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极冰

2014-03-31李驰翔

文苑·经典美文 2014年3期
关键词:寒暄情话师父

李驰翔

【1】

在北极,如果两个人在路上偶遇,想要聊上两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天寒地冻,说出的话一落地就变成了冰雪,对方听不着,只能捡回家烤来听。有时候捡起一块冰,薄薄的一片,便能猜到那是一句轻薄的寒暄。但还是不甘心,一定要带回去,等着冰化开,果然是一句“晚上好”,这才释然。

多数人总是把所有冰都烤来听。

只有真正的行家里手才能分辨话语的成色,举起来对着光透一透,在手间掂一掂重量,就知道好话坏话。掌握这些技术的大佬们在小镇里开了一家家冰店,帮人排忧解难。比方说,你最亲近的人郑重地送给你一块冰,你担心害怕进而揣摩他的意思却迟迟不敢烤来听,就可以拿到冰店让大佬看看。知道是好话或者情话,就欣然打开。若鉴定为伤心的话,原封不动地退回去,至少还能保存些面子。

【2】

有一个少年,是一位真正的行家。他能分辨好冰坏冰,精准并引以为豪。这种人本就是天才冰语师,不过他一直没有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冰店,没有人知道个中缘由,只当他性格孤僻,不愛抛头露面。

少年最爱做的事是在路上捡拾废弃或遗失的句子,捡回家慢慢煮来听,然后揣测说话者的模样、神态和心境。每天捡回来的冰各不相同,少年虽能分辨,却也不挑,一律捡来。

少年还有一个癖好,是闭眼挑冰。因为看一眼他就知道是哪种冰,不免有些无趣,闭眼挑冰好像抽牌,永远不知道下一张是什么。比较遗憾的是遇到破碎的冰,只听到一半,就没了下文。遇到这种情况少年也无可奈何,就出门去寻碎冰,多数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好奇难耐,只好补冰。

一块冰的成色首先要了然于心,然后才是补冰。对少年来说这没有什么难度,难在揣摩说话者心情。人心瞬息万变,话语千回百转,很难想象下一句是什么。没有人不会失手,即使是少年的师父。

【3】

那是在三年前,少年孤身一人在冰原上游荡,是师父捡到了他,像捡起一块冰一样随意。他恍恍惚惚地跟在师父身后,没走几步就晕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在房间里,身上盖的毛皮让他手脚渐渐恢复了知觉,他隐约嗅到了柴火的干燥味道和动物血液的腥味,感到幸福安宁,就在这时听到了师父的声音:“给我一个不把你扔出去的理由。”

“啊?”少年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少年最后也没被扔出去,还成为她的得意门生——没错,少年的师父是位姑娘。

少年对冰的好品味都要得益于她。但师父并没有教他多久。

有一次,一个男人找上门来将一块薄薄的冰送给师父。少年不用摸也知道,那是一句寒暄,再好分辨不过,但师父把它当作一句情话,一句送给自己的情话。这个低级错误,他一直不知道她是有心还是无意。

师父被男人伤透了心。

师父说:“听了那么多的话,我还是不懂人心。”

少年听不明白,但看见师父掉了眼泪,他第一次意识到她是很好看的姑娘。

姑娘走后,他把两滴泪珠结成的冰晶捡起来,成为新的冰语师。

他仍然补冰,但对自己说要慎之又慎。

【4】

少年补冰,时间过得飞快,来这里的多是年轻男女,补的冰多是情话,情话最残缺,最多变,最难补。越是补冰,师父的想法就越让少年捉摸不透。直到少年自己也遇到让他犯错的那个人。

她留给他一块冰,是一句稀松平常的寒暄,一个用句号结尾的问句。但任凭少年努力多年,也无法解开这块冰。少年开始明白当年师父的心境,她无法补出那句话,是因为她已经在自己心里偷偷地埋下一块冰。

而现在,在化开的冰晶里,姑娘这样说:“你想对我说些什么。”简单的八个字,少年却完全无从入手。

“你想对我说些什么。”一开始少年无话可说,如今却是话已说尽。

这天早上,北极小镇所有人都看见害羞的少年行色匆匆,手中抱着木桶,敲开别人的房门。“抱歉,能把我补的冰还给我吗?嗯嗯,告诉我内容就好。”

有的人欣然同意,有的人大声斥责。

少年始终面带笑容地道歉,终于收回了所有句子。

他把它们放在木桶中融化,调和,塑造成想象中的样子。他觉得三年补冰没有白费,因为他一直在练习,练习说出一句完美的情话。

然而当一块又大又美的冰雕被堆砌起来,少年的动作却越来越慢,好像力气用完一样,最终停下。冰雕在太阳下闪着五颜六色的光,看起来那么虚幻。没有什么比语言更不可信的了。他突然醒悟,听了那么多话,自己却还是摸不透人心。

【5】

第二天早上,北极小镇有一个姑娘的房门被面带微笑的少年敲开。

他两手空空,只给了姑娘一个拥抱。

——其实,最好的情话,是什么也不说。

良久。

“算我没有白教你。”

那是少年记忆中的声音。

姑娘在少年怀里小声呢喃,像多年前一样美丽。

摘自电子杂志《ONE》

猜你喜欢

寒暄情话师父
这些高级情话值得收藏!
用美食说情话
我的师父
“寒暄”因何不用“口”?
非常魔典101 / 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