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性特征分析
2014-04-01张志刚
摘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城乡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其成长与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影响深远。本文立足信息化背景,通过对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性特征分析,探究其发展规律,以期为地方政府做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人力资本;产业文化
项目支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培训体系与机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13375。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02-1
吉林省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向非农领域转移基本保持在330万人(次)的规模,其中绝大多数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职业的技术含量较低。吉林省多数农村还延续着传统的耕种模式,农业现代化水平偏低。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作为吉林省初级劳动力的基础来源,其成长与发展对吉林省经济社会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1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构成
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指农村户籍人口中达到劳动年龄、在社会初次择业的劳动力。[1]主要由两部分人群构成:一是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辍学生和初中、高中毕业生;[2]二是退伍的农村籍参军人员。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前者,一般称为两后生。两后生包括五类群体:小学辍学生;中学辍学生;中学毕业生;高中辍学生;高中毕业生。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16周岁以上可从事劳动。后三者由于达到了法定的劳动年龄,是名副其实的新成长劳动力。高中毕业生一般具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基础。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其人力资本正相关,按照知识与劳动力结合程度,劳动力层级大致可划分为五个:初级劳动者(体力型);初中级劳动者(体力型+技术型),中级劳动者(技术型),中高级劳动者(技术型+职业型),高级劳动者(职业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作为劳动力预备体系中的一部分,其就业一般指向三类层级:初级、初中级、中级。
2社会转型期吉林省劳动力市场格局的特点
进入21世纪,吉林省在高校扩招和人口增速放缓的双重影响下,劳动力市场格局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社会共识,大学生就业一般指向劳动力层级的高级,但在劳动力密集行业集中的情形下,大学生就业显然处于不利地位。另一方面是“技工荒”越演越烈,已经影响到部分企业的正常运转。社会转型期要求劳动力整体水平提升,技术型劳动者已经逐渐取代体力型劳动者成为初级劳动力的核心,同时推动着大学生就业向中高级过渡,实现着劳动力市场的科学配比。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是普通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受多重因素影响,吉林省农村“两后生”的数量逐年下降,已经从源头上减少了低端劳动力的供给。在数量明显降低的情形下,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质量尤为重要,社会转型期的产业升级和城乡建设都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唯有从劳动力源头进行考察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3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性特征
1998年,吉林省所有县(市、区)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普九”目标,从1999年到2008年,吉林省进入高水平“普九”时期,2006年,吉林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2007年吉林省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因此,吉林省农村“两后生”基本以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为主。他们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知识经济与信息文化容易认同。在新的技术、制度与农业的不断融合的情形下,“农业与非农业将变得很难区别,因为某些典型的农业工场将不再需要农民”,[3]随着农业改革的深入,他们比较着农业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差异,多数人不愿意像父辈一样从事传统的农业耕种,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他们更愿意以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参与城市经济建设,通过“务工”而“进城”成为多数人的理想。即使留在农村,他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与父辈有着显著差异,他们亲眼见证了企业与农户合作生产后,传统农业生产所爆发出的商业价值,农民自组织形式“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他们不愿意做身份农民,他们容易接受新的技术,视土地为资本。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土地多种职能功效的同时,他们集合多种方式增加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其理想是把农民作为“职业”,他们希望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实现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因此,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群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普遍具有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多数人具有长远的职业理想;普遍认同城市文化价值;多数人有强烈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景,是传统农业文化的潜在终结者。
上述特征存在于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萌发阶段,他们有成为技术型或职业型劳动者的可能,但如果不适时引导,他们极有可能发展为“体力型”劳动者。因此,对吉林省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进行适时培训极为重要。各级政府应积极规划,唯有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才会从根本上为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劳动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邓江年.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构成、特性与政策含义[J].广东社会科学,2012,(4):54.
[2]刘远,孔文华.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出路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9,(4):155.
[3][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195.
作者简介:张志刚,白城师范学院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