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方法研究
2014-03-31李丽娜
李丽娜
(宿州学院 音乐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钢琴艺术表演除了需要具有较强的演奏技能和良好的乐感外,还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钢琴演奏过程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体现,演奏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表演的效果,如何将内心和身体与音乐相结合并创造出完美的音响效果,一直是每个演奏者所追求的目标。
许多学生平时只注重演奏技术的训练,尤其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往往是“半路出家”,更易忽视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生理上的紧张导致心理紧张呈现不良的循环状态,从而使表演不能称心如意。由此可见,学生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导致钢琴演奏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希望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一、导致学生演奏心理素质薄弱的客观原因
(一)乐器的影响
学生在演奏表演时往往使用的是现场提供的钢琴,由于钢琴的触键感觉、光泽反射等问题,一些学生会出现“手感”上的不适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从而影响演奏时的心理状态。
(二)灯光的影响
在舞台上,灯光光线过强容易使学生产生眩晕,过弱则易使学生看不清乐谱。不同颜色的舞台灯光渲染会影响学生演奏时的心理思绪,从而使学生现场表演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观众的影响
观众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表演时的心理状态。台下观众多,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顾虑多,担心自己会出错,紧张感增加。观众对舞台演奏的反映也会给学生带来影响,如果观众交头接耳或是大声喧哗,心不在焉,那么学生的思绪就很容易被打乱,表演的欲望便会降低,演奏就会受到影响。
(四)教师的影响
在钢琴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比较注重学生演奏技能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却忽视对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训练。教师的指导起到关键的作用,他会使学生在练习时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强调演奏中心理素质的重要性,那么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自然就会在练习中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
二、导致学生演奏心理素质薄弱的主观原因
(一)学生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些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际,这就导致其在演奏时小心翼翼,放不开手脚去展示技能。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相当稳定的。[1]有的学生内心急躁,情绪起伏不定,这也是心理素质薄弱的原因。自信心是演奏成功的保障,即使有好的技术水平,但是因为缺乏自信心,也会影响演奏。有些学生因为一时受挫,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造成自信心不足。
(二)注意力分配的影响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当学生面对演出、考试时如果能够平均分配好自己的注意力,就能够完整地完成演奏。由于大多数学生都没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面对陌生的舞台,注意力不能合理分配,分散而不能集中,大脑中不是想曲谱内容,而是被观众、灯光及其它因素所影响。
(三)准备环节的影响
1.乐曲选择难易不够适当。练习中乐曲的选择至关重要,不能一味地追求乐曲的难度,不尊重练习规律,不切实际。
2.曲谱分析不够细致。有些学生平时练习缺乏对乐曲的分析与思考,或是也进行简单地分析,但不够细致,只是浅尝辄止。
3.练习不够充分。有些学生平时不注重练习,抱着应付的心理,在基础技能方面没有认真准备,有些难点在上台之前还没有解决好。
1.技术上的挑战。技术上的挑战主要分为两点,一是技术标准上的挑战,二是速度与性能上的挑战。技术标准上的挑战指的是区块链缺少统一的系统标准,要获得广泛的应用就需要有技术标准来确保产业之间有类似的技术应用,各类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平台之间的衔接需要基于一定的标准,实现互通性。速度与性能上的挑战表现为任何分布式数据库本质上都比中心化数据库慢,那么区块链怎样才能适用于高速、高容量的应用场景将是业内首要解决的问题。
4.经验不够丰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由于登台表演机会较少,大多临场经验不足。
5.演奏前的心理恐慌。正式演奏之前,有的同学心理压力很大。
三、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措施与方法
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只有基础的工作准备好了,学生在演奏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实现演奏现场有效的心理调控。
(一)加强科学训练
1.加强基本功训练。这对提高心理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基本功的训练是枯燥无趣的,但通过训练,有良好的技能支撑,“艺高人胆大”,演出时心里有底,出错的概率就会大大降低,自信心也会增强。练习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因为临近演出而突击练习,要注重平时的练习积累。
2.加强慢练。演奏速度放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每一处细节,就像是拿个放大镜把曲子放大。慢速练习并不只是一直慢练,而是要经历一个由慢练到快练再到慢练再到快练的渐进过程,不断提升,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一个过程,慢练最终是为了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3]
3.坚持分解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在练习中应从面到点,再从点到面进行,注意每个音符、每个节奏型以及曲谱中的重难点。学生在演奏中最害怕的部分往往就是重难点,分解练习不仅可以提高演奏技能,更能从中逐步建立演奏的自信心。通过一段时间的分解练习后,应进行连续的练习,将每个分解部分综合起来练习,有分有合,科学地练习。[4]
4.注重乐曲开头和结尾的练习。演奏时如果能有个好的开始,演奏者兴奋感会增强,演奏欲望也会随之增加,反之如果刚开始就弹奏得断断续续,就会使学生倍加紧张,演奏将很难继续进行。乐曲的结尾和开头同样重要,演奏要有始有终,用好的结尾为演奏划上完美句号。
5.科学背谱。背谱首先应该分析曲谱,要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在弹奏时眼睛要不离曲谱,同时耳朵要仔细听弹出的音,在出现错误时应及时改正。曲谱熟记于心,在演奏时就会多一份自信。
(二)提升适应演奏环境的能力
1.提前适应演奏现场环境。在正式演奏之前,应多去弹奏演奏时的专用钢琴,增加对钢琴的熟悉度,如琴键触感、发音、踏板灵敏度、整体声音效果等,对钢琴性能做到全面了解、心中有数。
2.增强自身抗干扰能力。在演奏中,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不受任何干扰,克服观众议论、走动和发出其它响动等方面的影响,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专心致志地演奏。
(三)加强自身心理调适
1.注重平时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平时练习中时常会遇到难点,如果久攻不克,可能会导致心情沮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态,待心情稍平静时,找老师或同学探讨解决演奏难题。学生在平时演奏练习过程中,应调动大脑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与控制,培养“冷静+自信+适度”的心理紧张感和兴奋感,使自己排除一切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与障碍,完全沉浸于演奏,这样通过日积月累,心理素质就会有一个质的提升。
2.进行心理暗示训练。心理暗示对演奏中的心态稳定、技术发挥、音乐表现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建议学生多进行自我鼓励,强迫自己注意力集中,以良好的情绪心境、积极的心态沉着应对,为自己创造自信的心理暗示,以提升演奏自信心。
(四)注重乐曲的选择与分析
1.坚持适度原则。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无钢琴演奏基础,所以在学习之初,不能一味地追求乐曲的难度,可以选择一些较容易的乐曲,然后通过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
2.练习前要多分析。拿到曲子后不要急着去练,应先分析乐曲的曲式、有待解决的重难点,细小到每个音符、每个节奏型,经过仔细分析后再进行练习。
四、总结
良好的钢琴演奏是技术与心理素质有机结合的完美展现,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想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获得最佳心态,必须在练习中采取有效的心理调控,克服各类不同的心理障碍,大胆参与到各类观摩、演出和实践中去,增加艺术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去体会过程与心得,不断地进行总结与交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而准确的评价,从而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更好地进行舞台展示。
参考文献:
[1]吴春丹.钢琴演奏中对紧张心理的调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11).
[2]李红.心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32.
[3]陈小雅.论钢琴演奏中的心理调控[J].音乐大观,2012,(5).
[4]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