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12例近期疗效观察

2014-04-01王玥玥

淮海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放化疗宫颈癌

王玥玥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12例近期疗效观察

王玥玥

目的 观察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调强放疗总剂量60~63 Gy,同时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结果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效率83.3%,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可耐受治疗。结论 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

宫颈肿瘤; 同期放化疗; 治疗结果

宫颈癌发病率在全世界妇科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在发展中国家居首位[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全球宫颈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在我国,由于妇女普查,普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宫颈癌的发病率亦呈下降趋势。但其中40岁以下妇女的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2]。早期宫颈癌大多无任何症状,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表现,易被忽略。一旦出现症状,癌往往已发展到相当程度[3]。宫颈癌发现时多为中晚期,放疗是治疗宫颈癌的主要手段。现对我院2009年7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例采用同期放化疗治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近期疗效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共12例患者,按国际妇科联盟1994年FIGO标准:Ⅱb期5例,Ⅲ期7例,中位年龄52岁(29~71岁)。 所有病例均经宫颈活检病理确诊,其中鳞癌9例,腺癌3例,且证实无法耐受手术切除或患者拒绝手术。

1.2 放疗方法 (1)定位:患者排空膀胱,口服泛影葡胺加水1 500 ml,90 min后行模拟CT增强扫描。患者采用仰卧位,双手抱肘置于前额,真空袋固定体位,以减少每天治疗的摆位误差。根据病变范围CT定位扫描,扫描范围:第10胸椎至坐骨结节以下,在原发灶和肿大淋巴结区域层厚3 mm扫描,应用照影剂以有助于靶体积及正常组织轮廓的确定。(2)调强放疗靶区的确定:CTV(临床靶体积)包括宫颈原发肿瘤,肿大淋巴结及子宫其余部分,上界为腹主动脉分叉处,下界为闭孔下缘,考虑到摆位误差,膀胱直肠充盈状态不同造成的器官移位,PTV(计划靶体积)为CTV外放10 mm。淋巴引流区的勾画:在CT图像上很难看到不肿大的淋巴结,因此这些淋巴引流区的勾画通过在血管周围增加2 cm的边界来完成,骶前区域应包括到骶前淋巴结和子宫骶韧带。ORA(危及器官)包括小肠,结肠,直肠,膀胱,骨盆和股骨头。(3)放疗计划:采用6 MvX线照射,9野共面的调强治疗计划,PTV(计划靶体积)剂量为45 Gy,1.8 Gy/次。CTV(临床靶体积)剂量为60~63 Gy,靶区内最大和最小值不超过处方剂量+-10%,通过DVH(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PTV(计划靶体积)和ORA(危及器官)的受照体积和剂量。计划要进行定性(等剂量曲线)和定量(剂量体积直方图)分析。PTV内大于110%处方剂量的体积小于20%,大于115%处方剂量的体积小于1%,100%的剂量曲线要与PTV适性,并避开小肠。正常组织及器官剂量限值根据各自TD5/5(产生5%相应损伤的概率所需要的剂量)来确定,膀胱40 Gy(50%体积),结肠为30 Gy(50%体积),肾脏10 Gy(33%体积),直肠30 Gy(50%体积),小肠30 Gy(50%体积),脊髓45 Gy(5%体积),股骨头40 Gy(10%体积)。治疗期间每天行阴道冲洗。

1.3 化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化疗4周期。

1.4 评价指标 治疗过程中每周查血常规1~2次,每周行内窥镜检查,每2周复查盆腔CT。依据肿瘤退缩情况进行近期疗效评价。按WHO(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病变进展(PD)。CR+PR合计为有效。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6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83.3%。

2.2 毒副反应 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肝肾损害均不明显,治疗过程中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对症治疗症状可改善。与放射治疗相关的胃肠道,泌尿道急性反应明显较常规盆腔照射减少。

3 讨论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对于中晚期宫颈癌,在过去传统治疗中公认的的首选方法是放射治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大量的有关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的开展,结果表明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死亡风险,同步放化疗已成为中晚期宫颈癌治疗的新模式。同步放化疗即在放疗期间同时进行化疗,而放疗不间断。其作用机制是:(1)放化疗直接杀灭原发肿瘤和消灭微小转移病灶;(2)同步放化疗后使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肿瘤细胞同步化,对放射线产生敏感;(3)化疗也能通过直接肿瘤细胞毒性,肿瘤细胞周期同步化和抑制亚致死放射修复来增加放射剂量反应曲线的梯度,以达到增加肿瘤细胞死亡。另外,同步放化疗避免了延迟盆腔放疗时间。同步放化疗能明显改善生存率,使死亡危险下降30%-50%,因而奠定了同步放化疗在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被美国NC(the National Institute)推荐为宫颈癌治疗新标准。放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病人在放射治疗后可望获得长期生存,行根治性放疗时,对存在肿瘤的全部组织给以根治剂量的照射,由于照射范围较大照射剂量也高,因此对肿瘤附近正常组织和器官,特别是一些对放射线敏感的组织和器官的防护,就成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放射治疗方案设计不当就容易引起严重的后遗症。

毋庸置疑增加放疗剂量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晚期并发症也随之增加,放射治疗的基本目标是努力提高放射治疗的治疗增益比,即最大限度地将放射线的剂量集中到病变(靶区)内,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4]。调强放疗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靶区)的形状一致;(2)要使靶区内及表面剂量处处相等,必须要求每一个射野内诸点的输出剂量率能按要求的方式进行调整[5]。调强放射治疗是精确放疗的重要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优势是可提高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受照射剂量,提高子宫骶间隙的剂量,降低盆腔复发几率,降低小肠,直肠,膀胱,全骨骨髓的受照射体积,减轻胃肠道,泌尿道急性反应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从而达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联合化疗可提高细胞对放射敏感性,降低远处转移率,且患者可耐受。

[1] 章文华.子宫颈癌化疗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18(1):172-174.

[2] 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257.

[3] 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第4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010-1016.

[4] 胡逸民.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538.

[5] 胡逸民,谷铣之.适性放射治疗-肿瘤放射技术的进展[J].中华放射肿瘤杂志,1997,6(1):8-11.

辽宁省鞍山市第四医院 放疗科,114000

王玥玥(1974-),女,辽宁鞍山市人,副主任医师,大学。

R737.33

A

1008-7044(2014)04-0373-02

2014-03-20)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放化疗宫颈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