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行为功利化文化解析*
2014-03-31周海涛
周海涛,孙 倩
(安徽工业大学 工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革,原来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被多元化的意识内容所取代,功利化行为在实践生活中俯拾皆是。大学生的行为也在逐渐趋向功利化。
一、大学生行为功利化形成的文化机理
随着高等教育的开放化,功利化思想随着社会化教学涌向学校,不少大学生片面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不仅在生活空间里,学习场域内也充斥着各种功利化思想。学习行为上追求实用,专业报考时,选择一些就业前景好的热门专业,而不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平时放弃对知识的积累,选择学期末突击准备应付考试。交往行为上“急功近利”,倾向于从事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并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等同甚至更高的回报,对一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活动积极性不高。就业行为上“目光短浅”,考虑更多的物质利益,而不是个人发展,大学生更多选择竞争激烈的高度发展地区;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追求。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行为功利化倾向在高校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速度快于文化,当两者相契合时,文化对经济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使经济取得更快的发展速度。文化的发展是渐进的,一旦形成,便会趋于稳定,这种稳定性外在表现即是文化惰性:在允许的范围内保持不变[1]。这样,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两者从刚开始的契合状态逐渐转变为不相适应,这时文化对经济表现出一种阻滞力,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所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必然要求文化革新,甚至“革命”,发展或者重新生成与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这是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对立统一过程,两者之间的矛盾促使文化不断创新,促进经济不断进步。经济与文化关系,宏观上表现为文化发展速度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进而促进文化创新,微观上表现为文化的文化力减弱,对个体没能形成适应现经济发展水平的行为引导。两个层面上对文化发展都有新的诉求。
经济与文化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当今中国表现的尤为突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作为一种法制经济,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对市场经济而言尤其重要,文化是行为准则的载体,因此,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且具有普遍价值的文化形态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个体的经济行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文化发展缓慢,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被分化,其德育功能正在被削弱,文化形态趋于多元化,使得价值观念多样化,行为方式出现高度异化,中国正在从传统同质化的农业文明向异质化的现代文明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主文化倡导的意识形态受到挑战,人们不再只遵从曾经的价值标准,而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潮还没有完全形成,造成中国社会没有统一的价值判断。在经济与文化的矛盾凸显期,经济因素占据主导,人们思考问题从经济角度出发,导致思维方式的经济化和行为方式的功利化。
大学生行为功利化倾向的出现无疑受到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但这种行为长期存在并发展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滞后性的体现,是因为具有普遍指导和约束功能文化的缺位。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了最新的概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核心价值观的缺位,才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以促进形成适合当代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适文化。只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大学生的思维,内化为行为准则,使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才能实现普适文化的广泛传播,达到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统一,做到知行一致,功利化行为倾向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二、理念文化缺失——现有指导不足
社会学家李强将文化分为制度文化、理念文化和符号文化,理念文化是处于老百姓观念、思想状态的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为基本的观念,包括人自身的信念、信仰、理想、道德观、价值观等[2]。当前中国文化建设最为核心的内容正是关于人自身的理念、信念、信仰、理想、价值观,“理念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最为核心的目标和内容。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经济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如此重大的经济体制变革当然会对于人们的理念、信念、价值观产生重大冲击,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这些社会问题也会对理念文化产生冲击,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一致。这些造成当前并在一段时期内中国理念文化处于建立阶段。因理念文化的缺失对大学生行为造成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社会的定义缺乏一致性,无论是实践生活,还是理论指导,对社会事物的看法上都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没有达成共识,比如社会公平、贫富差距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态度,而就当前情况看,中国并没有形成对这些因经济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一致的看法,那么在教育过程中,也就不能形成一套统一的思想来教育引导大学生,他们只能受到教育者的认识和所身处环境的影响,形塑自己的行为,思想意识受到局限。在高校里,很多教育者本身在教育学生时也总带着功利化思想,如劝导学生好好学习时,总是和将来的就业挂钩,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必然也带着功利化因素。第二,社会群体奋斗目标的异化。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中对小康社会进行了一个明确的界定: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的手段来实现优先富裕,进而带动其他人共同富裕。在理论层面,实现社会现代化是目标,而追求经济富裕则只是手段。但是,在中国社会发展实践中,逐渐出现奋斗目标的异化:将最初的目标抛弃,变成以追求经济富裕为目的。主流媒体也在做有钱人即是“成功人士”的宣传,其潜在的理念就是将金钱作为社会事物的判断标准。而这种价值判断正在被人们所认同,追求物质上的丰富逐渐被主流社会意识所接纳,形成这样一种社会风气:努力挣钱才是最正确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影响下,大学生虽然还没有走出校园,但是他们的行为也必然沾染上这些功利的习气,为人做事都逃不脱利益化的衡量标准,只有对自己有利,才会去争取,而不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则很少关心,更不会去从事。比如,大学生毕业时选择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多少,而不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不是选择自己喜欢或者国家发展需要。而一些媒体对毕业生行业工资排名的宣传更加强化这样的行为。
中国社会从同质化状态逐渐走向异质化,正是因为理念文化的缺失,使得现阶段中国社会没有高度统一的信仰和价值观,造成大学生行为功利化表现没有正确的指导,社会的逐渐自由化,成为他们追求个性目标的“正当理由”,市场经济下,他们功利化行为不会成为他人指责的对象。在没有“不同的声音”反对时,他们不会反省自己行为的合理性,长期以往,功利化行为模式逐渐发展成为行为习惯,而习惯一旦养成,没有“外力”的影响,将会一直持续,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继承和发展。
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弱化——原有约束式微
在转型期的中国,适应经济发展的理念文化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曾经使中国社会思想认识高度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功能正在逐渐被消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诚然其中也存在固有的缺陷,但是义与利这一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价值范畴,曾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国民性格的塑造,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观中国传统义利观,归纳起来是主张重义轻利,道义优先的价值,承认人的物质需要但物欲必须由义来节制。传统义利观是反功利主义的,所以,人们的行为也是反功利化的,功利化行为能够得到很好的制约。但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受到冲击,人们义利观逐渐改变,甚至发生颠覆,“义字当头”成为一些人的行事标准,弃义取利的行为在当下社会时有发生,当这种行为给越来越多的行为者带来物质利益时,人们开始质疑传统文化义利观。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正在弱化。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行为也趋于功利化,忽视对人的发展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受重视,在影响力降低的情况下,遭教育者主动淡化,得不到应有的传播。即便部分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方式上存在着过于理想化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功利”的经济,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这种实用主义经济与空洞的理想主义之间是不相容的。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理想化的观念和教育方式落寞了。传统文化教育如果继续只宣扬人们要具备“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品行,不迷恋于眼前物质享受的“君子”,而不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创新教育方式,丰富教育内容,必然造成传统文化好似“空中楼阁”,与社会实践相距甚远,被认为是一种空洞无用的腐朽思想[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其教育效果必会收效甚微,造成大学生思想的短视和传统美德的丧失。
正是当前中国理念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两种普适文化的缺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缺少了一种普遍适用的价值观指导,只能以接触并接受的文化类型作为行为准则。只有文化与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只有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普适文化得以形成,人们的行为才会在“有据可依”的范围内健康开展,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民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周志山,方同义,朱桂谦. 共生互动:经济与文化关系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1995,(3).
[2]李强.从社会学角度看文化与文化建设[J].科学中国人,2012,(4).
[3]黄可波.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