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14-03-31宋世磊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日语单词

宋世磊

高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宋世磊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要学好一门外语必须了解该民族的文化,教师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导入文化。文化导入应通过讲解词汇、句子、文章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国的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该民族语言。

语言教学;文化导入;导入内容;导入途径

在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将重点放在单词、语法及阅读知识地传授上,而学生接触具体语言环境的机会又很少,导致学生在使用外语交流过程中,无法根据场合的不同而正确地使用外语。美国语言学家拉多(Lado)在《语言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近年来,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外语教学专家等各界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这一理念,已经被外语教学界专家所接受。但是,文化教学导入的内容、文化教学导入的途径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一、文化导入的内容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在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马林诺夫斯基的定义阐释了文化在某些方面的本质特征,但仍不能从本质上来解释文化的内涵。不同民族、不同领域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是迥然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文化即人化”的论断,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没有人类就没有文化,文化是属于人的文化。这就为我们了解、学习和掌握文化提供了方便。日语学习者,就可以从日语作为突破口,了解日本的社会情况以及日本人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

文化内容复杂丰富,保罗万象。一种语言所包含的文化知识是非常广泛的,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人类可以看到和感悟到的物质和精神方面,还包括人类社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体系的制度方面等。如何将这些内容丰富的文化进行分类和筛选,使之符合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达到语言教学的要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笔者从文化的物质、精神及制度方面,对文化教学的内容进行探讨。

1.物质方面

文化的物质方面是指,通过有形的、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物质表现出来的文化,是文化的最表面的东西。人类自古以来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特别是进入现代化以来,人类的物质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在教授日语过程中,主要传授的是日本固有和特有的物质文化产品。比如,日本固有的物质文化产品的榻榻米,榻榻米在中国原本是不存在的。在教授日语榻榻米单词的同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与榻榻米相关的文化。房屋是中日都有的物质产品,但是日本有它自己特有的木质结构房屋,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这种木质结构房屋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与中国普通住宅相比较下的优劣点。还有比如日本的和服等。这些不同的物质产品都包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些能看得到的物质文化产品的传授,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日本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

2.制度方面

文化的制度方面是指文化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文明礼貌,风俗习惯等。规章制度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而礼节、风俗习惯等虽然没有形成真正的条文,但是它是约定俗成的。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文明礼貌规范和准则,如果在和日本人交往中,没有遵守日本的礼节和风俗习惯,套用中国的礼节和风俗习惯,就会形成交往上的障碍。比如,在待客方面,中国人在接待客人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的热情,总是会准备丰厚的饭菜,而且不断地向客人敬酒和劝酒,而日本人是不劝酒的,在酒桌上敬酒往往也只是刚吃饭的时候,敬一次酒。教师把这些制度相关的文化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掌握大量的社交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与日本人的顺利交往。

3.精神方面

精神方面是指文化心理状态,包括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最深层次的东西,阐释并反映着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等表面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精神文化的两大主要部分,这两大文化不但对其他文化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的敏感性,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时,让学生了解日语文化中的基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必要的。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思维对进入大脑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后,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日两国在地理、历史、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两国人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差异,中国人喜欢直接明了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为了尽量不伤害到听话者,喜欢含蓄、暧昧的表达方式。

价值观念是对世界上的事物是否存在价值进行主观判断后,形成自己的主观看法。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丰富而一点点确立起来的。从消费观念上来看,中日两国人民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日本人在宴请朋友吃饭时,尽量做到不铺张浪费,吃多少要多少的观念,而中国人则是面子大于一切,勤俭节约的意识淡薄,一定得在餐桌上留下饭菜,如果不留下的话,就觉得没有显示出主人的热情。

精神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具有永恒价值的观念意识。将日本精神方面的文化传授给学生,有利于学生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日语。

二、文化导入的途径

1.结合日语词汇导入文化

词汇教学是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词汇教学的难点往往不是词语的发音和拼写,而是词语中所隐含的文化感情色彩。学生在学习词汇时,缺乏对单词的感性认识,导致了无法准确地运用词语。

例如,教师在讲解日语中的“お爺ちゃん”“お婆ちゃん”这两个单词的时候,要向学生说明在日本年长者忌讳被别人称呼为“お爺ちゃん”“お婆ちゃん”。因为日本的“老”给人的印象是体弱、多病,需要别人照顾的意思。在中国称老年人为“老爷爷”“老奶奶”是有礼貌的表现,也是对老年人的尊重。同时老年人也会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一种优越感。通过这样的单词可以窥见日本和中国两个不同国度的人们的不同的心态和习惯。可见,教师在教授词汇时,不但要教授单词的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介绍和阐释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知道单词的深层次含义以及感情色彩等,避免使用上的错误的发生。

2.结合句子导入文化

教师在教授日语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日语单词,然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单词去造句子,造句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辨析词语的准确含义,理解词汇的准确用法,提高日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运用日语的思维能力。

教师教授句子的同时,可以适合地导入文化内涵。比如在教给学生“悪いですね。”“ごめんね。”“すみません。”“申し訳ありません。”“申し訳ございません。”等句子时,要向学生解释,这些句子翻译成汉语虽然都是“对不起,抱歉”的意思,但是在日语的运用中有很大的区别。和年长者、上司等说话时应该用后面的三种说法,跟自己的朋友、下属等讲话时可以使用前面两种说法。通过这些句子向学生介绍日本严格的等级制度文化,让学生了解日本严格的上下级关系。学生掌握了日本的严格的部属关系后,就会充分理解上面五个句子所隐含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准确无误地使用这五个句子,与日本人交流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讲话不礼貌的现象。

3.结合文章导入文化

精读课是外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学生们所学的单词、语法、句子等都是为阅读服务的。教师在讲解文章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恰当地运用日本的文化背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新大学日本语》第三册的第五课《日本人の食生活》一文中出现了“日本料理は目で食べる。”如果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甚至认为这是表达的错误,怎么能用眼睛吃饭呢?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彻底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可以导入日本饮食文化,向学生介绍在日本盛饭菜的器具也要根据饭菜和季节的不同而考虑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器具,就连摆在盘中用以装饰的材料也很重要。日本料理不仅仅是味道好就行,而且看上去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算是一道成功的日本料理。学生了解了日本的饮食文化后,就很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句话的含义了。

4.结合多媒体导入文化

在中国当今的高校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普及。在外语教学中,除了沿袭板书教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越来越受到老师以及学生的欢迎。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授日语的同时,导入日本文化。借助于多媒体导入文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授日语单词“天気予報(てんきよほ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的天气预报给学生看,学生不但可以牢记这个单词,还可以了解日本的气候、地理等文化。在电影赏析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不同题材的电影,让学生可以了解到日本各个方面的文化,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发展过程、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巨大差异性,这些差异蕴藏于语言之中,离开文化单独地学习语言是无法精准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在语言教学中导入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教学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导入这个民族的所有文化,而是要有选择性的导入,要做到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文化的导入要与语言教学有机地结合,通过有效的途径,适时地导入。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教学要求,达到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最终目的。

[1]杨希燕,刘佳汇.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原则、内容与模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2).

[2]周富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J].开封大学学报,2000,(5).

[3]金盛爱.日语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3).

[4]李顺春.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

G642.0

A

2095-4654(2014)08-0129-02

2014-04-02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日语单词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单词连一连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看图填单词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