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的误区
2014-03-31李文彬吕天泉
李文彬+吕天泉
摘 要:医院内部审计监督覆盖医院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内部审计是医院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枢纽地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强化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医院内部审计 误区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2-114-02
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实施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枢纽地位。内部审计监督覆盖医院财务、业务和管理活动,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推进内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组织治理、风险管理和强化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对内部审计定义理解不透彻、内审制度不健全、工作性质不明确、监督机制缺失等方面原因,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在医疗系统开展得不是很好。
误区之一:科室设置是健全机构的要求
随着医院经济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外部监督力度逐步加大,为迎接外部检查,做好对口接待,或医院在某一级档次上的机构设置有此硬性要求,医院领导就会考虑设立相应的科室,医院内部审计科就此应运而生。因此,审计科作为医院的职能科室在其制度建设、工作性能等方面存在很多欠缺,未能很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应有的职能作用。
医院是否应设置审计科呢?1994年8月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内部审计制度。2003年3月,国家审计委员会规定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就是说,医院设立内部审计机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要求;二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对加强管理意义重大。
对于内部审计来说,其形式上的独立性肯定不如外部审计,如果就此认为内部审计不如外部审计,那是十分荒谬的。医院要积极宣传和倡导树立内部审计新概念,正确理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1.预防保护作用。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对会计部门工作的监督,有助于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堵塞管理漏洞,减少损失,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性。
2.服务促进作用。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情况,工作便利。因此,通过内部审计,可在企业改善管理、挖掘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评价鉴证作用。内部审计是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经营管理分权制的产物。随着企业单位规模的扩大,管理层次增多,对各部门经营业绩的考核与评价是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各部门活动作出客观、公正的审计结论和意见,起到评价和鉴证的作用。
误区之二:审计科就是“养老”的地方
从目前大多数医院内部审计配备的人员来看,未按科室设置要求和目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领导不重视,人员配备不足。总认为内部审计科室属于行政管理后勤科室,不属于创收科室,是吃“闲饭”的科室。
2.内部审计人员专业不对口。一般由临床退伍下来的高年资护士长担任。
3.业务素质低下,不能独立开展审计工作。配备的人员学历不高,既不懂审计,又不懂财务,更不懂医院管理。
4.与其他科室合并设置,不考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一般审计与审核、物价、财务、纪检或监察部门合并为一个大科。
据国家审计委员会对72家大型企业的调查,人员配备不足占42.88%;专业技能缺乏占26%。审计是一个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不断面对新法规、新知识、新技能的行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提高其在政策、业务等方面的水平,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才能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一是选拔懂审计与财务、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性人才。根据目前单位人员结构和素质,尽量派选综合素质高,实际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队伍。
二是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水平,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但要熟悉财务和审计业务,而且要具备经营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知识技能化、技术职能资格化的专业队伍。
三是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技术方法,建立审计数据库,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
四是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宏观意识、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内部审计服务于单位发展的意识。
误区之三:内部审计就是查处违法违纪违规
说到内部审计,人们很容易将之与外部审计联系起来,与纪检监察部门等同或功能相混淆,不自主地将单位自主经营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对立起来。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查处违法、违纪、违规,到那个科室联系业务,很容易让其他人误会到该科室是不是在经济上有什么问题,本科室人员也感到十分不爽。其实,这是由于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认识上的错误,导致对内部审计的职责和功能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查错纠弊的层次上,是对内部审计定位上的一种认识错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内部审计是建立于组织内部、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的检查、监督和评价活动,它既可用于对内部牵制制度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又可用于对会计及相关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对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企业自身经营业绩、经营合规性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第七次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endprint
现代内部审计之父劳伦斯·索耶(Lawrence B.Sawyer)认为: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咨询师,而不是内部的冤家对头;是家中的贵宾,而不是街上的巡警。他不仅要寻找那些或大或小的错误,而且要为改善企业内部业务活动提供指南;他不是处分众人的事后诸葛,而是鞭策人们励精图治的咨询师,他不仅关心事情是否做得恰当,而且关心该做的事是否做了。
审计人员最主要的工作在于发现问题,不在于解决问题;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但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内部审计更可能通过专注于确认作用来增加企业价值,而不是通过更多地开展咨询活动。
内部审计应当提供建议,挑战并支持管理层作决定,而不是他们自行作出风险管理决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是为管理层就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供确认。
误区之四:领导安排审计工作
因对内部审计概念理解的错误导致对内部审计工作性质理解错误。主要表现在:
1.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不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
2.领导安排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以领导主观意志为准,乱“审”会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反间干群关系,产生抵触甚至敌对情绪。
3.内部审计工作缺乏主动性,无内部审计计划,工作随意性强,没有采用系统的方法评估和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
内部审计涵盖内容很多,审计范围不是越广越好,应当依据相关性原则,从审计范围责任的性质和责任大小把握审计重点,切实选择能准确、客观恰当反映或体现内容或事项,有效地揭示问题,不应面面俱到。根据审计范围和审计结果,建立科学公正的责任认定标准和评价体系。
要建立一套严密的计划流程,化解审计风险,做好审前调查,编制工作计划,下达审计通知,开展现场审计,撰写工作底稿,交换意见,发布审计报告,后续跟踪审计。
任何活动只有为企业创造或增加价值,才能为组织所重视,才能生存下去。没有审计是万万不能的,但是审计也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要向全面风险管理和综合经营管理转移,审计目标从偏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转向经营审计和效益审计。
审计方法要向风险导向转变,由过去对会计资料的详细检查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的方法。
根据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应当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一是重大决策程序。重点:重大决策是否经过必要的程序:集体讨论、市场调研、成本分析,以及科学分析预测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是收款环节。重点:收款环节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内部控制是否严密,有无漏洞存在,防止不法分子有空可钻,造成单位经济损失。
三是大型器材购买环节。重点:大型器材购买环节购买事实是否存在,质价比、性价比如何,是否经过招投标程序,事前考察、谈判以及合同签订、付款环节是否分置。
四是基建工程。重点:基本建设投资程序是否合规,招标、投标、集体研究、工程监理等环节是否规范,增加操作上的透明度。
五是医用材料以及药品采购程序。重点:医用材料以及药品采购是否有相应的规定,测试制度落实,有无违规现象存在。
误区之五:缺乏质量控制机制
主要表现在职业道德遵守不规范,内部审计准则不健全。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不能发挥内部审计在管理上实施监督和推动作用。因此,要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对内部审计质量进行评估。
一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引导和督促内部审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使内部审计真正发挥其在领导干部管理领域的高层次监督作用。
二是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自我评估,加强内部审计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处理好审计人员、被审计人员和审计委派人员等三方管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通过机构重置和机构改革,逐步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并健全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真正做到人员机构独立、业务独立、经费独立。
四是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以风险为导向,构建审计立项的协同共享信息平台。建立自动关联的数字化审前调查和审计方案模型。包括审计项目的目标、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和审计重点、审计方法、审计分工和审计时间安排等内容。实现审计结果载体模板化和审计方法科学化的结合。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的在线管理、控制和考核,保证审计目标实现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柔坚,李海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中国审计,2013(8)
[2] 周立云.利用信息化,解决内部审计项目质量问题.中国审计,2013(8)
[3] 王桂连.企业内部控制软控制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10(5)
[4]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解读与案例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天门 431700)(责编:若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