-04-0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办学学校

洪 宇

( 南京医科大学, 江苏 南京 21166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管理要站在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发展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选择作为起点,努力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市场经济相协调。

一、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问题探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校管理的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但大学本身的管理滞后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首先,灵活多变的“职业人”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其次,个性化的教育机会分布,由于先天的自然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来是为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创造一个平等、公平的机会和条件。学校教育只有专注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使他们保持持续发展和后劲和潜质[1]。

2.教育合法化呼吁管理创新

依法治校的观念已经深入体现在大学内部的具体工作管理中,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在逐步和改革开放接轨,但许多方面的表现还是很不适应。如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并没有紧密结合自身的教育和教学;许多大学的人事管理制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相比仍然滞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铁饭碗”式的分配制度仍然存在,甚至非常明显,使工资补贴、绩效工资发挥不了旧有的激励功能;对学生,往往只注重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管理,轻视思想道德教育,思想理念上还是把学生作为初高中阶段的未成年人看待,没有体现与管理者的平等地位[2]。

3.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要求管理的创新

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数量的扩张,将导致在为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高等教育的过渡,就不仅关注数量的增长,还应考虑由此引起其它多个方面的变化。例如:财务管理、招生和选拔、课程开设等各方面的变化。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创新设想

1.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

一是树立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以教师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高等教育的管理中去,这是对高等教育管理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肯定。此外,还要关注教师的发展。

2.实现教育管理体制创新

第一,完善高等教育管理机构设置系统;第二,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的同时,规范情理和法治相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第三,优化资源管理配置系统,实现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管理活动;第四,教育内部对管理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3.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在管理模式的创新上,可以实现管理的双重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使高校管理模式实现更加基础化、社会化、综合化、网络化和国际化,实现教育和管理的多元效应,就要从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抓起,最终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高等教育管理要从学科结构综合化,拓宽专业口径,课程整合三个层次搞联合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究

在教育部门内部,专家和学者早已洞察到中国的教育制度的弊端,也进行过一些改革和创新,对中国的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路径已基本达成了共识,那就是:

1.要使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自主权下放

政府安排统管,招生计划、课程设置、分配方案等就我们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过于限制严格,约束了高校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影响大学教育的生命力,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必须依法享有自主办学的权力并承担应尽的义务,政府可以代表国家对其拨款,依据法律进行宏观调控也是必须要做的[3]。

2.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办学体系实现多元化

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体制上进行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多元化办学模式,鼓励发展民办大学,中国和外国的合作伙伴大学,私立大学,各种办学形式互为补充,共同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僵化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摆脱资金短缺,活力缺乏和失去个性的局面。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必然要求,单纯由政府办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只有实现高等教育民营化、多元化,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3]。

3.合理分担教育成本,提高学生资助体系,使教育投资多元化

要使投资渠道畅通和完善,克服只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投资途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完善教育融资体制。教育融资是通过一定的金融手段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学校或学生。一些专家曾提出具体的高等教育的消费方法,采用成本投入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就是说根据实际消费成本进行划分,区别于传统的模式,高等教育者作为一种直接投资对象,享受此消费。国家设置教育投资咨询机构,鼓励高等教育直接消费者和间接消费者,在法律保护下,确保投资和盈利的划分方式的和实现途径的合同化。

4.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系统中,教育和管理实施职员制改革

按目前的现状,中国高校中层管理者,往往是将管理和教学一肩担,其最大的缺点是,管理人的利益往往存在自己服务的对象中,将不可避免地有一些管理人存在利己的倾向,导致在教育决策在执行过程中的扭曲。为了避免上述缺点,有必要推动大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实施教育专职管理人员系统。要正视这种变化,十分重视这种现象。要形成一个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学校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专注于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人性化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4]。

5.树立竞争意识

科学竞争是促进高校发展和创新的原动力。一方面是因为大学本身处在一种激烈的竞争中,要有科学发展竞争观念。另一方面,要求培养对象也要有正确的竞争意识。要实现和谐中的竞争和竞争中的和谐这两者的辩证统一,在和谐的竞争中,推进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

6.加强对法律制度的认识

目前高校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从一个侧面暴露管理者法律意识淡薄,素质低下等问题;也在警示我们加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管理不仅要自觉维护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的原则,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是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和要求。按照知识管理的客观规律,高校管理机制的基本标准是要正确对待政治、行政和学术之间的辩证关系,坚持政治领导,正规行政管理,加强学术管理。

7.坚持效率意识

管理不只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它是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各种资源的恰当组合的一种理性职能。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将继续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效率意识,珍惜有限的资源,力争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专注于管理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合理配置人力、财力和物力,争取实现高效率的管理。以自己特有的能力和素质,统筹考虑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四、加大创新教育力度,落实高校管理

1.创新管理办法

利用信息技术,以取代传统的管理方法。当今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现代化媒体的出现,将人们从繁琐的精神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工作的高效率。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家的最先进的设备,如计算机、网络设备等辅助手段,达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只有管理创新,才能实现教育创新。

管理人员要有熟练的电脑操作知识,懂得网上搜索,联机检索与操控等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收集和处理,在这个平台上,要学习借鉴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

2.抓管理知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管理者的知识质量要适应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仅要系统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的基本知识,而且还深入到博到专,树立和谐与团结的理念,站在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前沿,不仅要学习掌握邓小平理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知识,要有一个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相适应全面的知识,满足时代的要求,适应管理岗位的需求,不仅加强目前阶段学习,也要强调终身学习,不断增加新知识、新技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

3.提高管理能力的创新

高级管理人员要以知识为基础,要有适应经济发展的更高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要具备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科学决策能力。还要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能够有机会获得信息的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和解决下属的心理问题的能力。

4.提高管理艺术的创新

我们必须探索新的规律,解决高校管理的新问题。大学管理不再像过去传统的组织手段来引导知识,渴望创造。现代大学管理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要在管理之中求效益,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努力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5.学术管理体制创新

学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而这也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管理改革。要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注意三个重点:第一,改革学校内部管理,要优化建设的主体,要把管理改革成效最大限度地落实在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上,这是在整个教学改革过程中有效的做法。二是在优化建设中突出道德建设、科学精神、高尚的人格,用严谨的治学的态度为学生树立榜样,让教师,不能只注重学历,职称而忘记道德建设,做到不争名利,不为金钱。

参考文献:

[1]于建.入世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王红悦,熊建练.略论高等教育管理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3]迟景明.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发展与教育创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1999,(4).

[4]刘五驹.学校管理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办学学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学校推介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