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室茄科蔬菜苗期发病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14-03-31孙淑敏

河北农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床土苗期病斑

孙淑敏

棚室茄科蔬菜苗期发病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孙淑敏

目前,越冬茬蔬菜正处于苗期管理关键期;冬春茬蔬菜,转眼也将进入播种育苗阶段。在棚室蔬菜育苗过程中,由于其密闭高湿的环境条件,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每年由病害引起的死苗现象时有发生。现以茄科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为例,说明棚室蔬菜苗期病害发生的症状及其综合防治措施,以减轻苗期病害给菜农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苗期病害发病症状

1、猝倒病。猝倒病除危害茄科蔬菜幼苗外,黄瓜、莴苣、芹菜、洋葱、甘蓝等蔬菜的幼苗也能被害。苗期发病,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接着病部变黄褐色,缢缩变细呈线状。病害发展迅速,在子叶尚未凋萎之前,幼苗即猝倒。有时幼苗尚未出土,胚茎和子叶已普遍腐烂。开始时,只见个别苗子发病,几天后向周围蔓延扩展,最后引起成片幼苗猝倒。多湿时,病株表面及其附近床面上长出一层白色棉絮状菌丝。

2、立枯病。幼苗从出土至移栽前均可受害,尤以幼苗中后期发病更为多见。发病初期,幼苗茎基部产生椭圆形暗褐色病斑。幼苗早期,白天萎蔫,晚上和早晨可恢复,病斑逐渐凹陷,扩大后绕茎一周,致使幼苗茎基部收缩,整株枯死。病部常有褐色蛛丝状霉,但不显著。病苗直立不倒。

3、炭疽病。发病初期子叶或叶片上产生淡褐色小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后发展为褐色至深褐色大的病斑。茎部被害,产生椭圆形条状褐色病斑。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幼苗嫩叶及生长点被害后很容易死亡。

4、灰霉病。一般在幼苗中后期发病较重。幼苗发病时,初期叶尖、叶缘出现淡黄褐色病斑,后扩展至整个叶片,表面生灰霉,严重时扩展到幼茎、生长点,产生灰黑色病斑腐烂,表面生有灰霉,折断,造成大量死苗。

5、晚疫病。幼苗子叶先发病,出现不规则暗绿色至褐色水浸状病斑,边缘有明显的霉层,逐渐向叶柄、茎部蔓延。初为水浸状,潮湿时表面生出白色霉层,并引起幼苗折倒、枯死。低温高湿环境,该病易流行蔓延。

6、沤根。沤根是一种生理病害,幼苗一般表现为根少、锈色,难发新根。初期茎叶无病症,但幼苗萎蔫,很容易拔起。根的外皮黄褐色、腐烂,茎叶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发生焦边、干枯或脱落,最后整株死亡。

二、发病条件

1、猝倒病。猝倒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若天气长期阴雨或下雪,苗床不透光,苗床内温度低,长时间在15℃以下,不利于幼苗生长,容易诱发猝倒病。

2、立枯病。立枯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若苗床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幼苗出现徒长的情况下,立枯病易发生。

3、炭疽病。一般在温暖、高湿条件下易发病。炭疽病发病温度为12—33℃,最适温度为27℃。相对湿度在95%左右,相对湿度低于70%时,不适宜炭疽病的发生。

4、灰霉病。该病也是一种低温、低湿病害。灰霉病在2—31℃条件下均可发病,但发病最适温度为23℃。特别是在遇有低温、连阴天气造成的高湿、通气不良的条件下,发病更重。

5、晚疫病。低温、高湿易发病。本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后,病株上产生大量孢子囊,由气流和雨水向四周扩散。当相对湿度在75%以上、气温15—25℃条件下,该病易流行蔓延。

6、沤根。沤根是一种生理性病害,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光照不足,是引起沤根的主要原因。另外,床土中掺有未经腐熟的粪肥也可发生沤根。

二、综合防治方法

1、合理选择苗床。苗床应选择在地势高、避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

2、采用无菌床土育苗。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为防病菌带入苗床,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如沿用旧床土,应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克加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克对细土5千克拌匀,制成药土。播种前,用1/3均匀撒于畦面,作为垫土,2/3用于播种后盖在种子上面,作为覆土。覆土后土壤表面应酌量洒水,使表土保持湿润。

3、精细播种。播种要精细均匀,播种密度要适宜,不宜过密。播种后盖土不要太厚,以利于幼苗出土。

4、加强苗床管理。①控制好苗床温度:为了防止因冷风或低温侵袭而导致幼苗受冻和低温高湿病害的发生,一定要做好苗床的保温工作。对此要做到适时揭盖,寒冷天气要迟揭早盖。②调节好苗床湿度:为培育壮苗,提高幼苗抗病性,苗期要控制水分,若床土较干,需要浇水时,最好在晴天上午10—12进行洒水,每次洒水量不宜过多,避免湿度过大引起幼苗徒长和病害发生。洒水后中午要放风降湿。③增加光照:白天,在晴天幼苗不受冻的前提下,要早揭晚盖,尽量多通风换气,增加光照,确保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阴雨天也要适当揭开,以增加散射光。

5、药剂防治。①对猝倒病、立枯病及炭疽病,当苗床发现少数病株时,要及时拔除病苗,然后用58%瑞毒霉锰锌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多菌灵盐酸盐6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②灰霉病,可用3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效果较好。③晚疫病,可用40%乙膦铝(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00—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喷药后,7—10天再喷一次,效果更好。苗床喷药后,床内湿度明显增大,可撒施草木灰或干细土,以降低苗床湿度。

6、防治苗期沤根。要加强苗床保温措施,控制苗床温度在15℃以上。合理控制水分,严禁浇大水,降低苗床湿度。若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松土,提高地温,也可通过灌施萘乙酸促发新根。待新根长出后再转入正常管理。

(作者单位:行唐县农业局)

猜你喜欢

床土苗期病斑
大葱苗期耐低磷品种的筛选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玉米苗期注重管 丰收高产有基础
改进自适应分水岭方法分割棉花叶部粘连病斑
双季晚稻机插育秧床土培肥效应研究
一种桑轮纹病病叶发病程度的评价指数
9种药剂防治山核桃干腐病试验研究
蔬菜育苗中的不正常现象发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