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

2014-03-31任永霞王芳

河北农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鲶鱼养鱼莲藕

任永霞 王芳

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

任永霞 王芳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收入,科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种植,藕田养鱼具有鱼藕共生互利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生态高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及生态观光效益显著。

一、种养模式

馆陶县以泥鳅、鲶鱼为主要养殖品种,实施泥鳅、鲶鱼、莲藕混作的生态健康种养模式藕田,一方面莲藕叶遮阴,有利于水温过高,水质净化,减少泥鳅病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泥鳅产生的食物残渣及粪便来促进莲藕生长,同时减少黑藕斑病的发生。另外每年把池塘内的淤泥清挖出去,施到田里,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使庄稼增收,在池塘边可以种上不影响采光的低矮农作物。

二、产量与效益

常年亩产藕3000公斤,产值9000元,产鱼250公斤/亩,产值5000元。除去成本,纯收入可达10000多元。

三、技术要点

1、养鱼藕田的工程设施要求

(1)藕田的选择。选择沿河、沿湖、水库库区等靠近水源的区域县,通风透光的地方建设池塘。面积一般要在3—8亩为宜,最少不要小于2亩。

(2)池塘建设。对池塘采取硬化处理是区别于传统植藕方法的技术关键。总的建池要求是“三硬一肥”即硬底、硬壁、硬界格,底质肥沃,确保藕茎在硬化结构的肥沃底质中生长。建设300—500平方米,地深90—100厘米的池塘,将池底四周池壁夯实。池底用4厘米厚的水泥沙浆抹平。池壁用5厘米厚的水泥板或用砖、石、水泥铺砌护坡。坡比为1∶2.5。鱼沟设于池塘四周及在池中间呈“十”字形,宽70—80厘米,深80—90厘米。鱼溜设于池塘最低处,面积为1—1.5平方米,深度与藕池相同。墙壁均用砖、石、水泥砌成。池底、池壁硬化后回填土30—35厘米,要求土质为壤土,并用发酵好的有机肥及无机肥,进行底质腐化改良,有机肥与土壤之比为1∶6—7,化肥用量为亩用磷肥30—40公斤。尿素10—15千克。草木灰100—150千克。用100厘米×30厘米×3厘米的水泥板作为界格板,将底质分割成3平方米或4平方米的种植块最后注水10—15厘米深。

2、藕田栽植及管理

(1)莲藕的生长习性。种藕顶芽萌发细长的地下茎,谓之茎鞭,可长达1—3米,莲鞭节部抽生叶和环状须根,其先端数节入土较深,节间膨大形成新藕,可生子藕2—4个,节数少,较大的子藕还可生孙藕,藕小只有一节,叶柄长1—2米,挺出水面,连花在莲头的节上与叶并生,一般早上开花,下午闭合,莲藕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要求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对水深一般要求不少于35—60厘米。结藕阶段要求温度适中,以20—30℃为宜,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

(2)种藕栽培。本地适宜下种时间为3月,气温在15℃以上。要求藕种新鲜,无病伤,无断芽,两节以上的完整藕瓜。均匀种植,以提高阳光照射率,利于高产。一般行距1.5—2.5米,株距1—1.5米。亩种植量在250—350千克,栽植深度在15厘米左右,种藕与地面成25—30度角,相邻两行的种藕位置相互错开,且藕头对应排列。然后,放水、灌水,其顺序为浅、深、浅。即种藕后10天保持10厘米左右的浅水,利于提高地温促发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及藕、鱼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40—50厘米以上,汛期及时排水,防止水淹荷叶。

(3)适时合理追肥。追肥要根据莲藕的长势及投喂饲料的多少,水质的肥瘦而定,若植株长势不旺,水质较瘦时,可适量多施肥反之则少施或不施。一般在莲藕生长旺季,第二片立叶长出时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4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第三片叶长出,开始分枝时,每亩施N、P、K复合肥10千克。第三次在终止叶出现开始坐果时,亩施硫酸钾复合肥15千克。

3、鱼种放养。选择适应性强,耐密养,生长快,对莲藕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吃食性鱼类作为混作对象,待莲藕长出两片立叶,同时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每亩放养规格为10厘米长的鲶鱼600—700尾。

4、鱼的饲养与管理

(1)投喂应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次数应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饲料种类、养殖鱼的种类品种和规格及吃食鱼数量而灵活掌握,原则是在1—2小时内将饵料吃完为宜,注意观察和判断,避免盲目性。例如藕田以鲶鱼为主,前期主要投喂肉、鱼粉、豆饼粉、玉米面、麸皮等;如养鲤鱼、鲫鱼为主的藕田,最好投喂大厂家全价颗粒饲料,如经济欠佳,可投喂麸皮、菜饼、豆饼、棉饼、米糠等饲料。

(2)鱼病防治。每15—20天全池泼洒生石灰乳一次,施药量为10—15千克/亩,或漂白粉一次用量为1ppm浓度。

(3)经常巡查,防洪防逃。坚持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及时观察水位与水质。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控制好不同的水位,以满足藕鱼在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水位的调节要遵循前、后期浅、中期深的原则。在栽种初期和立秋后的坐果期,水位保持在10—15厘米为宜。

四、结论

近年来,生态养殖已成为养殖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行鱼藕混作高产种养模式。鱼藕混作,立体种养,高产又高效。藕田套养鱼一是河藕池中有许多底栖动物、水生昆虫、小型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以及许多浮游动物,还有各种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用来发展鱼的养殖。二是藕田混养鱼可大大减少投饵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三是实行多元复合结构立体开发不但能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同时还能使池塘的自然生态环境发挥作用,促进鱼健康生长,减少疾病,从而使池塘增收显著。

(作者单位:馆陶县农牧局)

猜你喜欢

鲶鱼养鱼莲藕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夏季这样管莲藕
养鱼记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鱼经
莲藕药膳 秋季最宜
让鲶鱼慌起来
怎样避免网箱养鱼患“营养不良”症
Space X会是搅局“鲶鱼”?
陷 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