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研究与教学对策
2014-03-31梁桃英
梁桃英
(三明学院 外国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长期以来,二语学习者在搭配的习得上一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学界对此展开了诸多的研究。本文拟从研究史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辨明个中缘由,探寻教学上可能采用应对策略,以期有助于国内的大学英语搭配教学。
一、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的爬梳与归纳
早在20世纪30年代,Palmer就已认识到二语学习者在搭配的习得上存在问题。之后,国内外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了探究,并普遍得出以下结论:不论是什么样的二语学习年限、母语种类,也不论所完成的任务为何种类型,学习者在搭配的产出及使用上都存在问题。这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学习者的搭配知识远低于一般的词汇知识。Bahns & Eldaw对母语为德语的高级英语学习者15个动名搭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较之于其它词汇知识的运用,搭配的运用更不理想。[1]Barfield的研究亦发现日本英语学习者拥有单个的名词、动词的知识要好于由这些词所构成的搭配的知识。[2]
其二,学习者的搭配错误率高,尤以动名搭配为甚,高级二语学习者也不例外。Farghal & Obiedat的诱导测试表明学习者总是无法写出所要求的搭配。[3]Nesselhauf以母语为德语的高级英语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在自由写作中的搭配产出情况。该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一左右的动名搭配是不可接受的,或是存在问题的;其中,动词的错误最多,名词次之,介词或修饰词的错误率也相当高。[4]
其三,搭配使用不均衡。某些搭配如一些核心动词或一些增强词被过度使用,而本族语者常用的搭配则很少被使用甚至基本不用。Nesselhauf在分析学习者的动名搭配失误时也发现,学习者频繁使用一些常见的搭配。丁容容,何福胜对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口语中强势语的研究也得出了近似的结论。[5]
其四,搭配的理解与产出存在不平衡的现象。早在20世纪70年代,Marton就发现了学习者搭配习得中的这一问题。张文忠,陈水池采用横断研究方法,设计了三类形-名搭配的接受卷和产出卷,对中级偏下、高级偏下和高级水平三个层次的中国英语学习者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受试在英语形-名搭配的接受性知识与产出性运用能力之间存在较大差异。[6]
二、二语搭配习得问题的生成缘由
大部分研究显示,搭配产出中的诸多问题源自于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学习者在产出搭配时,容易直接借用母语的表达习惯,甚或逐字将母语翻译成对等的二语。Nesselhauf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约有50%的偏离搭配是受母语的影响所致。张文忠,杨士超在对中国学习者的动名搭配进行考察后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该研究数据显示,母语负迁移导致的动名搭配错误最多,占了60.1%。[7]
语内因素是造成学习者搭配使用错误的又一个主要原因。Nesselhauf对高级学习者的搭配错误分析表明:与较高限制的搭配相比,对学习者而言那些具有较低限制的搭配更为困难。该研究还发现,融合性是影响搭配学习的另一重要的语内因素。张文忠,杨士超的研究发现,一些错误与搭配要素的无限制的意义有关,如make有多个意义,其搭配也就比较复杂,容易出错。Howarth的研究指出:搭配组成词的语义相关是造成搭配错误的一个因素;另外,搭配的任意性特征及语义透明性也会对学习者搭配的使用造成影响。[8]
此外,搭配意识的缺乏也是导致搭配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应有的搭配意识。Howarth曾指出,在语言教学中,搭配已逐渐得到认识,但其重要性却尚未受到真正的重视,教师往往只关注自由组合与成语,学习者亦因此缺乏健全的搭配的意识。Yang & Neill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访谈也发现这一现象。[9]
三、教学对策与实施方式
二语搭配习得过程中存在的诸种问题,相当程度地影响了学习者二语习得的整体效果。教师应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由,并在教育教学中积极采取相应的策略,尽力攻克这些问题,提高二语学习者的搭配习得效果。接下来,围绕国内现阶段大学英语的搭配教学来对此略作申说。
第一,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各种合适的教学干预,提高学习者的搭配意识,引起学习者对搭配的注意。在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显性讲解的方式让学习者对搭配这一概念及其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文本强化、母语注释或搭配练习等策略隐性地引起学习者对搭配的注意,从而促进其习得;还可通过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如让学习者在阅读文本中找出搭配、摘录搭配以及进行搭配配对、搭配填空、错误搭配筛选等练习。
第二,在教学中要尽量为学习者提供多模态的语言体验,培养其搭配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帮助其较为全面地掌握搭配。现今,网络信息技术及资源共享的飞速发展为英语搭配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集视听说看多模态为一体的语言体验资源。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多模态的搭配练习。教师可藉此设计兼有游戏、视频、文字的搭配输入练习,以及字幕辅助口译、视频辅助复述、台词模仿等搭配输出练习。
第三,充分运用语料库的搜索功能来讲授搭配,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搭配的用法。随着语料库语言学和技术的发展、推广,网络上有许多免费的大型语料库,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给学生展示准确、地道的词的搭配的用法。例如,在讲解convict这个词的搭配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根据字典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只可能知道convict可以和of搭配,但并不知道这个搭配应该怎样使用才准确、地道。通过COCA语料库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原来在本族语中convict of基本上不用于主动语态,而主要用于被动语态或作后置定语。(输入convict of,搜索的结果:使用频率为3次;输入convicted of,搜索的结果:使用频率为3739次)。
第四,适当结合词的语义、语义韵、隐喻等特征来讲授搭配,拓宽学生的搭配知识和搭配运用能力。教师在搭配教学中可根据不同词的特征,讲解相关的知识。例如,在讲解rather,fairly这两个近义词的搭配时,我们通过语料库搜索可以发现,与rather的搭配词具有强烈的消极语义韵特征,而fairly的搭配词则较多的具有积极的语义韵特征。
第五,还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搭配的意识和能力。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教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搭配的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前面提到的网络上多模态的语言资源及免费语料库不仅是教师设计教学搭配内容、归纳搭配规律的好资源,也可作为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培养他们搭配自主学习能力。
第六,教师还可以汲取现有研究成果,将其融入自主编写的教材、教辅,以此来引导学习者的二语搭配习得。如,运用粗体、注释等手段对某些搭配加以凸显,阅读后设计相应的选词填空、造句、翻译等搭配练习来促进学习者对搭配的习得,等等。若教师在此方面积极探索,无疑是有助于提升大学英语的搭配教学与习得效果的。
四、总结
进入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者,虽然掌握了相当的英语语法知识和一定的词汇量,但在搭配的习得上却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学习者的整体的英语学习成效。鉴于此,应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相应的策略来调适、加强搭配的教学。需指出的是,搭配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教师在采用各种教学策略或教学干预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搭配本身的因素和学习者的语言水平等个性特征。
参考文献:
[1]Bahns,J.&Eldaw,M.Should We Teach EFL Students Collocations[J].System,1993,(1).
[2]Barfield.A.An Exploration of Second Language Collocation Knowledge and Development[D].University of Swansea,2007.
[3]Farghal,M.,& Obiedat,H.Collocations:A Neglected Variable in EF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95,(28).
[4]Nesselhauf.N.Collocations in a Learner Corpu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5.
[5]丁容容,何福胜.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中强势语的用法研究[J].外语教学,2006,(5).
[6]张文忠,陈水池.EFL学习者习得英语形-名搭配知识的定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4).
[7]张文忠,杨士超.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动名搭配错误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2).
[8]Howarth.P.Phrase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J].Applied Linguistics,1998,(1).
[9]Barfield.A&Gyllstad.H.Researching Collocations in Another Languag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C].England:Palgrave Macmillan,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