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关照下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
2014-04-01洪莉
洪 莉
(泉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明确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作为一个民族或群体精神特质、历史价值及文化底蕴的集中呈现,是其优秀文化的代表。非遗翻译不仅有利于提升传统文化的感染力和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感,对增进文化间的和谐互动与良性发展,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非遗翻译研究
目前,中国以38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非遗第一大国。尽管如此,作为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非遗翻译工作却相对滞后,国内“非遗翻译”专题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学者们主要通过对当地非遗翻译现状的评述,或结合非遗翻译的特点及难点,从文化认同、动态顺应、语用等效等不同角度来探讨非遗翻译的对策或原则,为该领域研究作出了各种尝试。[1][2][3][4]相较于其他应用翻译研究,有关“非遗翻译”的学术论文及书籍数量仍然十分有限。由于非遗外宣的紧迫性与必要性、非遗项目的专业性与复杂度,应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一步探索非遗英译合适的翻译理据及合宜的翻译策略。
二 生态翻译学
译学研究一直以来都具有“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特性,借鉴与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已成为其学术发展的趋势。历经语言学、文化学、交际学等不同学科途径的翻译理论研究之后,在全球化生态思潮的背景下,形成了“生态维度”上的译学系统研究,即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生态学的翻译观,着眼于‘翻译生态’的整体性,从‘翻译生态环境’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描述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聚焦译者的生存境遇与翻译能力发展”[5]。翻译被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是“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行为。”[5][6]由此可见,生态翻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研究译者、翻译生态环境及二者间的互动联系。
鉴此,本文拟以福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通过非遗翻译生态环境的构建以及译者素质的提升,改善泉州非遗翻译现状,从而推动非遗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和谐生态。
三 泉州非遗及翻译现状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1750多年的历史为泉州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生存与传承在闽南民间的活态文化——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原生态闽南文化的展现,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往的见证。截至2013年,泉州已有五个项目入选世界非遗名录,位列福建省之首;此外,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也在全省名列前茅。泉州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有目共睹。
翻译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与纽带。然而,在泉州,当前工作主要着眼于非遗项目的申报、认定、建档、传承等方面,当地各级政府、部门或机构的非遗外宣翻译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关注:多数泉州非遗项目仅有中文介绍,且不全面;除世界非遗申报材料和《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泉州非遗项目的英译文都零星散落于政府的旅游推介指南及门户网站中,不够系统。就微观文本而言,由于泉州非遗涵盖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杂技与竞技、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门类,范围广、专业性强,翻译难度大,因而现有译文质量参差不齐,外宣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译名不统一
前期调查发现,部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种译名并存。比如:“南音”,作为泉州首个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项目,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现有英译文却存在 Nanyin Music[7]P121,Southern Music[8]P48,Nanyin[9]P72等多个版本。类似的情况还有:“泉州拍胸舞”被译为 Chest-slapping Dance[7]P126,Breast-patting Dance[8]P32,Chest-thumping Dance[8]P80,Quanzhou Paixiong Dance[10]P39;“(泉州)提线木偶戏”被译为 The Marionette Theater[7]P123,Quanzhou Line Puppet Show[8]P47,Quanzhou Tixian Puppet Show[10]P89;“泉州花灯”译名分别为:Quanzhou Lanterns[8]P109,Quanzhou Flower Lantern[9]P82,Quanzhou Festive Lantern[10]P143,Quanzhou Silk Lanterns[11]P243,等。译名不统一往往致使译语读者无所适从,不利于非遗外宣工作的开展。
(二)音译过度
非遗翻译属于文化翻译的一部分。适度音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化缺省”所造成的翻译难题,但是,过度、不恰当的音译却可能适得其反。以“晋江深沪褒歌”为例。它是流传于泉州晋江深沪镇、在渔民间传唱的一种民间小曲,被直接译成了Jinjiang Shenhu Baoge;此外,“南安英都拔拔灯”和“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的英译文分别为:Yingdu Baba Deng in Nan’an,Zhuanggaoren Manufacture in Quanzhou.[10]P243,199,321此类问题不胜枚举。音译固然省事,但给译语读者带来的困惑与不便显然违背了非遗外宣英译的初衷。
(三)文化信息偏差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流变的文化形态,是闽南地区优秀文化的缩影,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技术价值。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是确保文化间顺畅交流的前提。然而,文化误译现象在泉州非遗英译文中屡见不鲜。例如:
原文:(永春纸织画)即先在宣纸上作画后再用特制的小刀裁成不到2mm的经线,另用宣纸切成同样宽度的纬线,放在纸织机上编织而成,绘画与编制融为一体。
原译文:Artists paint on xuan paper and then use a special knife to cut the paper painting into warps with the length of less than 2 cm, and wefts with same width.The painting, woven with the warps and wefts, embodies a kind of obscure and harmonious beauty.[10]P132-133
用宽度不足2毫米的纸条作为编织纸织画的经纬线,展示了该非遗技艺的精湛。可原译文warps with the length of less than 2 cm不仅把度量单位扩大到2厘米,而且将宽度译成长度,对原文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那么永春纸织画的工艺价值根本无从体现。
(四)生硬对译
对原文亦步亦趋的“硬译”、“死译”是泉州非遗译文中一个常见的问题。以泉州国家级非遗“拍胸舞”为例:
原文: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拍掌、胸、肋、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
原译文:…dancers tap their palms, chest, ribs, and legs respectively while crouching or straightening up their bodies.Major movements of chest-slapping dance are “seven hits”,“eight slaps heroic posture”, “clapping palms echo”, “tottering of white donkeys”, “one-leg standing of golden roosters”,“embracing a board like the good boy”, “craning the ankles like a toad jumping out of the hole”, “acting like casting moon shadows”, “walking by askewing the body”, etc.[7]P126
原文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描述“拍胸舞”的舞蹈动作,是一段颇具专业性的文字介绍。倘若直译,过度渲染的措辞容易模糊焦点,并不符合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与信息需求。对此,翻译时应该避虚就实,译出如“七击”“八拍”“击掌”等基本动作即可,无需逐字逐句的忠实。
四 生态翻译学对泉州非遗英译的启示
在全球化语境下,伴随以美国为主的英语强势文化向全世界的渗透与扩张,东西方文化交流呈现出越来越不平衡的趋势。通过翻译,让文化“走出去”,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自救、自生,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共生。非遗英译作为文化外宣翻译的分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下主要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阐释如何通过完善翻译生态环境与提升译者素质来解决泉州非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综合。它包含翻译生态与翻译环境两方面。翻译生态是翻译主体在其周围环境的生存和工作状态;翻译环境主要指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外部环境(客观环境)的总和。”[12]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产生至关重要。
首先,为提升泉州非遗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走出非遗翻译乏力的困境,需要当地政府对非遗翻译工作的重视与支持,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翻译生态环境。当前,泉州非遗外宣多以项目展示、交流演出等文化活动形式为主,非遗英译仍从属于旅游外宣翻译,地位边缘化。非遗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仅凭译者一腔热情或各部门单打独斗恐难完成。泉州非遗暴露出的“译名不统一”问题便是当地杂乱无序的翻译管理体系的“后遗症”之一。为此,政府应发挥其宏观规划、统筹安排的能力,一则,将非遗翻译工作纳入外事办、旅游局、宣传部等当地各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常态化工作之中,委托市翻译协会、翻译公司、高校学者等共同承担非遗翻译工作;同时,对译文质量把关,帮助协调非遗科研机构、传承机构、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资源的调配,为译者提供所需的技术知识、文化背景等专业支持。二则,加强当地应用翻译人才梯队建设。从泉州现有的非遗英译材料来看,主要由各级旅游局及市委宣传部组织统筹,委托市译协成员或高校教师负责完成,译员挑选范围十分有限。政府应鼓励与支持高校通过学科设置、课程改革等方式,重点推进跨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以确保充足的地方专业人才储备。
其次,完善翻译生态环境在于构建和谐的翻译主体环境,尤其是加强译者与翻译活动各主体之间的协调。就非遗外宣翻译工作而言,翻译主体至少包括:作者、译者、读者、委托方、出版审查方等。这里先以译者与读者的关联互动加以说明。王佐良先生曾指出:翻译要“为读者着想”[13]P52。非遗外宣英译重视文化的输出与交流,翻译生态环境中的读者因素比较突出,译者需依照译语读者的期待与接受度,动态地调整以适应主体环境,维持翻译系统内部生态的平衡和谐。以下是对泉州国家级非遗“梨园戏”的部分介绍:
原文:梨园戏保持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以及表演形态,故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有名剧《陈三五娘》,荣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并被拍成电影;当代剧作家王仁杰创造的《董生与李氏》获评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
原译文:Having preserved a large repertoire of southern opera from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Liyuan opera has been called the “living fossil” of opera and is one of the oldest operas existing in China.Representative plays like“Chen-San & Wu-Niang (the Mirror and the Lychee)” was awarded “Excellent Opera” by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made into a film; “Dong Sheng and Li Shi (Mr.Dong and Mrs.Li)” by contemporary playwright Wang Renjie was selected one of the ten best plays in the “National Project to the Distillation of the Stage Art” in 2004.[7]P124
对原文的忠实度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但以文化推介与交流为目的的非遗英译应充分考虑译文效果,按照译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信息需求去把握翻译。西方受众关心的是:何为“梨园戏”?为满足译语读者期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摘译和合理的补译,仅保留与该剧种相关的核心信息。试改译为:Liyuan Opera, literally known as Pear Orchard Opera, is considered the “Living fossil of the Southern Opera”and one of the oldest operas existing in China for its preservation of a wide repertoires, music and performing patterns from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ies(960—1644A.D).There are some representative plays like “Chen San& Wu Niang (the Mirror and the Lychee)” and “Dong Sheng and Li Shi (Mr.Dong and Mrs.Li)”.
(二)提升译者素质
生态翻译学确立了“译者中心”地位,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力与选择力,与各层次翻译生态环境的互动联系,都与译者素质息息相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专业能力。译文能否在译语生态环境中生存、长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力。由于非遗翻译具有“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等难点,[1]译者至少应具备:翻译理论水平、翻译实践能力和文化知识储备、艺术修养、审美能力等专业能力。这些可透过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力与选择力得以展现。为协调原语文本生态与译语文本生态,获取最佳的翻译效果,从文本层面看,在于“译者是否多维度地适应了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尤其是否做到了‘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5]。
原文:作为泉州民居最为典型的建筑,俗称“皇宫起”,这种宫殿式大厝的闽南民居在泉州侨乡随处可见,有三开间、五开间,有带单护厝、双护厝、四护厝。
原译文:The most typical building of private house in Quanzhou is commonly call huanggongqi (imperial palace building) which is unique in China’s private house building.[10]P372-373
以上是“泉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介绍节选。显然,原译文并没有对原文逐字翻译,后半段有关泉州民居格局的文字仅以 unique概括。泉州古民居是中国传统“南建筑”的代表之一,反映了当地居民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很高的艺术价值。虽然在非遗英译中,对原文进行摘译或编译是常见的处理方式,但是,删节文字令语言、文化信息部分缺失,在“语言维”和“文化维”转换上均留有遗憾。此外,“皇宫起”的英译加注也值得商榷,直译就是“皇宫建筑”,这与其“模仿皇宫建筑风格”的本意存在差异,可见此处也未能实现“文化维”上的适应性转换。非遗翻译涉及的门类众多,译者的翻译技巧、文化背景、专业知识时刻都在“经受考验”,唯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在译语生态中重构与原语生态类似的环境,实现译文的生存、长存,确保语言信息、文化内涵的传递。试改译为:
The most typical architecture among Quanzhou folk residences is commonly called “huanggongqi”, a palace-styled complex everywhere in Quanzhou which has a layout of 3 or 5 bays (space between two columns)with one, two or four“hucuo” (added buildings on one or both sides of the main body).
2.道德修养。非遗翻译需要译者恪守职业道德,落实职业责任。从文本操作上看,在于防止文化“变通”与文化扭曲之译。
针对众多非遗专有名词,在泉州非遗英译文中,译者们倾向于以音译为主,音译加解释为辅的翻译技巧。那么,译者究竟是为保留文化异质性,采用“异化”、“直译”方式?还是考虑文化传输效果,以“归化”、“意译”策略为主?音译无疑是解决语义空缺的有效手段,但它不该成为译者规避困难的“变通”之法,毕竟过度音译有可能防碍文化交流,背离非遗翻译的本意。从生态视角看,“归化”、“意译”或“异化”、“直译”都是译者为追求原译语文本生态平衡,获取最佳翻译的途径。“异化”、“直译”使语言与文化上的差异得以表达,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促进原语文化形象的保存与文化精神的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们应该给予优先考虑,但需把握“适度”原则。
译学家傅雷认为:“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14]P81从反面来说,力所不能及,译者切勿盲目乱译。以“善才抱牌”为例,它是拍胸舞基本动作之一,原译文为:embracing a board like the good boy。[7]P126显然译者对“善才”的概念一无所知,是一处明显的误译。“善才”即“善财”,民间又称“善财童子”,是佛教中的人物形象,此处以异化方式处理更为妥当,即直接借用其梵文名Sudhana。
总之,为确保文化传输的正确性与充分度,译者应秉承职业操守,慎重选择合宜的翻译策略。
五 结 语
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从翻译生态环境、译者视角解读非遗英译过程,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更为全面地改善泉州非遗翻译现状。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是民族壮大的根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守本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才能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中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完善非遗翻译正是为了更好地宣传非遗、保护非遗,通过发挥翻译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强化优秀民族文化的身份与传统,在沟通中维护世界和谐的文化生态。
[1]陈芳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科技翻译,2011,(2):41-44.
[2]吴克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与读者认同——以中国首部汉英双语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133-139.
[3]田霞.从顺应论看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汉英翻译[J].怀化学院学报,2012,(10):91-94.
[4]倪铭晖.论地方特色词汇的英译策略及理据——以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7):128-130.
[5]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3-8.
[7]编委会.泉州旅游指南[M].泉州:泉州海都文化传播中心,2008.
[8]中国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概览[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5.
[9]泉州市旅游局.泉州之旅[M].泉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10]福建省文化厅.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8.
[11]潘维廉.魅力泉州[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12]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5.
[13]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14]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