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杯中的世界
——酒在中法诗歌中意象的解析

2014-03-31

关键词:美酒意象诗人

宋 洁

(中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从一开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与流淌的液体息息相关。自西向东的长江与黄河是悠久的东方文明的摇篮,蜿蜒平缓的塞纳河与多瑙河则哺育了灿烂的西方文明。母亲河的河水酿成的美酒伴随着刀耕火种的人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文明进程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李白斗酒诗百篇”,美酒激发了诗人的写作热情,诗酒渐成一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数的文人墨客用浓郁饱满的笔调讴歌着美酒佳酿,通过对酒的描写,他们笔下那些或沉郁、或热情的诗篇无一不在抒发着对文明的礼赞,对社会的鞭辟。然而相同的酒在东西方诗人多情的诗歌里,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象,带给读者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

西方诗歌中的酒,是艺术与美的化身,是缪斯的宠儿,酒在诗歌中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诗人对想象中精神状态,甚至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极致表达,是为了美而美,为了醉而醉,是纯粹的、活泼的美。而以中国诗歌为代表的东方诗歌中的酒,它的出现通常伴随着金迷纸醉,笙歌艳舞的富丽堂皇,是财富与权力交配后的一种赤裸裸的展露,酒是物质化的,是社会环境在某种现实意义上的折射。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个部分中,笔者将节选数篇中法优秀诗篇作为东西方诗歌的代表,通过解析酒在诗篇中的不同意象,着重分析酒在两种文明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其折射的文化内涵。在第二个部分中,笔者将围绕从上一部分中得出的结论,试探讨造成这一截然不同现象的原因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 中法诗歌中酒的意象初窥

略对诗歌加以研读,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是西方诗还是东方诗,“酒(vin)”实在是一个高频词。它的出现次数之多使它几乎难以找到一个能与其媲美的对象。就是这样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它究竟抒发着诗人们什么样的情感,为何人类复杂多变的情感,总是可以在“酒”上找到寄托?要弄清楚这一点,首先我们来了解意象的概念。

1.意象是什么。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相结合,融入诗人的思想情感,从而富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又称之为“借物抒情”。

“酒”作为诗歌作品中常常提到的“象”,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意”呢?

(1)东方诗派的代表——中国诗中酒的意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

中国古代诗人认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传统诗论强调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诗歌创作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最后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单拿具体物象“酒”来说,中国诗人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酒,使之融入诗人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酒的意境。读者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能根据这个意境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还原诗人要表达的感情色彩。

参阅大量中国古代经典诗歌,我们无不诧异地发现,中国诗人们寄托于酒的心中之感,很大程度上是对同一外界事物的折射与表达。要知道这一关键的“外界事物”是什么,笔者选取了三组诗歌,首先让我们来看由下面两首诗组成的第一组。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酒肆送别》 李白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少年行》 李白

在上文中的两首李诗中,诗人都写到了酒。酒是繁华闹市酒肆中的酒,有操着吴侬软语的年轻姑娘劝客痛饮的莺声软语,有暖风和煦的满室熏香,好一派春日悠闲图景,连那饮酒送别的也不是寻常百姓,而是金陵的王孙公子们,手持杯盏,觥筹交错,好一群乐得陶陶然的富贵闲人。

酒,显而易见是贵族的赏乐品,中国酒诗中的酒,从它一诞生起就带着鲜明贵族阶级烙印。贵族阶级用酒寻欢作乐,酒是权力的象征,而从下面第二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酒同时也是富贵的象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词》 王翰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李白

王诗中也写到了酒。这酒难道是普通士兵在喝吗?不然,美酒用名贵的夜光杯盛满,美人在帐下弹着琵琶,跳着西域的胡旋舞,饮酒作乐,醉生梦死的主人公是马上就要出征杀敌的将军。与王诗的“夜光杯”相仿,李诗中提到的盛酒的器皿是价值不菲的“玉碗”,短短十四个字,奢靡氛围跃然纸上。“夜光杯”也好,“玉碗”也罢,这断然不是贫寒门户,一般人家用得起的。类似的诗歌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如: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李商隐)又如: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春游》 王令)在此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不难得出结论,在描写物象的“酒”的同时,不管是有意或是在潜意识中,酒与平民百姓阶级无缘,中国诗人们往往将酒与财富或权力挂钩。前文提到的酒是“外界事物”的折射与表达,这里的外界事物,指的就是包含了财富与权力的物质世界。

也有中国诗人对这一“富贵美酒”提出了自己的鞭挞: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杜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甫

大小杜的这两首诗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在前诗中,北宋的国都被辽占领。偏安南方的南宋皇帝却依旧整日沉迷酒色,上行下效,整个秦淮河畔都沉迷在一种靡靡之音的声色犬马之中,晚唐的政治很快又要步陈后主的后尘,诗人感慨万千,兴亡感跃然纸上。后诗则更直截了当,富贵人家门前飘出酒肉的味道,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它以强烈的对比,反差出一种令人震撼的社会现实。两诗中的酒依然是权与财媾合后的产品。

那么中国诗歌中酒鲜明的阶级性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性的呢?酒从诞生之初就被牢牢地控制在了特权阶级的手中吗?我们先把这个疑问放在心里,一起来看看西方诗歌中酒又有什么不同的意象。

(2)西方诗派的代表——法文诗中酒的意象。

如果说中文诗对意象的处理更偏向于“借物抒情”,那么“比喻”这一艺术手法则被西方诗人运用得淋漓尽致。隐喻在荷马史诗中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比喻是诗歌之本。黑格尔关于艺术与美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

从黑格尔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西方诗派与强调“生活的再现”的东方诗派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更讲究艺术与美,讲究精神状态淋漓纯粹的表达。

法国诗人戈蒂叶(Théophile Gautier)就是其中一位出类拔萃的诗人。他第一个明确地将艺术从道德的附属品的地位上拉出来,使之具有了自己独立的品格,他也公开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他认为艺术必须和实用加以区别。“只有没有任何用处的东西才具有真正的美;而一切有用的都是丑的。”

戈蒂叶在一首表达他创作作品之艰难的诗歌《珐琅与雕玉》(Emaux et camées)中写道:

……

邀我古老之梦为客,

高举带棱的酒杯,

满斟逝水的流液,

痛饮我岁月的醇美;

这是我思想的汁液,

比任何佳酿都更加贞洁,

它是我用从生命中榨出的血汗,

浇灌心灵结出的硕果。

……

戈蒂叶的每一首诗都是他心血的结晶,他像首饰匠用打磨好的宝石镶嵌一件珍贵的首饰一样精心设计与琢磨,使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又显得无比自然。诗歌完成,他忍不住沾沾自喜地把自己灵动的灵感比作酒杯中的美酒。酒以一种纯粹的艺术形态出现了,这首诗中的“酒”的意象,是一种纯粹个人情感的宣泄与绝对精神的抒发,不与物质世界的任何渣滓挂钩。

而与戈蒂叶同为古典诗与现代诗承上启下的先驱者的另一位法国诗人奈瓦尔(Gérard de Nerval)也格外追求美学。在他的诗作《米多》(Mido)中也写到了酒:

……

在你那含笑秋波的闪光里,

我啜饮过陶醉,就像捧你的酒杯一样;

我伏在酒神的脚下祈祷,

因为缪斯把我变成一个希腊的儿子。

……

在法国诗人们的诗篇里,酒就是酒,是不含功利性,没有阶级性的纯艺术。任何人都有思想,任何人的思想可以是醇美的佳酿,任何人都有资格匍匐在酒神的脚下祈祷爱侣的怜惜,思想是自由的,精神是肆意的,流动的狂欢。诗歌中的酒突破了现实的实感,梦幻的意味很浓,是诗人之心声与大自然之天籁的融合。

甚至在印象派代表诗人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的《恶之花》中,他号召道:

……

快把你的烈酒浇在我们的心灵给我们鼓舞!

我们愿趁它的火焰在头脑中烈燃,

沉入这深渊的渊底,不管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

在未知的深处去寻找新的东西!

……

诗人用热情的酒做鼓舞,真实而淳朴地鼓动着旧世界中的人们到未知的世界中去不懈地探索,不懈地开拓。读者往往一读全诗便深受感染,遭遇到精神世界的极大撞击。

通过上文引用的三篇法国诗歌我们看到,诗人们的杰出诗作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独特的个人体验写成的,通过酒,诗人们达到了自我陶醉的灵感之路;与中国酒诗中平民百姓难以复刻的富丽堂皇相比,法国诗歌中的这种“自我陶醉”是可以复制的。在精神的世界里,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准则。

2.中法诗歌中酒的意象的对比。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中国诗中的酒是物质化的酒,是现实的倒影,是贵族阶级寻欢作乐的享乐品,更是劳动人民苦难的折射。在中国酒的历史中,人民反反复复经历着磨难的洗礼,在一次又一次的王朝更替中,始终没有摆脱阶级的束缚。诗人们笔下的诗篇即便辞藻再华丽,镜头再明快,其中蕴含的贫富悬殊还是显得沉重而阴郁。

相反,西方诗歌,特别是法国诗对酒也进行了热情的讴歌与着意的描写,但与中国诗歌的沉重不同,西方酒诗显得浪漫而自由,潇洒而多情。诗人们注重个人情感的纯粹抒发,精神世界的华美与现实社会的残酷几近脱节,受到宗教的影响,人们更寄情于现世的欢乐和精神的自由。

二 中法酒诗中意象差异的原因

诗人是预言家,但他却不是告诉人们明天要下雨,需要带把伞的那种预言家,而是预见人类文明以及文化发展的新世界标志的预言家。处于现代之前的那些中外诗人们写下了数量浩瀚的诗歌,其中又夹杂着大量写酒诗。不同的自然条件,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的他们的酒诗,意象也有巨大的差异。笔者认为,要究其意象差异的根本原因,应该追本溯源,从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层层剖析。

1.自然条件差异。

古代西方与古代东方,同样可被称为河流文明。但同样是在浩瀚的江河边,东西方文明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东方重农,西方重牧。这是由亚欧两洲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深受亚热带,温带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特别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种植小麦、水稻、高粱等淀粉含量高的粮食作物理所当然。而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纬度较高,地势平坦,从北大西洋吹来的海洋风长驱直入,深入内地,一年四季气候温和,起伏不大,适宜牧草的生长,当地原始农民多以放牧为主,较少种植粮食作物,有限的土地还被用于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

东方的酒的来源是粮食作物,西方的酒则主要由经济作物酿成。这是东西方酒文化的第一个差异。

2.历史背景差异。

由粮食作物酿成的美酒,关键词在于粮食。谁掌握了粮食,谁就掌握了美酒。在古代的中国,只有拥有土地的人才拥有粮食,拥有土地绝对掌控权的则是君主,以及由君主分封的门阀贵族,皇亲贵胄们。这一点也被深刻地反应在了诗歌中,中国诗歌中的酒,是权力与财富的媾和,没有一个诗人会描写天寒地冻中,衣不蔽体的穷人捧着酒壶招摇过市。饭都吃不起,怎么会拿粮食去酿酒呢?只有那些富得流油的贵族们才有富余的粮食用以酿酒。有句古话说:“穷人喝醋,富人饮酒。”醋,其实就是酿酒之后得到的副产品。酒,成了物质化的酒,成了现实世界物化的代表。

而在西方的历史背景里,酒与宗教息息相关。最早酿酒的西方人不是粮食的拥有者,而是教堂的僧侣。那些诵完经诗的僧人们不愁衣食,便开始琢磨着酿酒。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合葡萄的大量种植,酒也逐渐从教堂,从寺院推广开来,在宽松的交换经济体制里,自下而上地成为一种人人可以享用到的饮品。甚至更加紧密地与宗教结合起来,与面包一道被称之为耶稣的“肉”与“血”。酒,因为与重精神的宗教的密不可分,其本身也染上了精神的色彩,成了与现实环境脱节的精神世界的代名词。

3.社会环境差异。

虽然产生的源头不同,但本来还有机会殊途同归的酒,最终还是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和东西方的社会环境差异有关。在东方小农经济主导下的社会,很少发生商品交换,人们奉行着自给自足的原则过着与土地,与土地所有者牢牢依附的日子。土地所有者则把酒掌握在手里,根本不需要用酒去换取生活物品。而封建经济对于西方文明来说只是昙花一现,甚至来不及发展到顶峰就已经被商品经济悄然取代,酒的拥有者因为自然原因与历史原因恰好是需要进行商品交换的平民或僧侣,酒因此绝不可能仅仅掌握在特权阶级的手中,而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雅俗共赏的普通饮品。

这一点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也很有说服力。在中国,酒依旧是价值与身份的象征,一瓶较好年份的茅台动辄成千上万,价值不菲。而在欧洲,同样在中国市场要卖到数万元的葡萄酒,也许只要几十上百元。因为酒在西方,并不与身份地位挂钩。

三 结语

追本溯源,由粮食酿成的美酒在古代东方那个土地资源分配极度不均的社会里,只能是富贵闲人们的消遣品,本无贬义的酒与他们相处久了,自然而然地在忠实反映生活的诗人们的笔下染上了金迷纸醉的迷惘感。酒催化着诗人们的才情与灵感,西方的诗人们由于饮酒不受阶级观念的影响,其笔下的酒显得热烈而自由,酒是艺术与美的交合,是绝对的纯粹。就好像诗人千百年来在诗歌中描述的那样,东方酒中藏着一个华丽的物质世界,隐藏着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龙门梦想。西方酒中藏着的,只有现世的欢乐,以及精神的宣泄。

[1]顾青.中华经典诵读: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 2012.

[2]夏尔·波德莱尔. 恶之花[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3]苏缨,毛晓雯. 诗的时光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1.

[4]瓦莱里. 法国现代诗抄[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

猜你喜欢

美酒意象诗人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山西晋善晋美酒业有限公司
意象、形神
走进山西晋善晋美酒业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江山如画美酒如歌
诗人与花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