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2014-03-31李晓红
李晓红
日光温室草莓无公害栽培技术
李晓红
一、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休眠期短、早熟、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脱毒品种。如燕香、红颜、丰香、书香、秋香等。同时一个主栽品种配置2—3个授粉品种,授粉品种面积小于30%,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相距不宜超过30米。配置授粉品种能够减少畸形果的发生,增大果个提高产量。
二、定植壮苗
壮苗标准:无病虫害,短缩茎粗1厘米以上,具5—6片展开叶,心芽饱满,叶片肥厚,色泽浓绿,根系发达,苗重30克左右。
1、准备定植
(1)土壤消毒
草莓栽培以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富含腐植质的中性或微酸的沙壤土最为理想。利用太阳能对土壤消毒效果好、成本低、无公害。即在7月份每亩均匀撒施70千克石灰氮、铡成小段的秸杆等未腐熟的有机物1000千克,浅耕翻入土中使石灰氮、有机物和土壤充分混合,做宽70 厘米的畦,用透明薄膜把畦封闭,膜下灌透水,再将棚膜盖严,密闭一个月左右,以达到高温杀菌的效果。
(2)增施基肥。8月上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8000千克,过磷酸钙或多效生物钙肥50千克,硫酸钾50千克,饼肥100千克,硫酸锌、硫酸亚铁、硼砂各1.5千克。
(3)整地做垄。把肥料均匀撒施于地面后,南北走向深翻30厘米,耙平起高垄,一般垄宽40—50厘米,垄高20厘米,垄距95厘米左右。
2、壮苗定植。一般8月中下旬定植脱毒壮苗。定植时每垄交错栽两行,行距20—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定植8000—10000株。最好选择阴雨天或下午4点以后带土坨栽植,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秧苗弓背方向朝向垄沟,这样结果后果实会整齐地挂在垄外。栽后注意遮阴,浇透水,待水渗后及时调整埋心苗、露根苗。栽后7天内再浇2—3次水。以后根据天气情况每5—7天浇1次水。及时中耕除草,摘除下部老叶、黄叶,防治病虫害。
三、温室的田间管理
1、扣棚覆膜。当夜间气温降到8℃时扣棚覆膜保温,最好在第一次霜冻来临之前进行。扣棚后,于垄上覆盖黑地膜并破膜掏苗。清除出挡淤心土,摘掉枯黄叶、衰老叶,每株留主芽及2—3个健壮分枝或侧芽。
2、肥水管理。扣棚后萌芽期浇1—2次水,结合浇水追施三元复合肥一次,每亩用15千克以促现蕾,开花期控制浇水。果实膨大期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结合浇水隔一水追一次肥,每次每亩追施过磷酸钙、尿素和硫酸钾各8千克,或三元复合肥20千克,最好用草莓专用肥,每次每亩追10—15千克,至少追肥4—5次。一般生长前期每20天追肥1次,以后每月追肥1次随浇水灌施。最好用滴灌浇水施肥。
3、温湿度的调节。保温初期白天26—28℃,最高不得超过30℃,夜间12—15℃,最低不得低于8℃;现蕾期白天25—28℃,夜间10℃;花期白天23—25℃,夜间8—10℃;果实肥大期白天20—25℃,夜间6—8℃;花期到果实膨大期最重要的是夜间温度管理。白天35℃以上高温和夜间5℃以下的低温,都会影响花的发育,造成授粉受精不良,畸形果多发。果实收获期,白天20—23℃,夜间5—6℃,最低不低于5℃。当温度超过最高临界时要进行放风,气温高时,可延长放风时间,当温度降到低点时关闭放风口保温,宜在每天中午放风1—2小时,以达到降温除湿的效果。除开花结果期间适宜的授粉湿度为20%—50%外,其余保持相对湿度50%—60%为宜。
4、使用赤霉素。扣棚后一周内,可向苗心喷施1次5—10毫克/升的赤霉素,每株3—5升,喷施时最好选择晴天,休眠短的品种只喷一次或不喷,休眠期长的可以再喷1次,两次喷施的间隔期为7—10天。喷药后大棚密闭,保证大棚内28℃的温度环境。
5、二氧化碳施肥。在11月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施放二氧化碳,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草帘揭后半小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750—1000毫克/升,放风前半小时应停止施肥。一般以保温后植株长出2—3片叶时施用为好,最好整个结果期连续施用。
6、植株调整。及时将植株老、黄、病叶摘除,以利通风透光。若花果过多,应进行疏花疏果,一般在花后5—7天进行,每株留2—4个花序,顶花序多留,侧花序少留;疏果在花后10—15天进行,每个花序留7—9个果,大果宜稀,小果宜密,疏除小型果、畸形果和病虫果。
7、辅助授粉。开花期上午11点—下午2点用扇子或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或者放养蜜蜂,每棚可放养一箱蜜蜂,于花前3—5天将蜂箱放入棚内,因蜜蜂喜干燥环境,所以应注意降湿,蜜蜂采蜜的适宜温度为20—25℃,并定时用白糖蜂蜜饲喂。
四、病虫害的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病毒病、蚜虫、白粉虱等。
1、农业防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加强检疫,采用脱毒种苗;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控制好温湿度,通过地膜覆盖,大棚通风降湿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清洁温室,及时清除杂草和残茎败叶、病叶、老叶、病果、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实行严格轮作制度,忌重茬及马铃薯、番茄茬,最好与水生蔬菜轮作;科学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物理防治。在温室的放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减轻病虫害的发生。运用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即用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厘米×40厘米),在上面涂上一层机油,挂在垄间,每亩挂30—40块。
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扣棚后当白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天释放丽蚜小蜂3头/株,共放3—4次,丽蚜小蜂可在棚室内建立种群有效控制白粉虱危害。采用生物药剂抗生素和植物源、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4、化学防治
白粉病。可用0.3波美度石硫合剂、40%福星5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
灰霉病。每亩用45%百菌清250克傍晚点燃,闭棚过夜,连熏3次;每亩用6.5%万霉灵或5%百菌清粉尘剂3千克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还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2—3次。
病毒病。用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喷雾,7天1次,连喷2—3次。
褐斑病。田间发病初期可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天1次,连喷2—3次。
其他病害如青枯病和疫病,如若发现病株,就要带土清除,然后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蚜虫、粉虱等虫害:用溴氰菊酯、吡虫啉、联苯菊酯、藜芦碱等防治。
五、适时采收
草莓果实发育天数一般30天左右。早、中、晚熟品种有所不同,最短的18天,最长的40天。确定草莓适宜采收的成熟度要依品种、用途、和距销售市场的远近综合考虑。远距离销售,七、八成熟采收为宜;就近销售,全熟时采收,不宜过熟;加工果酱、饮料的全熟时采收。采收时用指甲在距果实1厘米外掐断果柄,轻采轻放。采收所用的容器要浅,底要平,采收后按不同等级的果实分别包装摆放,不宜过多叠放果实,避免机械损伤。果实采收后在温度为0℃,相对湿度为90%—95%的环境中最佳,所以宜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采运果实,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避免碰撞和挤压。
(作者单位:卢龙县卢龙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