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髌骨外露感染性伤口愈合不良1例应用湿性疗法的护理

2014-04-01陆月红蔡子英

护理与康复 2014年3期
关键词:湿性清创肉芽

陆月红,蔡子英,吴 梅

(嘉兴市中医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外科感染主要特点是皮肤和黏膜屏障有了破损,多种内外源性致病微生物从破坏部位入侵致病[1]。骨科骨外露感染性伤口采用常规换药方法,具有治疗时间长、难以控制感染、治疗效果差等缺点,不仅不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而且延长住院时间。湿性疗法是英国动物学家Winter博士提出“湿性愈合环境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疗法[2],即采用湿性愈合敷料和保湿措施为伤口营造一种微酸、低氧或无氧、适度湿润的愈合环境,从而有利于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缩短治疗疗程[3,4]。2012年10月13日,本院骨科收治1 例髌骨外露感染性伤口愈合不良的患者,经应用湿性疗法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59 岁。因外伤致左髌骨骨折13 个月、髌前伤口裂开不愈合10个月,于2012年10月13日入院。13个月前因左髌骨骨折,行左髌骨骨折内固定术,术后愈合良好,1个月后出院。10个月前,行走不慎摔倒,膝盖着地,致髌前伤口裂开,至本院骨科门诊行伤口清创缝合、抗感染治疗,经过2周治疗伤口一直不愈合,局部有渗液、少量脓液。入院检查:髌前软组织感染伤口范围为0.5cm×1cm,髌骨外露,周围软组织黏连,瘢痕组织形成。诊断为左髌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缺损、内固定术后损伤伴感染。10月18日,行左髌骨骨折术后内固定物拔除术加髌前软组织清创修整术,评估伤口范围3cm×2.5cm×0.5cm,表面为黄色坏死组织,对疼痛敏感,采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的方法换药,创面不愈。10月24日,予湿性疗法及罗氏芬抗炎、维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10月28日,创面缩小至2.5 cm×1.5 cm×0.3cm,创面分泌物培养为奇异变形菌感染,体温和血常规检查在正常范围,予复达欣抗炎。11月9日,患者体温正常,创面缩小至2cm×1cm×0.3cm,渗液量少,伤口无异味,伤口床全部为红色组织,伤口周边组织红肿减轻,主诉伤口疼痛减轻。11月15日,创面缩小至1cm×0.5cm×0.1cm,创面基底红润、渗液少。11月24日,创面基本愈合,局部无红肿,主诉局部无疼痛。11月28日,经湿性疗法治疗及护理伤口愈合,患者出院。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10个月伤口未愈合,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对于伤口是否能愈合十分担忧。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倾诉以释放内心压力,同情和关心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减轻负性情绪;适时进行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尤其是体位安置及肢体活动的特殊要求,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局部观察 每日换药时观察创面变化,每2h 巡视病房时观察患肢血液循环、皮肤颜色、温度、肿胀、动脉搏动及肢体感觉、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本病例未出现明显异常情况,疼痛感日渐减轻。

2.3 湿性疗法实施

2.3.1 创面评估 采用数码相机和测量尺测量创面大小,记录长(cm)×宽(cm)×深(cm),同时摄取创面照。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创面处理的方法和所用敷料。初次评估后,用相同方法重复评估,1~2d1次,直至创面愈合。

2.3.2 创面护理 伤口周围用0.5%碘伏棉球由内向外环形消毒2 遍,范围6cm 左右,再用50ml注射器抽取等渗盐水从伤口中央环形由内向外冲洗[5],反复冲洗2~3次,机械性去除黏附松散的黄色腐肉及坏死组织,再用等渗盐水清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擦干,不易清除的坏死组织用清创胶行自溶性清创,并在伤口上放少量藻酸盐银敷料,更换敷料1 次/d。黄色腐肉及坏死组织大部分清除后,伤口床可见少量红色肉芽组织,伤口床用藻酸盐银敷料为主,加少量清创胶混合后填塞,外层覆盖纱布,每天更换1次,根据肉芽生长情况调整敷料和更换时间。1周后更换敷料时发现伤口干燥、肉芽组织生长缓慢,用等渗盐水湿润藻酸盐银敷料填塞后外用安普贴覆盖。当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床时,创缘周围皮肤向伤口中央移生爬行,此时使用藻酸盐敷料或水胶体膏剂充分填塞,促进上皮移行,直到上皮完全覆盖。

2.4 疼痛护理 疼痛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改变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告知患者保持积极乐观情绪,通过神经调节提高痛阈,从而减轻疼痛;保持环境安静,给予舒适体位,操作认真娴熟,增加患者安全感;换药疼痛时,通过聊天方式转移注意力,引导患者放松,减轻疼痛感。本病例通过上述措施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2.5 饮食指导 营养支持可补充机体丢失的血浆蛋白和营养物质,有利于创面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告知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食含粗纤维多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导致血管痉挛;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感染性毒素排泄。本病例经饮食指导,能按要求进食,为伤口愈合提供基本保障。

2.6 功能锻炼 膝关节术后早期进行关节主动或被动锻炼,可减少或避免关节内的黏连、挛缩及关节软骨的退变。患者伤口延迟愈合,且伤口在膝关节正中,过度活动会增加伤口的张力,影响愈合,因此,告知患者先被动活动为主,在医生、护士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促进关节周围微循环及组织营养,使肿胀消退、疼痛减轻;待伤口全部愈合后再行主动锻炼,如踝泵运动、压腿练习等,由慢至快,动作尽量到位。本病例经功能锻炼,对创面愈合有帮助作用。

3 小 结

应用湿性愈合理念在髌骨外露感染性伤口治疗的每个阶段全面评估、正确判断、合理选择敷料和方法、保持伤口湿润愈合环境是促进伤口愈合的关键。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局部观察,正确实施湿性疗法,重视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加强功能锻炼,促进伤口的愈合。

[1]杨春明.全面认识外科感染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6,27(11):10-11.

[2]Keryln C.Wound care manual[M].5th Edithon.Ocborne Park,Western Australia:The Silver Chain Foundation,2005:45-55,82-93.

[3]Fonder MA,Mamelak AJ,Lazarus GS,et al.locclus ive wounddress ingsin em ergency m edicine and acute care[J].Emerg Med Clin North Am,2007,25(1):235-242.

[4]李小芳,杨文斌,雷丽华.湿性愈合疗法在手术切口二期愈合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7):26-27.

[5]郑英,朱俊锟,兰树华.湿性愈合在肌腱及骨外露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6):530-531.

猜你喜欢

湿性清创肉芽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芪榆油纱布外敷对糖尿病足患者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自制负压吸引联合湿性换药在中小面积烫伤中的应用效果
湿性愈合法在慢性伤口愈合护理中的运用分析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的清创进展
超声清创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观察
高渗盐水纱联合优拓对肉芽组织水肿创面的效果观察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