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2014-04-01丁晓娣叶志弘

护理与康复 2014年3期
关键词:回输悬液抗原

丁晓娣,叶志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 310016)

肺癌为当今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一位[1]。肺癌分型较多,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随着肿瘤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癌症患者生存期相对延长,癌症不再是一种终极性疾病,而成为慢性疾病[2]。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应用较多且较肯定的生物治疗方法,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2010年2月至2012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科对10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2 例,其中男64 例、女38例;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65.12岁;临床表现主要是胸痛、咳嗽、咯血;经肺组织活检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鳞癌46例,腺癌56例;临床分期:Ⅰ期11例,Ⅱ期18例,Ⅲ期26例,Ⅳ期47例;治疗时间为1个月~4年2个月。排除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禁忌证、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细胞因子过敏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使用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将血细胞分离机管路经等渗盐水及抗凝剂预冲后,根据患者静脉粗细选择>16G 穿刺针,连接分离机管路,排净空气待用;安置患者平卧位,嘱其保持情绪稳定,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般选择双侧上肢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一侧上肢静脉为采血管路,另一侧上肢静脉为回血管路,静脉不理想可以选择中心静脉采血,穿刺无误后采血,采集总循环血量、循环速度根据患者当日的体重、血白细胞计数等情况进行调整,102例的总循环血量约3 000~4 000ml外周血,循环速度约为30~50ml/min;将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细胞数量约为(10~20)×108收纳至血袋中,立即送生物治疗中心,其余不需要的血液经回血管路回输。将采集到的单个核细胞在生物治疗中心加入含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培养液中活化扩增约14~16d后,其总数量可扩增至(40~78)×108[3],用等渗盐水配置约100~150ml细胞悬液。将扩增后的细胞分2d经静脉回输给患者。1 次治疗行1 次采血、2次回输。2次治疗间隔时间1月。

1.3 结果 治疗过程32 例出现发热,经对症处理,体温恢复正常,继续治疗。102例经1~5次治疗,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表现为精神状态好转、睡眠改善、食欲增加、活动耐力增加;治疗后的检验结果显示,95%以上患者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T 淋巴细胞亚群被活化,增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部分有降低患者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的作用。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癌症治疗对大多数患者而言是一个新的经历,医护人员应将治疗计划和步骤对患者和家属作必要的解释,提高认知水平,以免发生恐惧和焦虑[4];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肿瘤方式,费用较高,肿瘤患者经过抗肿瘤治疗过程,心理比较复杂敏感,易产生矛盾,出现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的方法、疗效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同时介绍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及时提供帮助。

2.2 采血护理

2.2.1 采血前护理 评估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病情、血管情况及患者配合情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采血;采血前3d,勿食油腻饮食,采血前1d和当天勿静脉输注乳剂,以免血清中脂肪过多,影响细胞分离效果[5];采血时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本组10例患者外周静脉不理想,经中心静脉采血;92例选择外周静脉采血。

2.2.2 采血时护理 采血时,两人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临床诊断;1名护士根据评估情况选择合适静脉进行穿刺采血,严格无菌操作,1名护士全程陪同,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头晕、心悸等不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患者总循环血量约3 000~4 000ml外周血,循环速度约为30~50 ml/min,采血过程顺利,无1例出现感染、穿刺点出血、过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2.2.3 采血后护理 采血毕拔针后,立即按压穿刺点15min,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情况;采血后患者平卧2~4h,进流质或输注一定量的液体[6];告知患者采血后14d和16d(一般14~16d能培养到需要细胞数)回输细胞悬液;将采血的血袋放置在清洁容器中,送至生物治疗中心进行细胞培养活化扩增。

2.3 细胞悬液回输护理 由于免疫细胞属于血液成分,输注时严格按照输血要求执行。生物治疗中心的医务人员将细胞悬液送至病房,送的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轻拿轻放,与病房护士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回输细胞悬液的名称,检查有无浑浊、有无破损,确定无误后双签名。回输前2名病房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携病历及细胞悬液至患者床边,再次双人核对,核对无误后用等渗盐水冲净输血管道,接输血器输100~150ml细胞悬液(细胞悬液无需冷藏、保温或避光),起始时(5~10min内)输注的速度略慢,约20gtt/min,5~10min 后若患者无不适则加快输注速度,约60~80gtt/min,要求在0.5~1h内输完,输注总时间不超过2h;回输结束后继续输入少量等渗盐水,直到输血器内的细胞悬液全部输入体内,再次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回输前、回输15min、回输结束时及回输结束后4~6h,各测体温1次,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闷、心悸、皮疹等情况,回输过程如有严重不良反立即停止输注,并进行对症处理。

2.4 发热护理 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回输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热,一般在细胞回输后2~6h内出现,症状多在24~48h内消失。如体温<38.5℃,处理方法为让患者多饮水;体温>38.5℃时可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栓,寒颤患者可予异丙嗪或同类药物注射,禁止使用糖皮质激素。本组22例治疗2~8h 后体温37.5~38.4℃,告知多饮水,4~12h后体温降至正常;10例治疗0.5-4h后体温38.7~39.1℃,3 例用冰袋降温,7 例遵医嘱用解热药物消炎痛栓50 mg纳肛降温,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受凉并注意补充适量液体,24~48h后体温恢复正常。

3 小 结

负载肿瘤抗原的活化免疫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护理重点为做好心理护理,重视采血前静脉评估、患者准备,同时做好采血时和采血后护理,正确实施细胞悬液回输护理,注意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以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0.

[2]吴婉英,王薇.鼻咽癌患者生命质量评价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0,9(5):382-384.

[3]任秀宝,于津浦,刘虹.磁珠分选系统和胞内染色法联合分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中Thl/Th2细胞亚群分布特点[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486-488.

[4]吴婉英.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4,3(5):310—312.

[5]熊永祥,王静.肿瘤患者CIK 治疗的健康教育[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37—4139.

[6]吴兴华.CIK 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护理[J].中医药导报,2006,12(2):63—72.

猜你喜欢

回输悬液抗原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薯蓣皂苷元纳米混悬液的制备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防治探讨
消化液回输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大型脊柱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复合自体血回输的效果研究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效果观察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泽芪汤联合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