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浑源农机化发展转型跨越之思考

2014-03-31山西省浑源县农机局袁鹏程

河北农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机化机具农机

山西省浑源县农机局 袁鹏程

农机化转型跨越是2010年山西省农机局响应省委书记袁崇清同志提出的山西经济综合转型跨越号召,结合自身职能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机补贴工作和创新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对此后全省农机化快速崛起有着重要的倡导作用。2014年以来,浑源县农机局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的号召,将深化农机改革,创新发展作为核心,专门抽出各站技术精英下基层、去乡村山区展示农机化新技术,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经过不断深入宣传,截至目前,新增大中型拖拉机25台,小型拖拉机66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91台。浑源县的地貌类型结构多样,比较复杂。可以算是南边是山、中间是川、北边则为坡。其中山区面积比较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4%;其次坡区面积占29%;川区面积占17%。这样的地形地貌很大地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要做到农机化转型跨越,个人认为首先需做到以下几点:

1 大力宣传推广农机化新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农机化正处于突飞猛进的状态,随着将来农业合作社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机将更大程度地发挥它在农业生产的重要地位,因此,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本人建议:

1.1 抓好农机推广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

从县情出发,农机购置补贴向玉米机收、深耕深松、旋耕施肥播种、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机具倾斜,引导农民购置质优价廉、高效低耗、节能环保的新型机具,使购机补贴成为新技术、新机具研发和推广的主杠杆。

1.2 抓好农机推广和农机化宣传相结合

利用电视台、网络平台、各乡镇农机管理站等,举办实用易懂的技术讲座,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使用新机具的积极性。同时,联合农机经销商,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演示活动,大力推广新机具、新

1.3 抓好农机推广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的带头示范作用相结合

积极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使他们成为农机科技推广的示范带头人,使每位合作社成员、农机大户都成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使用的“播种机”。

2 农机化技术创新

随着农业机械的大力推广和不断深入作业实践,在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就显露了出来,浑源县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全县海拔高度为1050-2333米之间。可以算是南边是山、中间是川、北边则为坡。其中山区面积比较大,占全县总面积的54%;其次坡区面积占29%;川区面积占17%,有着起伏较大的地势。这样的地貌导致了一些地区农机化的发展更加缓慢。农民不认可,作业生产不如牲畜方便,所以,没有创新的农机化技术是不行的。所以本人建议:

2.1 培养科技人才

建设专门的科技人才队伍,打造农业工程与装备科研创新团队,能够做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门类齐全。

2.2 建设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对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快乡村农机化科研平台的建设。

2.3 明确创新方向

多与农民接触,发现农机具作业中的问题,不同的地形设计出创新实用的农机具。

2.4 突出创新重点

推进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共性技术、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进一步完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农业工程与装备科研信息互动平台,促进技术展示交流。围绕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

3 实现农机信息化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市场化、信息化农业。农机信息化管理对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销售及作业服务市场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加快农机信息化发展已成必然趋势。所以本人建议:

3.1 构建以县级农机化信息网为龙头,各乡村信息网为骨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2 通过设立农机服务电话和发送手机短信等方式,传递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沟通交流情况,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

3.3 加强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预测,及时向农机服务组织及广大农机户发布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等方面的信息,做好信息引导,提高农机信息化服务水平。

3.4 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增强信息收集、分析和运用能力。

4 加大力度搞好农机教育培训

农机教育培训工作是农机化事业的基础,是推动农机服务产业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保障,这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影响到农村的稳定。农机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农机驾驶操作与农机维修技术人才,其特点为:数量多、分布广,直接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服务,因此搞好农机培训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要解决这些问题本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根据目前农机培训学校的状况,单靠自身发展努力是相当困难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才能为搞好农机化培训工作打下物质基础,让农机培训人员有底气去解决难题。

4.2 要灵活编写符合农民想法的实用教材。教材是老师不可缺少的工具,机手的学习、农机培训的工作,都需要在教材问题上费心思,要肯花时间去研究探讨如何才能让农民容易接受、愿意接受。这样农民才能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好技术,也就提高了其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4.3 利用国家的惠民政策搞好培训工作。按照有关规定购买相应的机械必须参加培训,以此来推动农机培训工作,即通过“购机补贴”的政策来引导农民参加培训。以减轻农民负担为主导思想,为民急、为民想,真正落实中央的惠农精神。

4.4 加强老师队伍建设。教师的建设对于农机培训的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必须选拔热爱农机教育事业,高学历,并且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任教。同时建议各生产厂家及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新机具新技术的信息,建议上级农机部门多搞一些农机专业新技术培训班,让教师们定时充电,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实现有问必答的理想效果。

总之,农机化要转型跨越发展、创新发展,离不开各级农机人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站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高度,一方面加大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力度,把惠农政策开展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做好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加大农机质量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农机市场,为农村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

猜你喜欢

农机化机具农机
沃得农机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不一样的农机展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