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
2014-04-01张晓芳杨向辉赵瑞琴
张晓芳,杨向辉,赵瑞琴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北保定 0710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国民经济管理的困难和复杂程度日益凸显。经济学科在我国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日益突出,成为举世公认的“显学”。无论是从国民经济管理的宏观层面还是从市场对经济学人才需求的微观层面,都对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当前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教育体系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培养的经济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本文根据多年来在经济学学习中积累的对其学科属性的基本认识,结合教学实践中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观察,针对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深入分析,探讨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改革的方向。
一、经济类本科生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设置的主要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符合经济学专业学科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经济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尽管存在多种不同的表述形式,但就其核心内容来看,诸如“培养知识面宽,经济理论功底扎实,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并注重素质全面提高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或类似的表述比比皆是。绝大多数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本着“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并重”的策略,提出培养“不仅能适合现有市场、不同岗位的需要,而且还望其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使其始终站在知识进步的前沿,具有创新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的学生[1]。
然而,我国高校经济类学科的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按既有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及其素质,这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南辕北辙。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校经济学类本科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专业轻基础
从经济类专业的特点来看,数学、经济学(微观、宏观)属于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但在我国目前主流学科设置上,普遍存在对上述基础学科的要求偏浅、偏窄的基本情况。使得学生在后续专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上存在非常大的先天性制约和困难。相反,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则存在着过宽、过泛的问题。有的高校经济类本科生在大三专业课集中开课阶段,一个学期需要修完5门以上的专业课程,导致每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大多仅仅停留在以基础概念体系为主要内容上,与高等教育教学的适度深度原则严重悖离,也使得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和素质严重下滑。
(二)重理论轻方法
经济类专业作为培养经济理论研究和应用人才的专业门类,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学生,在主干课程设置中,注重方法论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缜密、完整的分析框架是基础定位。而我国现行的经济类专业主干课程则以理论基础课为主,缺乏方法论课程。而且,即使在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往往也是以专业理论的直接结论的学习为主,缺乏就其研究、解决问题的规范框架和科学方法的总结与推广。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运用所学理论辨识、分析、解决某些具体经济现象的理论应用能力大为不足。
显然,改革现有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使其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既定目标,首先要使得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符合经济学科知识体系演绎的内在逻辑规律。那么,什么是现代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科体系的本质属性到底是什么?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才会明确经济学类本科生人才培养中专业能力培养的方向或者说学生应该首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什么。
二、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及其规范研究框架与分析方法
经济学科尤其现代经济学作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的一个分支,不仅要研究经济现象、做实证分析,同时还要研究人的行为假设。而研究人的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客观的科学属性主要表现为其逻辑严密、完整的规范研究框架与科学的分析方法。
(一)现代经济学的规范研究框架
现代经济学理论拥有严格的逻辑体系,能够很好地解释现象背后各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能作出具有内在逻辑的科学预测。这一内在逻辑方法也体现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表现为5个基本步骤:第一是界定经济环境;第二是设定行为假设;第三是给出制度安排;第四是选择均衡结果;第五是进行评估比较[2]。
第一个步骤是界定经济环境、经济人或经济主体。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首要组成部分就是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或对象所处的经济环境作出界定。经济环境一般由经济人、经济人的特征、经济社会制度环境以及信息结构等组成。对经济环境描述得越清楚、准确,理论结论就会越正确。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二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经济人的行为方式做出假设。这个假设至关重要,是经济学的根基。一个经济理论有没有说服力和实用价值,一个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政策能不能让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关键看所假定的个人行为是不是真实地反映了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给出制度安排,也即游戏规则。不同的游戏规则将导致人们不同的激励反应和不同的权衡取舍结果,从而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这对经济学的研究也同样成立。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作出权衡取舍的选择,找出尽可能最佳的结果,也即均衡结果。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对经济制度安排和权衡取舍后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和作出评估比较。
上述5个组成部分可以说基本上是所有规范经济理论一致使用的分析框架,无论其中使用多少数学,无论制度安排是外生给定的还是内生决定的。
(二)现代经济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决定制度安排优劣的度量标尺[3]。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基础。研究方法首要在于将问题简化,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便于分析、把握问题的本质属性。参照系或基准点指的是理想状态下的标准经济学模型,尤其得到的理想结果是衡量理论与现实差异,并进一步考察其生成原因的基础。
基于现代经济学(无论微观还是宏观)关于优化资源配置的不变主体,其分析工具中主要以最优化数学内容为主体。现代经济学中一系列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基本上主要是以上述内容为主的“数学模型”。
总之,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属性主要表现为以其规范框架和研究方位为基本载体所蕴含的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现代经济学的核心灵魂,也是现代经济学类本科教育阶段需要重点掌握的专业内容。
三、经济类本科生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思路
综上所述,改革经济类学科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使学生基本把握现代经济学学习的主攻方向,明确现代经济学学习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架构及其体系。
根据经济学类本科生培养目标以及现代经济学的科学属性及其学科特点,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夯实基础、明确方向为基本宗旨。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应该首先强化基础课程(包括方法论课程),如经济数学、数理经济学等课程的设置,当然应适当控制其难易程度的要求,至少应使学生明确相关课程的基本内容在整个经济学科体系的位置与作用。且在上述基础课程的学时分配上,应该至少开设3个学期的必修课程。
四、结语
总之,鉴于现代经济学科的科学属性,欲实现经济类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水平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必须严格遵循现代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系内在逻辑上的规律性,引导学生通过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了解和把握现代经济学的整体框架,一般性研究和分析方法,明确在现代经济学的进一步学习上应该持续努力的方向。
[1]景维民,周立群.经济学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创新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8(1):42-44.
[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3]田国强.科学理解现代经济科学[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1(2):41-46.
(编辑:韩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