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2014-04-01鲍倩雯
鲍倩雯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审美,是人的本质需要,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高速进步,人们不仅享受着越来越富足的物质生活,也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大的期待。人们在不断追求真、呼唤善的同时,也越来越积极地寻找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但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审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出现了美的“空场”。如何填补美的“空场”,并为之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不失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条试探性路径。
一 审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审美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审美不仅是人的本质需要,而且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1.审美是人的本质需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1]从这一角度来看,美是人所内在的固有尺度,人按照美的尺度来衡量物,并且按照这个尺度进行生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总是对美好的事物青睐有佳,这是出自于一种对美感的本能追求。现今的大学生在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较高的理论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没有停留在理论灌输上,而是产生了“审美饥渴”,期待教育者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美的享受。
2.审美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上个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就已经开始在中国倡导美学教育,他的思想得到了蔡元培先生的大力赞扬,并且发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呐喊。杨春时先生也在他的《美学》一书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为现实生存而斗争的历史进程中,不要遗忘了更高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意义,不要遗失了自由的本性,不要丧失了超越现实的能力。”[2]思想政治工作常被作为传扬“真”“善”的宣传工具,其实也应该将“美”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去。从美学的视域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价值,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教育的有效性。具体来说,审美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审美通过正确引导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引起学生的心灵美,而教师也是通过美的感化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由此来塑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可以说,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期以来,如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直是萦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最现实的问题。从方法上看,饱含丰富情感、充满艺术气息的具有美感的教育模式,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轻松有效完成的方法之一。因为人们对美具有本质需要,美好的事物能够给人们带来美好的感受。因此,饱含情感、具有艺术气息的教育模式更能够使得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所接受,最后外化为实践行为。
美学作为一门具有净化人类心灵力量的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是唇齿相依的关系。美学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这三大沟通渠道,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树立起正确的社会政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人的行为都是在内心准则的指导下进行的,只有学生们真正认可了某一个理论或者观点,在理智上和情感上都接受了它,才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它。
二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审美问题及其原因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审美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高校教师来说,美育自觉的空场、审美理念的缺失、审美素养的低下、美育方法的不当是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审美意识,顾名思义是关于美的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我的意识,它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重要根据。也就是说,当人真正为人,它就有审美意识了。”[3]这也就是说,审美意识作为自我意识的一部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依据,是人“真正成为人”的必要前提。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不仅仅是教育主体,也是教育客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4]高校教师必须首先将教育内容内化并培养出自己的审美意识,又通过教育教学的方式将自己的审美意识表现出来,传输给学生们。这是一个水滴石穿、厚积薄发、日积月累的过程。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审美意识上存在缺失,并没有认识到审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很多一线教师坦言,他们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理会学生的接受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甚至很少与当下的时事事实相结合,而只是一味地灌输教育内容。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毫无美感可言,学生对这种粗暴的理论灌输极易产生审美疲劳,时间一长,他们对这种教育方式上的排斥也渐渐迁怒于教育内容本身。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全盘否定灌输理论,而仅仅指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将灌输理论简单化,忽视了时代和实践的变化对理论灌输提出了新要求,这就是审美的要求。如何使灌输理论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现实品格,才是对灌输理论的“正名”。大学生们作为受教育者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部分大学生重视审美的享受,对审美有一种本能的迫切的渴求。这一点可以从每年教育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火爆现场就可以看出来。另一部分大学生却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这并不是说明他们没有审美需求,而是为了迫于就业和升学的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放在了对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单向度倾向。
不得不说,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审美问题已十分尖锐,不容忽视。那么,造成我国高校面临如此尴尬局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中管中窥豹、见微知著。
审美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按照著名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1954年,马斯洛出版了《激励与个性》一书,在书中谈到了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认为它们应该被放置于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并且同样执行依次由低层向高层排列的原则。也就是说,审美需要作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才能被人们重视和追求。作为高校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父母的资助,同时又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因此高校大学生的需要还普遍停留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层次上。即使审美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质需要,但是它在人生的青少年阶段并没有成为人的主导需要,因此并没有获得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的足够重视。
物质利益的突显和利益的分化。人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如何赚取更多的财富上,试图通过自己的正当或者非正当的手段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这实质上就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社会中的个人被普遍“物化”的结果。人们往往忽视精神层面的追求,将自己束缚在物质的“逐利场”上。这也就是大学生在学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体上的局限性。对纯粹知识的追求、对实用技术的追求、对工具理性的追求,禁锢了人的本性,高等教育在这种社会现实的影响下与生命本身相背离,学校和其他一些教育机构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为企业家提供更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职业介绍所”,为企业提供大量“方形西瓜”。所谓的“方形西瓜”,是指在学校教育中被模式化了的个人,他们从各个院校毕业之后成为了中规中矩、去个性化的劳动工具,失去了天性和自由。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不带目的性的被动接受教师的野蛮灌输,并不能帮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于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尤其是工具价值的凸显和科学主义思维的影响。“在我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唯经济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实用主义思想和工具理性成为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在这种环境下的教育也就深深打上了工具理性的烙印。”[5]经济全球化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席卷了整个世界,交通的便捷和信息技术的通达将整个世界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诸多原因并没有在受教育者心中生根,而受教育者凭借手机、互联网等信息设备可以方便快捷地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消极负面的观念借机渗透进来。这些负面的信息让审美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发挥受到了极大影响,受教育者先入为主的负面思想和消极情绪使得审美“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性大大减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论和价值论上坚持功利主义立场, 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包括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 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忽视其对健全人格、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6]
中国社会长期的审美教育不够。我国目前在一线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美学教育,而仅仅局限于教育学中谈到的“美育”。很多师范类院校甚至没有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美学课程,即使有部分院校开设了美学课程,也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造成了本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力军的思想政治专业师范类毕业生在审美能力上不尽如人意。而接受过美学系统教育的毕业生又对思想政治教育颇感陌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与美学在学科范畴上来说属于交叉学科,即使是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双料”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想要做到运用自如、融会贯通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是基于中国社会对于审美教育的长期不重视和审美教育自身的高要求,才导致了我国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普遍具有美育自觉的空场、审美理念的缺失、审美素养的低下、美育方法的不当的弊病。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途径
席勒说:“审美的修养是以牺牲性格的潜力为代价而换来的, 而这种性格的潜力是促成人类一切伟大和卓越的最有力的原动力, 倘若缺了它, 一切别的, 即使是同样伟大的优点也不能顶替。”那么,究竟该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能力来解目前的困局呢?
1.教育者:培养美育自觉、提升审美理念、提高审美素养。
提升教育理念,规避“人的空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个体性、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兴趣方向、不同基础水平的受教育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教学方法。具体来说,第一,教师首先应该深入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第二,针对每一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把握住他们的兴趣点,先“对症下药”、再“各个击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能够被理解,真正将情感教育做到实处。
完善教师的知识构架和理论体系。高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不是天生就有或者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年复一年、厚积薄发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第一,参加培训研讨,合理利用高校的信息资源平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第二,加强知识学习,扎实的理论基础是教育者得心应手地进行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第三,强化实践锻炼,积累实战经验,理论最终必将运用于实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永远无法跨越的“卡夫丁峡谷”。
2.教育方式:尊重美学规律,合理运用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段。
“遵循美学规律,以美学理论作指导,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用艺术的形式去传播真理、陶冶情操,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7]高校教师要想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创造性地解决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必须提升审美意识、具备较为完善的知识构架和理论体系,并将之运用于实践。
从实践层面上尊重美学规律,注重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正确的艺术手段。方法和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正确的教学方法和高超的艺术手段作为“两架马车”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前进驱动力,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所接受。而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的缺乏则会产生消极作用,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只能制造出被去个性化的“方形西瓜”。因此,第一,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的过程中,尤其要充分注重发挥创造性思维。第二,在吸取和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丰富的学科资源和便利的信息来源,不断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丰富、创新和发展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方法论体系。
3.受教育者:弘扬民族文化,让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水乳交融。
注重发挥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重塑“中国气派”。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明尤其是道德文明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智慧宝库,也是中国人民处理日常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都必不可少的处事依据。据此我们可以做的是:第一,从诗歌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鼓励学生以诗歌为始,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诗歌是中华民族最简练的语言,也暗含了中华民族藏在心灵最深处的灵魂。诗歌可以说是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最恰当的切入点。第二,组织学生以讲座、知识竞答、交流会等形式辩证地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必须辩证地看待它,做到“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水乳交融。“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道德教育。尽管美和德行各有自身的价值,但是美却因道德而可成为更高的道德美,正如德行由于美而可以成为更高的美的德行。”[8]学生们先从教师那里获得对人或事的“认知”,经过自己的伦理分析和道德判断作出是否“认同”的判断,再自觉地将这种判断转化为“信仰”,最终将之外化为“实践”。可见,受教育者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并驾齐驱、水乳交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接受能力的重要保障。第一,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们要树立自己的价值准则,自由自觉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活动,即“自律”;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活动又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要求,即遵守“他律”。第二,以美引善,把思想政治教育暗含在审美之中,使大学生们在美的感受中实现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自由感。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
[2]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43.
[3]陈望衡.当代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46.
[5]谢升洪,罗太敏.加强审美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76.
[6]蒋芝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调试对策:基于审美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54.
[7]吕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84.
[8]胡炼.思想政治教育中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融合[J].德育园地,2008(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