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明时节话习俗

2014-04-01

三月三 2014年4期
关键词:歌会寒食节寒食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节源远流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普通的岁时节令,农谚云“清明一到,农夫起跳”,“清明前、好莳田;清明后、好种豆”,“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清明浸秧,勿问爹娘”。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说法,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是适合耕种的时令,从此进入农事大忙的阶段。

作为清明节重要节日内容的祭祀、踏青等习俗则主要来源于寒食节和上巳节。寒食节与古人对于自然的认识相关。在中国,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透露的是季节交替的信息,象征着新季节、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环的开始。后来则有了“感恩”意味,更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

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与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除了汉族,我国北方的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南方的壮族、侗族、彝族、白族、畲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土家族、纳西族、布依族、普米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扫墓祭祖、踏青春游是清明节的基本风俗,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民族的清明节也是各有特色:壮族对祭扫祖先陵墓十分看重,届时要全家出动,带上五色糯米饭、肉、香烛、纸幡等到祖坟去上供,行拜礼;土家族在清明节这一天要上坟挂青,家里要吃猪头肉,有“清明酒醉,猪脑壳有味”的说法;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一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古风,清明节要上山采艾蒿,洗净切细后,与糯米、腊肉、蒜苗、五香、盐等混合蒸熟,制作“清明粑”。

另外,在云南的傣族地区,清明期间,只要有江河的地方,都有放水灯的习俗。过去的水灯是用香蕉叶制成圆型花灯,置于香蕉秆上,环饰鲜花,在中间点燃蜡烛,放置水面,任其漂流。现在的水灯,工艺越作越精致。颜色鲜艳,有大有小,花式各异,玲珑别致。水灯上,还插上了所祭奠亲人的名字或各种祈祷祝福语的小笺。夜幕降临,男女老少手持五彩缤纷的水灯和绚丽的鲜花,云集到江河两岸,漂放水灯。水面上,漂浮着的水灯像繁星落水,表达着人们敬祖思亲,祈盼美好生活的愿望。

而湘西清明的赶歌会,是湘西苗族特有的大型歌节,又称“清明歌会”。相传旧时,因苗族多散居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用品必须到比较远的汉区赶场交换,常常受骗上当。所以,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这一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友。这样,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今天的“清明歌会”了。

过着游牧生活的扎鲁特蒙古族,原本没有清明上坟的习俗,过上了定居生活后,才逐渐养成了在清明节到坟地添土、烧纸、供酒肉的习惯。扎鲁特蒙古族清明节要剪马鬃,所有三岁以上的马匹,挨个儿抓起来剪修。先把马群赶到广阔平整的草地上,以防套马时摔伤。一旦抓起马来,大家一起动手,有的抓住马,有的剪鬃修尾,一气呵成。清明的剪马鬃如同一场搏斗,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

中华各民族在清明节虽然有各自不同的习俗,但是其根源都与中国文化深层的祖先崇拜、孝的文化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而这种文化正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也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根基。

(责编/黄素萍)

猜你喜欢

歌会寒食节寒食
B站《夏日毕业歌会》官宣阵容
春潮带雨 寒食月明
三月歌会好热火
寒食节,踏春去
读苏轼《寒食帖》,最是惆怅多情时
《宋会要辑稿》“西人最重寒食”考
4月3日寒食节
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寒食帖》漫谈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本解读——以《云南的歌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