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2014—2015年度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2014-04-01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

河北农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麦区播量底肥

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

2013-2014年度全省小麦播种基础好、配套技术落实地好、病虫害防控及时,气候条件较有利,实现了小麦单产新突破、总产“十一”连丰。小麦单产达到407.13公斤,总产达到1427万吨,分别比去年增加17.23公斤、41.9万吨。为总结经验,种足种好今秋小麦,继续保持小麦高产稳产态势,河北省小麦专家顾问组和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部分专家,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今年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秋季种麦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一、今秋种麦面临的形势

今秋种麦面临的不利因素有:

一是伏旱严重,底墒不足。今年伏期降雨少,深层墒补充不足,2米土体储水量少,不利于今秋种麦和明年小麦抗旱高产。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在伏旱的基础上,有可能出现夏、秋、冬连旱,给小麦播种带来困难。因此,要种足种好今秋小麦和实现明年丰收,一定要树立抗旱播种、抗旱夺丰收的思想。

二是秋作物受旱,成熟期提早。秋作物播种早、生育期提前,加之7、8月份降雨少、旱情重,少部分秋作物受旱绝收,预计秋作物成熟收获提早。这就有可能造成小麦提早播种,形成小麦叶龄大、群体大、麦苗旺的局面,既不利于抗旱,又不利于抗寒,增加管理难度。同时玉米成熟早,秸秆含水率降低,对秸秆粉碎和还田质量有一定影响。

三是节水与高产并重,目标要求提高。河北省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要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农业节约用水是大头,其中小麦节水是重中之重。小麦又是人民群众的主要口粮,必须保证总产,既要节水,又要保产,这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是种麦面积缩减,保总产难度加大。近两年我省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受种粮比较效益较低的影响,承包大户改种效益较高作物的趋势明显。太行山丘陵区受浇水条件限制,种麦面积明显减少。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我省还将主动压减黑龙港区部分小麦面积。在播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保证小麦总产的稳定和提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虽然今年小麦播种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但有利条件也比较明显。一是种子质量高。今年小麦成熟度高,籽粒饱满,种子质量高,有利于小麦苗全和苗壮。二是小麦价格持续走高,有利于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三是肥料价格平稳。总体趋势是氮肥持续走低,磷肥基本持平,钾肥略有回升,复合肥降低。

二、今秋种麦的关键技术

今秋小麦播种要以抗旱播种为基础,以选用节水抗旱品种为前提,抓住农机农艺相配套之关键,实行规范化播种技术,落实综合应对措施,为培育冬前壮苗和夺取明年小麦丰收奠定基础。主要突出推广“四项”关键技术,全面落实“十项”常规技术。

(一)突出推广“四项”关键技术

1、选用节水稳产高产品种。选用优种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关键。根据近年来多种自然灾害的检验,既要选用优种,又要合理布局,还需要栽培措施相配套。要以选用中早熟品种为前提,突出节水、稳产、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

2、足墒播种保苗技术。足墒播种是确保小麦苗全的关键措施,也是实施节水栽培的重要基础。今年不但底墒不足,而且预计秋季降雨少,保证足墒播种就更为重要。小麦播种时要掌握表墒适宜,耕层土壤含水量在18%以上。如玉米成熟后期无大的降雨过程,要浇足底墒水,确保足墒播种。玉米成熟偏晚的,提倡玉米带棵洇地,补充深层水分。

3、播后强力镇压技术。播后镇压可以有效地碾碎坷垃、踏实土壤、增强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度,提高出苗率,起到既抗旱又抗寒的作用,减轻旱害和冻害的影响。要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利用专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作业。各地应根据小麦播种面积和农机作业时间、作业量,配备足够数量的镇压机械,力争播后镇压实现全覆盖。

4、深松旋耕分层混合施肥技术。小麦底肥肥料养分积聚在耕层,特别是磷肥养分移动性差,深层磷元素锐减,与小麦根系下扎较深不对应,养分利用率低。而深松旋耕分层混合施肥技术将深松与深施肥相结合,起到增加蓄水、打破犁底层、底肥深施的综合作用,是实现高产超高产的需要。各地要配备相应机械,大力推广该项技术。

(二)全面落实“十项”常规技术

1、秸秆还田整地技术。精细整地是保证苗齐、苗全、苗匀的主要基础措施之一,秸秆还田质量直接关系整地质量和出苗好坏。玉米收获后要趁秸秆含水量较高时及时粉碎,要把秸秆粉碎精细,长度控制在10厘米以下,力争3—5厘米。旋耕深度要尽可能达到15厘米以上,旋耕2次。整地时要根据墒情掌握好时间,达到土地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的要求。

2、增施底肥壮苗技术。适当增施底肥,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缓解春季管理时水分与养分的矛盾,争取春季管理主动。要改变底肥不足和不施底肥而在冬前浇水时追施化肥的被动施肥习惯。高产田要掌握磷、钾全部底施,氮素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50%—60%,在氮、磷、钾、微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亩底施纯氮6—8公斤,五氧化二磷7—9公斤,缺钾麦田施氧化钾5—7公斤,提倡增施有机肥。

3、小麦药剂拌种技术。药剂拌种是防止虫害和土传、种传病害,保证苗全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局部区域地下害虫危害加重,土传病害呈蔓延趋势。但是在生产上仍存在着“重虫害、轻病害”,或针对性差等问题。要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和药剂拌种技术,针对当地主要病虫种类,选用对路药剂,重点抓好散黑穗病、全蚀病、地下害虫等病虫防治。

4、适期晚播控旺技术。在适宜播期范围内,适当推迟播期,既可以实现冬前壮苗,又有利于减少冬前水分蒸腾,实现节水抗旱,减少冬前旺苗,增强抗寒能力。今年小麦早播的可能性大,必须杜绝提早播种现象。根据多年生产实践和气候变化情况,南部麦区播期应掌握在10月8—18日,中部麦区掌握在10月5—13日,北部麦区掌握在10月1—8日。要强调适时晚播,杜绝播种过早造成叶龄偏大,群体偏大,抗寒抗旱能力降低的现象发生。

5、播期播量配套技术。播期播量相配套是实现冬前合理群体结构,争取最终理想亩穗数的关键。多年实践证明,播量充足合理的年份,群体穗数更有保证,实现增产的把握就更大。在适宜播期范围内,冀中南应掌握亩基本苗20万—25万,冀东和北部麦区掌握在25万—30万;超出适期范围后每晚播一天增加0.5公斤播量,实现播期播量相配套。

6、等行全密种植技术。等行全密种植技术可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减轻缺苗断垄的影响,改善群个体结构,增加群体穗数,实现增产。大力推广种植形式为12—15厘米等行距全密种植形式;示范无垄匀播种植技术。各地应早谋划,早动手,调整播种机形式,配套播种机械,力争全密种植方式实现全覆盖。

7、机械精细播种技术。机械精细播种是确保苗匀、苗齐、苗全的关键。要掌握播种速度,匀速慢行,时速4—5公里;要掌握合理播深,一般在3—5厘米。通过精细播种,减少缺苗断垄和“撮子苗”现象。

8、秋季防治杂草技术。近年来,禾本科恶性杂草在我省部分区域呈“岛屿型”发生趋势,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农民群众只注重杂草春季防治,而忽视秋季防治,错过了禾本科杂草的最佳防治时期。要搞好宣传发动,在三叶期搞好禾本科杂草的防治工作。

9、小麦安全越冬技术。中北部麦区越冬前一定要适时浇好封冻水,确保小麦安全越冬。中南部麦区底墒充足、播后镇压、播后出现降雨、土壤墒情好的麦田,可不浇封冻水。如果秋季干旱,越冬前土壤墒情不足,也应浇好封冻水。沙薄地一般应浇好封冻水。

10、分类促控管理技术。对于冬前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冬前可以采取机械化镇压或化控措施;对于底肥不足、苗子偏弱的可以结合浇水,补施适量化肥。

猜你喜欢

麦区播量底肥
异常气候下播期、播量对百农207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番茄“2+x”试验总结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汝州市2018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量处理试验报告
当前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河南省同一适宜生态区小麦品种引种备案目录(第四批)
不同播量、行距对“藏青320”产量的影响研究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