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邑县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4-03-31平邑县农业机械局农机技术推广站张绍锋

河北农机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邑县农艺示范区

平邑县农业机械局农机技术推广站 张绍锋

平邑县是马铃薯生产大县,可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5万亩左右,分布在辖区中部的平原及丘陵地带,拥有马铃薯批发市场100多处,年创利近1亿元人民币。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平邑县农业的经济支柱。

马铃薯生产实现农机农艺融合能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内马铃薯产量,利于马铃薯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促进平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平邑县马铃薯农艺技术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水平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有多种因素制约着平邑县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的发展。

1 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

1.1 自然条件复杂,种植模式多

平邑县辖13个乡镇,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平原交错,马铃薯种植区内自然条件、区域气候、生产资源差别较大;由于地块小、品种多,马铃薯生产依靠人力劳动,不同地域种植的模式多样,严重制约农业机械化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据初步统计平邑县主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丰收白”、“克新1号”、“克新 3 号”、“克新 4 号”四种,并且由于品种和地域不一样,种植行数、垄高、垄距、株距又分别不同,种植种类达到10多种。

1.2 农机、农艺两部门各司其职,不能有效融合

平邑县农艺部门和农机部门分属两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当技术发展一致时,农机农艺结合就紧密些;当双方发展不一致时,农机农艺就会出现“各拉各套,各走各道”的局面,往往马铃薯的新种植模式不适合机械化作业,而适合机械作业的种植模式又不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1.3 传统农业影响,农民对农机农艺融合认识不足

平邑县农业是从传统人畜力农业发展而来的,多年的精耕细作传统,严重影响着农民对农业规范化生产的认识。农民普遍认为农机是服务农艺要求的,因此当农业机械发展到需要改变农艺措施时,或者高产农艺措施实施必须考虑农机作业需求时,传统的农业思想意识就制约着农机农艺的融合。

1.4 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示范作用小

农口部门人员多、收入少、经费少,在建设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申请到示范区建设项目资金,也只能在一段时期内对示范区进行建设,当资金用完时示范区建设就会“断粮”,不能起到长期的示范作用。

2 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解决方法

2.1 重点推广适合农机农艺融合的马铃薯品种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目前农机、农业技术,重点推广。

2.2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部门合作

农机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思想要融合,要对现在机构进行完善,建立统一的领导或协调机构。两部门在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上应相互配合、协调,共同推广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3 更新思想观念,注重农机农艺技术宣传

要使新思想、新技术快速传播到千家万户,应全面利用网络、媒体、现场会、阳光培训等方式,全面的持续不断地加强宣传,使农民在思想认识上有所转变,提高他们利用新技术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4 切实做好示范区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试验示范是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普及应用的重要前提,在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区建设上,应在现有基础上持续地加大投入,起到长期的示范作用。只有在初始环节上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坚持在示范区建设中农机和农艺专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同时让农民从试验、示范所取得的实效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让农民认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消除疑虑主动地接受马铃薯农机农艺融合新技术。

平邑县马铃薯生产农机与农艺技术融合难仍然是制约当地马铃薯现代化生产的一项瓶颈,也是很多地区存在的典型问题。马铃薯种植模式差异大,全程机械化生产方式明显受到马铃薯栽培模式的制约,农机农艺技术人员应共同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种植习惯,根据新农机和农艺技术确定两者相互协调的种植模式。

猜你喜欢

平邑县农艺示范区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平邑县高中学生学习疲劳情况的调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
寒风劲 收葱忙
90团举办初级农艺工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