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的报复行为
2014-04-01叶斯佳
叶斯佳
(广东海洋大学 寸金学院,广东 湛江 524094)
《呼啸山庄》是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艾米莉以艺术的想象形式创作了恐怖、怪诞的报复行为,一开始是辛德雷对希斯克利夫的报复,他打击损害自己利益的人。随后,艾米莉用全部的心血刻画了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希斯克利夫疯狂的爱恨情仇以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几乎贯穿于小说的全过程。小说以怪异的情节发展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一 某些弱势者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而导致的报复行为
《呼啸山庄》表达了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社会的野蛮以及人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法国著名学者迪尔凯姆认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1]。艾米莉·勃朗特所生活的三十年间正是英国社会动荡的时代。在维多利亚时代,财富的分配差距太大,贫富对比十分明显。一方面,有农庄主的奢侈的庄园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农人破败的茅屋草舍。农庄里的仆人,劳动时间长,收入低,经常受到农庄主的打骂,人活着没有尊严。一个国家存在着天堂与地狱的鸿沟。艾米莉目睹了捣毁机器、工人罢工、改革骚动和宪章运动等英国社会最残酷的阶级斗争。她笔下的希斯克利夫的报复念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艾米莉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报复事件:呼啸山庄的老主人死后,他的儿子辛德雷为了报复而把希斯克利夫贬为奴仆,并百般迫害,希斯克利夫成了一名弱势者。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憎恶,辛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逆来顺受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小说中写到:“他看来是一个忧郁的、能忍耐的孩子,也许是由于受尽虐待而变得顽强了。他能忍受辛德雷的拳头,眼都不眨一下,也不掉一滴眼泪。”[2]53希斯克利夫把仇恨深深地埋在了心里,他说:“我在考虑有什么办法可以报复辛德雷,不论要等多久,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报仇。只希望他不要死在我的前面。”[2]79
艾米莉体会到弱势者受到了某些不公正待遇,他们的长期压抑很可能在有机会的时候实施其报复行为。希斯克利夫对当地两个富有家族的报复就说明了这一点。只不过他的报复手段是在他致富后才实施而已。
二 弱势者的心态与报复行为有着因果关系
“弱势者对生活质量、社会地位的主观感受如何,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满足度和幸福感。对弱势者的感受是主观的、个人的,而且经常是在人际互动和对比中完成的。”[3]希斯克利夫曾经是老主人的养子,原有的家庭地位还是相对优越的。但在老主人去世后他被贬为仆人,他的家庭地位和生活质量已大不如前,他在纵向比较中心理落差很大,心态失衡并发誓报复的表现也最明显。后来的事实表明,辛德雷为他的迫害他人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他要避免日后遭到报复,就不应该百般迫害年幼的希斯克利夫。
辛德雷如果承认希斯克利夫是呼啸山庄老主人的养子,后者就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他长大成人后,大体上应该有一个承担家族财产管理者之一的工作岗位。然而,艾米莉写到,辛德雷不许希斯克利夫“跟大伙在一起,把他赶到仆人中间去,剥夺他从副牧师那儿受教诲的机会,坚持说他该在外面干活,强迫他跟庄园里其他的仆人们一样辛苦地干活”[2]63。凯瑟琳是他的青梅竹马一同长大的感情深厚的恋人,但由于阶级的差别,凯瑟琳门当户对地嫁给了画眉山庄的富有青年埃德加·林顿。在希斯克利夫看来这就是富人的横刀夺爱,他认为这是绝对不能忍受的。他的心态最终彻底失衡了,他离开了呼啸山庄,等待报复的机会。可见,避免或减少社会冲突,必须重视解决好弱势者的心态问题,社会各个群体的心态,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核心的问题是公平正义的问题。富人的咄咄逼人,阶级差距的鸿沟,底层生活的无尊严等等,都是导致弱势者心态严重失衡的因素。
三 报复社会的人往往具有反社会人格
艾米莉以精湛的文艺技巧表现出后来弗洛伊德所说的人的本能冲动,表现出后来的心理学家所说的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是有严重缺陷的,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反映在生活的各个侧面均出现持续和长期的行为障碍。例如,希斯克利夫后来致富了并以阴谋的手段获得了呼啸山庄的财产支配权。有了这样的条件与机会他就开始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随意地打骂他的家人和仆人。又例如,他的行为冲动,不计后果;好斗易怒,当自己给他人造成危害时,表现出漠不关心或自认为合理的态度,他甚至对自己的子女生活甚至死活都不闻不问。他的良心发展不足使他无法接受或了解道德的价值,严重的缺乏良心谴责,所以不会因不道德行为而有罪恶感。他在受到被他报复过的人指责时,不会感到内疚和不安,反而更会愤怒、反驳及责骂他们。他在呼啸山庄里难以维持一个真正且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分析一下希斯克利夫报复心理的特点:一是长久性。希斯克利夫报复辛德雷和埃德加及其家人的时间将近二十年。他通过设计赌博夺走了辛德雷的家财。使得辛德雷非常郁闷,终日借酒浇愁,活活气死了。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成了奴仆。希斯克利夫还故意娶了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进行迫害,使她无法忍受而离家出走。十年后,希斯克利夫又施计使埃德加·林顿的女儿小凯瑟琳,嫁给了自己即将死去的儿子小林顿。埃德加·林顿和小林顿都死了,希斯克利夫最终把埃德加家的财产也据为己有。可见,凡报复心理产生就很难消失,仿佛在心中播下了仇恨的种子,这个种子不断地生根、生长而蔓延,不断地开花和结果。
二是仇恨性。希斯克利夫由于自己的尊严或利益受到了他人的损害,因而对别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仇恨,对仇人及其后代均施以残酷的报复。过度的仇恨成了社会中负面的力量。希斯克利夫认为仇人及其子女是可恨的、充满罪恶的。这是典型的极端的思维,这是扭曲的、不健康的心理。个人的仇恨心理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很大的障碍,充满仇恨的社会环境是非常危险的环境。甚至会造成社会动荡。可见,极端的报复行为是社会发展的毒瘤。
三是攻击性。希斯克利夫的攻击有着明确的目的性,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有着因果联系,“受到刺激,进而产生报复欲望,这是攻击行为的一个明显原因”[4]。攻击损害自己尊严或利益的人,因此无论程度强弱的报复心理都有着共同的攻击性。总之,一旦报复心理形成,内心就积蓄着一股随时都可以释放的能量。这种能量一旦释放,就会产生一种不可遏制的杀伤力。
四 极端的报复者最终自己也会受到伤害
希斯克利夫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为。他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痛苦地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而他并没有长期地享受到报复后的快感。小说中写到,希斯克利夫被报复心理腐蚀了灵魂,他的种种报复行为使他变得虚伪,狭隘;他心思分散,身心受损,被房客洛克伍德先生看成是一个不可理喻的怪物。他临死前“不停地踱着步,显得焦躁不安。他深深的叹气声不断传来,像是痛苦的呻吟,打破了夜的平静”[2]325。可见,疯狂报复行为最终使报复者自己也会受到巨大的伤害。
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的最后,描写了希斯克利夫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这表明了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5]。作者有这样的理念,即人的天性可能有种良知,她希望我们要学会善良,用善良的心来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报复毕竟是对他人的一种伤害,每个人在产生报复的念头时务必要多考虑报复的危害性。因为善良,我们要学会宽恕,宽恕那些并不对你好,甚至恶意伤害你的人。我们可以大度地认为,别人伤害到自己,已经让自己利益受损了,为什么还要再以更大的伤害相加于对方呢?这样,不仅坏了双方的利益和心情,而且还使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卷入了相互报复的恶性循环的话,那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社会又怎样能够平静和谐?
结 语
艾米莉·勃朗特描写的希斯克利夫有着强烈的反压迫、求自由的斗争精神,他不甘于屈从命运,努力去改变压迫着自己的黑暗环境。从某种视角来看,他的报复行为有着革命的合理性。然而,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看,当希斯克利夫的地位上升成为呼啸山庄的统治者时,他对辛德雷、埃德加及其后代的报复确实是过分了,已经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通常,人在受到某种虐待或侮辱时,都会有一定的报复行为,会觉得报复侵犯他的人是正当合理的。这种观点从惩恶扬善的层面来看是有道理的。但是,一定要把“惩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且要拿捏好“惩恶”与宽恕的关系,特别是不能把“惩恶”的行为无休无止地进行下去。事情过去了,则要讲宽恕,宽恕意味着放弃报复或继续报复的权利。希斯克利夫长期迫害别人的后代显然是不对的。同时,他也被报复心理腐蚀了灵魂、伤害了身体,害人害己。希斯克利夫最终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继续报复的念头。一个有正常理性的人均会明白,宽恕别人不仅是为了别人好,而且也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平静,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解放。
宽恕能给人带了哪些益处呢?宽恕使人得以化解折磨自己的憎恨和敌意,一个憎恨他人、憎恨社会的人绝不会有真正的心灵自由。这种人往往有一种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或是说某种轻度的人格障碍或人格缺陷。在《呼啸山庄》里,艾米莉塑造的希斯克利夫有抑郁、孤僻、冷漠、焦虑或对他人敌视、躁狂、冲动、攻击等等的不良心理因素。这些心理因素导致他实施了疯狂的报复行为。报复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能伤害自己的对手,也能伤害自己、伤害社会。我们还是应该学会宽容待人,远离极端的报复行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并不是记仇,而是相互包容和体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快乐些、充实些。这样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更加和谐。
[1]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25.
[2]艾米莉·勃朗特(侯皓元译).呼啸山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
[3]马皑,乐国安.弱势群体与心态失衡[J]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3).
[4]埃里奥特·阿伦森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39.
[5]黄翀.风暴之女——艾米莉·勃朗特——评析作家经历和性格对作品的影响[J].引进与咨询,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