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中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的实验*
——以五级分制记分法为个案的研究

2014-03-31

关键词:旅顺苏联经验

孙 杰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太原030006)

五级分制记分法是建国初期在“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的过程中,传入中学学校教育生活领域的一种学生学业和品行成绩评定方法。它首先是以旅顺中学向苏联中学学习和使用为开端,然后在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指示下在东北解放区开始逐步得以推行,此后被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效仿而广泛运用。

一 五级分制记分法实验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重申了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设过程,就是“根据共同纲领,以原有的新教育的良好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要借助苏联教育建设的先进经验”①的过程。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首次向全国教育工作者明确提出借助苏联教育经验的意见,并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东北解放区是最早提出建设新型正规化教育问题的,他们努力寻求建设新型正规化教育的途径。1948年夏,旅顺中学向旅顺工业专科学校介绍投考学生时,工业专科学校发下的成绩表指定使用五级分制,并且让旅顺中学按20分折算为1分,填写成绩。当时旅顺中学教师感到五级分制简易,而过去未予注意,正好本校苏籍俄语教师曾使用这种评分法,全校教师才知晓苏联中学用五级分制记分法评定学生成绩。于是,学校组织全校教师参观在旅大的苏联第一中学和第五中学,召开了座谈会,并决定采用五级分制。普通学校学习苏联经验由此开始。

五级分制记分法是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自1944年1月11日起,对初级七年制和中等学校学生的成绩和品行进行评定的方法。为了更精密和正确地评定学生的成绩和品行,提高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1944年1月10日,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通过第十八号决议,决定以五级分制(五、四、三、二、一)代替在学校中所使用的学生成绩和品行评定的文字制度(优等、上等、中等、下等、劣等)。②从学习五级分制记分法开始,旅大地区掀起了学习苏联经验的热潮。1949年9月召开的东北第四次教育会议正式提出了向苏联学习的问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1951年3月4日,旅大市《文教通讯》翻译了《苏维埃的教授法原则》,开启了全国学习苏联教育理论的先河,使向苏联的学习,从方法上模仿发展到了理论上的学习。此后,东北地区在普通教育上学习苏联的活动,日益深入,对全国中小学学习苏联经验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学习苏联的五级分制记分法开始,全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经验的高潮。同样,伴随着从方法模仿到理论学习的过程,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学习也逐步融入到学习苏联整体教育理论之中,特别是在苏联教育专家来华介绍苏联教育经验和理论的过程中,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学习也就彻底融入到整体的新中国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建设当中,并随着苏联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命运变迁而变迁。但是,作为新中国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发端,五级分制记分法实验置于新中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整体位序的前列。

二 五级分制记分法实验的个案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始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是以东北解放区的学习为基础向全国各地传播的。而对评定中学生成绩的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学习,是全国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先声。旅顺中学是我国最早学习五级分制记分法的中学,我们以其为个案来分析建国初期贯彻与实施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具体情况。③

(一)成绩评定的历程

旅顺中学采用五级分制是从1948年10月4日参观苏联中学以后开始的,到1951年2月基本上初步完成了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学习工作。旅顺中学在参观苏联学校之后,发现了课堂记分能督促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且平时课堂记分,运用五级分制比运用百分制较为便利,于是决定试用五级分制。在采用之初,学校教师中存在许多疑虑:有的教师忽视学生成绩的平时考查,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效果”,倒不如用百分制好;有的教师认为用五级分制分不出谁考第一、谁考第二来,不如百分制正确;还有的教师感到不如运用百分制来得习惯,来得顺手,又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在评定成绩时多有先按百分制评,然后折算成五级分的,而这样一来,一则很麻烦,二则也把及格的标准降低了——原先六十分才算及格,现在从四十一分到六十分都折成三分了。旅顺中学为了解决部分教师在实施五级分制记分法过程中的困难,在向苏联专家请教经验之后,初步解决了运用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困惑;并在此基础之上组织了苏联教育研究组,对照旧的百分制测验法和五级分制记分法的结构,更加明确了五级分制的优越性,又翻译与使用了苏联学校的“学级薄”与“学生成绩表”,开始运用五级分制评定学生的学业和品行。旅顺中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不仅为五级分制记分法的顺利施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且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奠定了制度基础。1950年2月,根据语文、数学科的成绩评定经验,旅顺中学制定了这两个学科的成绩评定标准。同年夏季,又按照成绩评定标准改革了语文和数学学科的考试制度。1951年2月,旅顺中学又制定了其他学科的成绩评定标准。至此,旅顺中学开始在所有学科推行五级分制记分法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

(二)成绩评定的标准

五级分制记分法主要包括对于平时课堂上的知识评定、月末评定、学季评定、学期评定、学年评定、毕业评定等方面的成绩评定。我们以平时课堂评定工作为例,从拟定问题、课堂提问、记分评定等方面,来介绍旅顺中学实施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具体经验。

1.拟定题目的标准

教师在平时课堂上运用五级分制记分法评定学生成绩而拟定的题目,大致分为口答(讲解、叙述、演唱、朗诵等)、笔答(上黑板写、算、绘图等)和实验等几种。平时课堂提问,应当重点选择与本节功课有关的重要问题,作为中心题目;为了巩固学生既有的知识,还要经常提问以前学过的知识,作为补充题目。中心题目和补充题目的选择标准为:应当选择提高学生记忆、思考和运用已得知识的能力的题目,不仅语句清楚明晰而且意思和要求也很明确的题目,并且必须选择至少需要在五分钟才能解答完的题目;但是不能选择零碎的题目,不能选择模棱两可使学生捉摸不透的题目。题目的解答方法应多样化,应该包括说、读、写、算、唱、画、实验等。题目的回答方法也应根据不同题目而定,口答题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让学生在原座位起立回答。为了培养学生当众发表的能力,也常常叫他们到讲台前面面对同学回答。

2.课堂提问的标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教学工作的具体实际,依据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提问。而教师平时课堂评定次数,应根据各科授课时数和每班学生人数来确定,语文、算术、俄文、作文学科,半年平均提问每位学生八次;体育、美术、音乐学科,半年平均提问每位学生六次;化学、政治学科,半年平均提问每位学生四次。课堂提问的主要对象为以下三种类型的学生:(1)教师还不十分了解的学生;(2)讲过的某一部分教材还没有被询问过的学生;(3)以往仅仅对于个别偶然的问题做过回答的学生。具体来说,如语文科可以同时给一个学生准备说、读、写三方面的问题,叫一名学生朗读一段,再从这段里提出问题叫他回答,再从这段里提出词句叫他听写或者到黑板上造句。数学科可以拟定又要求学生计算又要求学生说明的题目。其他各科,以此类推。

3.记分评定的标准

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首先需要把他的成绩登记册交给任课教师。教师可以一边听解答一边把时间、题目记于成绩册上。在回答过程中,允许其他学生举手起立及时纠正,但须看错误的性质,一般是等学生回答完以后,由教师组织学生纠正错误或补充遗漏的部分。在教师完成必要的教学环节之后,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况,客观公正地说明其回答的优缺点,然后进行成绩评定,并在课堂上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布之后记载到成绩册上。对于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要注意因材施教,进行个别指导,以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在平时课堂教学工作中,要把对个别同学的成绩评定与全班学生的成绩评定结合起来。譬如,语文教师指定四个学生到黑板上听写时,就可叫其余的学生一起听写;地理教师指定两名学生上黑板绘图时,就可叫其余的学生也在他们的练习本上绘图。在纠正黑板上的答案的同时,也要其余的学生纠正他们笔记上的答案,但评定分数却只给被指名的学生。教师应当尽量做到不放松任何一个可以组织学生作各种练习的机会。

(三)成绩评定的偏差

旅顺中学在实施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初期,觉得“简单”、“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就决定采用这种方法。但在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实践运用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提问、评分、理解、态度等方面,存在违背五级分制记分法精神的偏差。

1.教师提问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提问存在形式化、简单化的情况。如问学生“是不是”与“对不对”?答“是”或“对”,就评五分,答“不是”或“不对”,就评一分(很早以前还评过零分)。或者把一个题拆成若干小题,叫学生回答。教师的这种提问方式,不但不能促使学生系统地全面地复习功课巩固知识,反而会养成学生盲目揣测、断章取义的怀习惯。第二,部分教师会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对成绩差的学生提问较容易的问题。这种通过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的方式,从表面上看可以使不同成绩的学生都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也有利于成绩差的学生不断进步。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成绩评定标准决不能因学生程度有优、中、劣而有所不同,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不能相差太远,使学生感觉到那个问题容易,这个问题难,对成绩差的学生问容易题,则这些学生永远也不会提高。

2.教师评分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的评分标准参差不齐。对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和平时成绩差的学生,在评分标准上往往大不相同,大多用较为宽容的态度对待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此外,有的教师还把学生的家庭政治出身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参考因素;有的教师为消灭二分而消灭二分,为“制造”优等生而放松标准多评五分;有的教师,有人参观听课时故意提高标准,该评五分反评四分,没人参观听课时则降低标准,该评四分却评五分。第二,部分教师以灵活掌握评定标准为借口,同样也为了取悦学生、突出自己的教学成效,只记高分不记低分。对于部分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不进行平时成绩评定,而以“灵活”为借口,无原则地选择一个高分进行成绩记载。

3.教师理解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片面地理解和运用评定方法。“先提名,先提问题?”“光口答好,还是口答与笔答两者相结合好?”“听写和造句究竟应由谁纠正?”“朗读时纠正错误的方法很多,究竟哪种好?”“到底该发问多少时间呢?”这类问题还有很多。一些教师看别人在这些方面采取了不同的办法,他们便不知道哪种办法好了。他们想叫谁肯定其中的一种办法,今后把它当作公式来运用。为教师规定一种方法是不对的,教师固执于一种方法也是不对的。教师应当根据发问的目的要求、问题内容和性质,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第二,部分教师把记分看成是管束学生的工具。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或者稍微犯了点错误,就考考他,并故意减一分。或在课堂上发现个别学生不听课,就叫起来问,答不好,就给一分或两分,从而把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品行的评定看作管束学生和维护课堂秩序的工具。

4.教师态度偏差主要表现为:第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只严格要求学生。自己教得不仔细,要求学生答得仔细;自己教得重点不明确,要求学生答得重点明确;自己教学时理论未与实际联系、未举例、未实验,要求学生在回答时联系实际、举例、做实验;自己对个别学生未给予必要的帮助,要求个别学生提高成绩;自己没教给学生独立工作的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自己没组织学生反复练习,要求学生会运用;等等。这些偏向表明了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自由主义态度:对自己过宽,对学生过严。第二,部分教师机械命题、机械评定。在机械命题方面存在的偏差为:在命口答题时,经常以旧有知识为基础,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在命笔答题时,为了评定成绩的方便,经常只出五个题目。在机械评定方面存在的偏差为:用轮流的方式确定课堂提问的对象,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课堂回答,只评定分数而不进行相应的评价,把评定分数作为课堂教学的本职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课堂教学工作的主旨。此外,还存在部分教师不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不注意学生平时课堂日常生活中的成长和进步,只重视利用期中或期末的成绩评定来评价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业和品行。

(四)成绩评定的反思

五级分制记分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说、读、写、算各方面,随时随地来测验学生的预习和复习的程度。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检查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检查了自己的教学效果,为自己检查课堂教学的优点和缺点提供了可鉴之资,进而使得教师“提高教学态度的严肃性、认真备课,注意改进教学方法”④。如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记分册,来随时掌握自己在写、读、讲等方面的教学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时了解自己在问题、演题、算草等方面的教学情况。教师“一旦遇到学生成绩降低时,会马上考虑自己在教学上还存有哪些缺点,其降低成绩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可以使学习成绩提高。”⑤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再认识与再思考,并据此来总结课堂教学过程中经验教训,既有利于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唤起教师自我促进的意识,进而促进教师成长性发展。

在学生成绩评定中运用五级分制记分法,“教师的任务不单纯限于评定一个分数;最重要的是结合分数联系实际程度看问题,及时对成绩提高的给予表扬,使他不断努力;对保持现状的给予鼓励,使他再提高一步;对忽高忽低犯冷热病的予以批评,使他学习情绪能正常。”同样,为了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为了不忽略学生平时所得到的分数,“学季评定不根据月评分数,学期评定不单纯根据学季评定和第一学期起考的分数评定,学年评定不单纯根据学期评定分数”,“这种评法能使学生不消极不气馁,在前进的途中经常充满希望和动力”。⑥正如金国强同学曾经说的那样,“过去考试时押教师题,瞎猫撞死耗子,对了就一百分,不对就倒霉了,现在给我分数少了,还可以继续努力,来挽救使成绩提高”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学业评价制度,即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养成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 五级分制记分法实验的经验反思

傅任敢先生在《对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体会》中曾经指出:“我所看到的一种苗头是过分怀疑,甚至简单否定,……我认为这是走到了另一极端,是不妥当的。……为了今后学得更好,我们必须独立思考,认真体会,避免浅尝辄止;认真比较,避免以偏代全;认真结合实际,避免教条主义。”⑧因此,我们在学习和实验国外先进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应以科学的态度和实验的精神为圭臬。

(一)科学的态度

建国初期教育界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运用过程中,存在对教育制度精神的理论与现实背离的教育事实。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曾指出,“现实中所产生之此项制度,则亦必然有其一套理论与精神。理论是此制度之精神生命,现实是此制度之血液营养,二者缺一不可。”“今天我们却把历史切断,一概想模仿外国制度,明明知道这一制度与现实不配合,却想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实革命的本质,应该是推翻制度来迁就现实的,绝非是推翻现实来迁就制度的。我们此刻,一面既否定了传统制度背后的一切理论根据,一面又忽略了现实环境里面的一切真实要求。所以我们此刻的理论,是蔑视现实的理论。而我们所想望的制度,也是不切现实的制度。”⑨再加上,人们对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学习经历了从技术层面到思想层面(尤其是意识形态层面)的提升,“五级分制”与“百分制”俨然成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评分法的制度区别⑩,更加背离了五级分制记分法的初衷而不利于人们对方法的科学认识。“学习苏联的办法、学习东北的经验,特别提起大家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不看条件不顾具体情况地硬搬,必须审慎地将本学校的具体情况,好好加以研究,不然生搬硬套别人的办法经验,同样不可避免的要遭受失败及损失,但这也不能成为排斥接受新事物的借口。”⑪因此,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时候,就需要本着科学的态度,从恰当理解和把握其“精神生命”与“血液营养”入手,合理寻找新、旧制度之间的切合点,为新制度的贯彻与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实验的精神

我们的教育实验,要用客观的资料,本着公正的态度,按照相当步骤,精细而稳重地进行。在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时候,我们需要本着实验的精神,善于区别“苏联在教育方面根本的方针和具体设施,在具体设施上又有成功的经验(它是主要的方面)和失败的教训(它是次要的方面),在成功的经验中,又要区别在目前中国有条件实现的和将来才能办得到的。假如我们囫囵吞枣不加区别的学习,不管具体条件而全盘搬用的话,那就会犯教条主义的毛病。”⑫同样,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依据实验结果,对原有的方法进行相应地改进,以实现我们的预期。“偏向、缺点是可能发生的,但不必害怕,只要在适当的时期和适当的机会,及时注意,随时纠正便对了。”⑬旅顺中学实施五级分制记分法的过程,就是“由单纯技术观点逐渐转向全面的学习,由认识上的分歧逐渐统一起来,乃至学校领导上完全主动的掌握了这一学习”⑭的过程。因此,只有在吸收和借鉴建国初期教育经验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避免在照搬照抄和有选择借鉴之间重复徘徊的尴尬局面,才能在真正把握国外先进教育理论本质的基础之上,找到一条能切实促进中国教育健康发展之路。

注 释:

①《钱俊瑞副部长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要点》(1949年12月30日),《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684页。

②主要参见:a、苏联官方文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关于实施“五级分制”的决议》、《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五级分制”的命令》、《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人民教育委员会中小学管理局关于执行“五级分制”的指示》等,参见:《五级分制和它的用法》,沈阳:东北教育出版社,1952年。b、苏联专家资料有叶尔绍夫《苏联五级分制的原则、实质和成绩考核的方法》、达拉巴金《中小学成绩考查和五级制记分法》、舒斯托夫《苏联学校如何评定学生的成绩》等,参见:《五级分制记分法参考资料》,杭州:浙江教育厅编印,1955年。

③主要参见:a、隋永品:《旅顺中学运用五级分制评定学生成绩的经验》,《五级分制和它的用法》,沈阳:东北教育出版社,1952年;b、旅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小组:《旅顺中学语文科学生成绩评定标准》,《五级分制和它的用法》,沈阳:东北教育出版社,1952年;c、公西:《旅顺中学新考试方法试行情况》,《东北教育》1951年第4期;d、麻沙:《五级分制运用上的几个问题》,《五级分制记分法》,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编,1950年;e、于治青《关于向苏联学习科学的教学管理问题》、公西《国语教学记分法》、公西《学习测验与五级分制》、于治青《关于采五级分制度的我见》,参见:《五级分制记分法实施经验》,张家口:察哈尔教育社,1953年。

④何绍芳:《苏联五级分制记分法介绍》,《广东教育与文化》1951年第25期。

⑤李书诚、宋景兰:《五级分制记分法的优越性》,《运用五级分制记分法点滴经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4页。

⑥隋永品:《旅顺中学运用五级分制评定学生成绩的经验》,《五级分制和它的用法》,沈阳:东北教育出版社,1952年,第33-34页。

⑦刘兆君:《金市中小学怎样实用五级分》,《五级分制记分法》,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教育厅编,1950年,第33页。

⑧傅任敢:《对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体会》,《文汇报》,1957年2月28日。

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8页。

⑩虽然百分制并不是一种完美理想的评分制,但一直以来还没有一种比它更完美、更科学的制度来替代它。现在,要试行一种前所未有的评分制,毋庸置疑它将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而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尤其是躬身试行的信中师生们,更感到兴奋和光彩。如果提升到两种制度、两个体系、两大阵营的政治高度来说,它的意义和影响,更要增加一些重量。参见:邱稚生(原信中老师):《五级分制记分法的试行》,http://www.jxxfzx.com/xiaoqing/xyhyl/201108/6321.html.

⑪《写在前面》,《五级分制记分法实施经验》,张家口:察哈尔教育社,1953年,第3页。

⑫张健:《东北教育界如何向苏联学习》,《人民日报》,1949年8月24日。

⑬杭群:《中等学校成绩考查的基本精神》,《新教育》1950年第4期。

⑭葛天民:《介绍苏联五级分制记分法》,《人民教育》195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旅顺苏联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旅顺道院暨世界红卐字会旅顺分会地址奠定记碑
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隧道消防系统设计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