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的多重主题
——以《夜色温柔》为例

2014-03-31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迪克消费

谭 佳

(长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涪陵 408100)

1920年,菲茨杰拉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的成功推出让这位年仅24岁的作家一举成名。随即《漂亮冤家》《了不起的盖茨比》相继问世,这位“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和编年史作家的名气节节攀升。然而,饱含着作家满腔期望并历时九年完成的另外一部作品《夜色温柔》在问世之初并没有获得作家预期的成功。《夜》在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候首次出版,读者们没有足够地关注该部作品;菲氏去世之后,随着“菲茨杰拉德复兴”,学者们的眼光重新投向了这部作品并对其从多个角度展开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当中,以该部作品的主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研究方法和角度也多样化。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出菲茨杰拉德长篇小说中包涵的多重主题,从悲剧命运、“美国梦”的破灭、现代主义特征、女性主义、消费异化等热点逐一论述。

一 悲剧命运

《夜色温柔》是一部叙述失败与沉沦的小说。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这个充满着金钱与铜臭味的功利型社会中,人的真诚、善良、追求崇高精神的本性与病态、扭曲、享乐、生活腐化、道德沦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家通过小说中的主人公迪克展现出了悲剧主题的个体意识。在这个实利社会中,上层阶级的物欲横流及其权力、金钱关系与迪克中产阶级的财富观发生冲突。迪克是一个拥有着诸多传统美德的优秀医生,同时也是一个天生的理想主义者。在上流社会道德沦丧的重压之下,迪克不断地自我反省并进行着主动抗争;上流社会的虚伪自私与无情让他失望却又无法抽身而出。他带着自己的懦弱和愚蠢在追求虚幻中的美好人生,并渐渐地走向沦落、陷入困境。迪克不知不觉地沦落在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冲突矛盾中,自身也感受到了分裂的痛苦。一个前途无量的精神病医生逐渐堕落成为一个没有道德底线、精神空虚的酒鬼。一个对未来充满着激情并渴望着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理想主义者,陷在了享乐主义的泥潭中。一个英俊美好的小伙子,最终堕落成为了一名精神崩溃、道德沦丧的颓废中年男人。

这个悲剧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注定了的命运,因为这是一个导致人精神麻木、灵魂衰亡的时代。在物欲横流、权钱交易的背景下,许多人过着没有灵魂的日子。像迪克一样灵魂尚未完全泯灭的挣扎着的人群终究也无法逃脱时代的陷阱;他们最后也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迪克的悲剧命运暗示了菲茨杰拉德自己的命运,同时代表了整个“爵士时代”的悲剧命运。在《夜色温柔》中,迪克的悲剧融入了菲茨杰拉德自身的生活经历,融入了整个时代的人群经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无疑会受到冲击与影响,必定会走向精神崩溃的悲惨结局。

二 “美国梦”的破灭

贯穿于美国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便是“美国梦”。“差不多所有的美国作家都写过‘美国梦’这一主题,但是就描写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却无人能与菲茨杰拉德相匹敌。”[1]人们借助于菲茨杰拉德的另一部著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来研究“美国梦”的成果居多,但《夜》同样如《了》一样,萦绕着整个“爵士时代”年轻人心中的梦想。

“美国梦”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理想追求。那些能够在美洲新大陆上通过自身奋斗实现梦想的人群成为了美国人的象征,他们奋发图强、乐观向上;他们代表着美国人的形象、理想和价值观。“ 美国梦”作为一种真诚的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生生不息地奋斗;随着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美国人的那种人人可以通过努力发财致富、出人头地的梦想便开始破灭;那些涌入大城市里寻求财富和社会地位的年轻人,在残忍的现实面前迷失了自我;他们赖以生存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观念遭到冲击和践踏,在拥有着丰富物质的同时,精神世界一片荒芜。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从相知相爱走向了形同陌路。迪克从一位怀抱着伟大理想的青年才俊沦落为精神颓废、灵魂空洞的酒鬼,最后了无生息地生活在北美的某个小镇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曾经的远大梦想彻底地破灭。迪克牺牲掉了自己的一切来救治妻子,可是富裕的妻子在病愈之后却另结新欢、抛弃了迪克。带着巨大的失落与苦痛,他选择了在一座无名小镇上度过余生。迪克的悲剧根源在于“把爱情与抱负结合在一起,但爱情和成就之梦却被财富的价值所扭曲。”[2]出生于破落中产阶级家庭的迪克从小对上流社会充满了幻想并为之不懈努力,对妮珂儿对自己的爱情相当自信,将自己的幸福与事业全部押在了妻子身上。但是生活的现实是无情的,迪克终究未能逃脱成为又一个“美国梦”的牺牲者,当他作为医生的职责不再有任何用处时,他作为丈夫的角色也消失殆尽。一切烟消云散,唯独留下了浮华之后的幻灭与悲凉。

从《夜》整部小说中,我们能够看清楚“美国梦”从萌芽到破灭的整个历程,“菲茨杰拉德本人就是‘美国梦’的积极参与者,他比其他作家更受到那种金钱与爱情相互作用带来的痛苦经历。他笔下的人物均夹杂着他本人的色彩,他是在顿悟后对‘美国梦’的反思过程中,将自己的感受注入他的小说之中,使他笔下的‘美国梦’更具有典型性和可信性。”[3]

三 现代主义特征

菲氏在《夜》中,用细腻精湛的笔触展示出了20世纪初期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真实内心。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伟大的梦想。但是在一个现实的大环境下,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梦想也难以实现、甚至全盘幻灭。于是,这些沮丧挫败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迷茫、愤怒;疏离自己的亲朋好友、最终就丧失了人情味。

在迪克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就受到了父亲的谆谆教诲。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迪克成长为了一名美好的理想主义者。他拥有美好的名誉、谦卑的性格、敏感的直觉以及无限的勇气。他理想化地认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够获得成功,金钱、爱情也会随之而来。然而无情的事实却是迪克不但没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去牢牢抓住那些足以证明其成功的东西,反而被这些东西所羁绊并控制,逐渐沦丧成一名平庸的中年男人。可以说,对于整个社会,迪克倾其半生精力为之作出了贡献。然而,他所服务的整个上流社会始终未彻底地接纳他,所以即便做得再好、牺牲得再多,在上流人士的眼中也是不被认可的。这种失望的感受只有靠酒精来消除,长期的酗酒必会影响其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他渐渐地远离了当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现代社会的理想和现实在迪克的心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无论他多么努力地扮演成一名贵族去适应去影响上层社会的生活,在这群上流人物的心目中,依然只是一个主动的给予者,陷入了被人遗忘的角落。现代社会的金钱腐蚀让迪克迷失在五光十色的上流社会里。

现代社会扭曲了人们的思想,人际关系不再如之前社会里那么亲密,变得冷漠并疏离。《夜》中妮珂儿与父亲之间的感情相当冷淡,尽管在外人眼里他们是一对融洽幸福的父女。父亲导致妮珂儿患上精神分裂症,不愿意站出来承担责任,不愿意付出真心的关爱。妮珂儿身上的腐败品质又导致了迪克人生的失败,因为妮珂儿的美貌和财富是迪克人生梦想的一部分,迪克盘算着依仗沃伦家族的财富成为一名上流社会的人物,获得成功的人生。在这样的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是建立在利益至上的。在上流人士的心目中,金钱能解决一切问题,而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等诸多传统美德都不可能经受得住金钱的考验,爱情和婚姻或许也是如此。菲氏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理解充分地体现到了《夜》中,他把握住了现代主义这一主题并通过《夜》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四 女性主义

20世纪初以来,传统的女性形象遭受了挑战,女性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应有的权利,一些新潮女性开始打破男性为她们设立的生活模式,走上了工作岗位和社交场合,日益受到了尊敬与重视。环境对作家的创作有着深深的影响,因此菲氏能接二连三得在他的小说中创作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独特的女性形象。《夜》是一部典型的父权文化崩溃、女权主义崛起的作品,阅读《夜》,我们能感受到作家意欲表达出女性已经变为了被关注的中心:精明的芭比为自己的妹妹购买优秀的医生作为丈夫;女厨师奥古斯丁满嘴酒气对着迪克大喊大叫;公爵夫人挑战同性恋角色;妮珂儿渴望象男人一样拥有情人等等现象反映出了传统的父权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受到了挑战,女性主义日益崛起。菲氏在抨击男性世界堕落的同时,赞赏着这一群激进奋起的女人,对于当时“迷茫的一代”的文学来说,菲氏创作的这一文学主题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

五 消费异化

《夜》以一个爱情悲剧为主线,批判和揭露了美国当代社会。《夜》中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社会空前繁荣富足的时期,这是一战后和大萧条前的美国消费社会。人们摒弃了传统美德,把追求物质、占有财富和挥霍享乐作为人生的目标。人们情不自禁得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以过度的物质消费作为成功的唯一准则。商品被赋予了符号价值,它能反映出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品位和财富等信息。人们消费的物品越多越高档就越会获得来自社会的认可。因此,消费在这样一个以炫耀为目的的社会中,被异化了。

《夜》以法国里维埃拉的海滩开场到以同样的一篇海滩落幕,这里是名流显贵们度假避暑的胜地,也是一个消费的对象。住豪华的度假旅馆、躺在沙滩晒太阳、在海水中玩耍等这一切奢侈的活动只属于有相当财富的人。在一个拜金主义的实利社会,只有来到这片海滩才意味着能够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同。人们在里维埃拉海滩上所消费的已经不是物品本身,而是他所承载的文化意义。来到这里消费不是个人的意愿,而是身份、地位认同的必需。既然认同了这种生活方式,就得执行这样的消费模式。迪克正是如此,希望通过这样的消费行为来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然而却因此而陷入消费异化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个体在消费的同时,已被社会所控制。因此,在消费社会中想要通过消费追求自身的完整性,简直就是一种空想,结局是会因为消费被套得更加牢固。

菲氏对消费社会的本质具有敏锐、深刻的洞察力。因此他赞同迪克的抗争,对其进行了“自我放逐”和救赎。迪克逐步丧失了自我,所以“自我放逐”是他的必然命运,他最终也未能逃脱消费异化导致的悲凉结局。

《夜色温柔》的内容是丰富的:悲剧命运、“美国梦”的破灭、现代主义特征、女性主义、消费异化等主题都通过《夜》呈现了出来。菲茨杰拉德的另外四部长篇小说也如《夜》一样,记录下了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生活主题。这位小说天才以激情而犀利的文笔创作出了不朽的巨著,书写出了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他笔下的人物其实就是他本人经历的真实再现:一边纵情地融入了“爵士时代”的疯狂追逐;一边冷艳旁观者社会的变迁,用作品诠释出了自己的一生。阅读菲氏的小说,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那个让人纸醉金迷的时代。

[1]邓年刚,脱俚.理想之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J].外国文学研究,1997(3).

[2]方杰.“美国之梦”的结构与解构:试析《夜色温柔》中的深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1998(4):25-28.

[3]何亚惠.菲茨杰拉德与他的“美国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4]常信耀.美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

[5]邓炎昌.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6]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M].巫宁坤,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7]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M].贾文浩,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8]李冬.《夜色温柔》中主人公迪克的堕落[J].山东大学学报,2004(9):33-35.

[9]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1]张勤.一曲现代父权文化衰落的哀乐--《夜色温柔》的女性解读[J].国外文学,2001(1):71-75.

猜你喜欢

菲茨杰拉德迪克消费
傻狗温迪克(八)
傻狗温迪克(七)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认真
完美无缺的作品
小学生迪克比
小学生迪克比
40年消费流变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