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4-03-31尤小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思政

尤小红

(常熟理工学院 团委,江苏 常熟 215500)

“90后”一代,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主体,在其身上有着众多新潮的理念、独特的思想,甚至过激的行为,从而使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显得更加繁重。鉴于此,如何更加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90后”一代在新的时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就成为高校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1.人生目标不明确

父母长辈的宠爱,长期优越的物质生活使“90后”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人生目标并不明确,面对着重重的来自就业、学习、生活、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然而却没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帮助其确立目标的课程或者培训来指引他们将来的人生之路,导致他们的目标感不强,对于大多数“90后”的学生来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自己追求的是什么,只是知道自己是在读大学,学知识,却不知路在何方。

2.感恩之心缺失

“90后”的学子中相对缺失的是对别人的感恩之心。90后大都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无条件的呵护让他们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相反,当遇到一些不称心的事情时,他们的怨恨之心有时候则会彻底埋没他们的感恩之心,甚至做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有报道称,“小伙因上网被断电将父亲砍死,母亲被砸成重伤”,对于养育自己多年的父母竟然能够如此痛下狠手,实让亲者痛,闻者怒,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3.心理相对脆弱

大学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却不尽如人意。“90后”大学生常被称为“天之骄子”、“幸福的一代”,较好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使他们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性,不少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抗压能力不强,他们一旦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落差时,就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导致她们遇到挫折时,首先是退缩,不敢迎接挑战,不敢直面人生。

4.责任意识淡薄

责任感,有时候也可以和忠诚相联系。在当今的社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由于“90”后一代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事事无所谓”,以及“感情超开放”等的观念,致使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缺乏一种责任感,不能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或者说在做某件事情之前,往往感性战胜了理性,冲动代替了理智,导致了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如随意旷课、迟到早退等等。

5.人际交往困难

有学者指出,独生子女群体、应试教育的机制、网络时代的来临等等,共同构成了“80后”生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2]。相对“80后”,“90后”则是生在电脑前,长在网络中的一代。根据2011年中国新闻网调查显示: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QQ及MSN等方式,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由此可见,网络的便捷与虚拟化使之成为“90后”一代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然而虚拟的网络容易使人形成虚拟的人格,从而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与人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

理性决策和策略互动涉及到信息和赋值之间的协调,从而根据偏好进行编码。信息和赋值相互协调,使偏好变成了信念逻辑和博弈。但另一方面自然语言是封闭的,包括对哲学家所关注的“语力”(discourse obligation)的研究。

二、拓宽“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针对“90后”大学生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政理论课教学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想理论课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要与时俱进,符合“90后”的特点。首先,要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相对多元化,教育者要帮助其过滤、整合,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二,优化教学内容。用传统的理论知识剖析当下时政,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第三,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要从单纯性的理论灌输向互动式、实践式教学转变,将课堂进行延伸,使之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研讨的平台,同时,教育者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趋势,部分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开始动摇,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远。首先, 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的最新理论来武装学生头脑。其次,应当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再次,要注重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90后”大学生思维活跃、维权意识和参与决策的欲望日益增强,我们要及时因势利导,将这些新的变化转变为推动学生思政教育的有利因素。

3.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的讲解,通过开展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等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阳光的心态。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要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首先,高校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既要有一批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又要将思政教育工作者培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工作者,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其次,要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防御机制,形成以学生个人为主题、心理社团为载体、思政教育工作者为主要教育途径、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为保障的心理危机防御新机制,依托学生组织的力量构建心理危机信息反馈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心理危机支持系统。

4.爱国主义教育

5.团队、礼仪、感恩教育

人不可能独立地存在,所以,要加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知道1+1是可以大于2的。“90后”的大学生在礼仪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懂理、懂节,为人处事有礼有节,展现“90后”一代自信中的礼仪风采。“山感恩地,方成其高俊;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要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要教会他们学会感恩。而网络上出现的一系列的骇人听闻的新闻,更是让思政教育工作者感觉到了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要教会学生学会“感恩、理解、善待、包容”,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

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

1.引导思想,以人为本

首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发展人、完善人为目标,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公德心,让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加强党的宣传教育,让学生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为荣,不断的引导他们增强集体荣誉感,实现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其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原则。“90后”的一代大学生,都有其属于自身的特点,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后能否深入到学生的心里,从根本上说,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内化,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努力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

2.换位思考,点面结合

首先,换位思考这个原则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设身处地的为对方思考,仔细思考当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时,会是一种什么样心态,一种什么样的思考方式和反应。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就能提前将可能出现的情况在头脑中呈现,从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其次,每一位大学生都是处在一定的集体之中,整体的表现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的,个人的行为也可以影响到整体的运行。基于这个原则,要求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做到点面结合,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班团委成员等的带头作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

3.为人师表,注重疏导

首先,大学生往往会把接触得最多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或者模仿的对象,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积极带动每一位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其次,大禹治水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疏导。堵不如疏,往往越被禁止的东西越容易引发人们的好奇感,追逐感,从而越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创新性的开展,比如学生的恋爱问题,在大学这个阶段,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处于一种萌动期,当他们对异性产生好感,甚至是恋爱时,应以“疏导”为主。

四、结语

当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上了“90后”的新生代,是机遇,也是挑战,而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肩上承担的责任也更重,要引导他们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道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力求做到以心迎心,换位思考,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去引导他们,用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去激励他们,用感恩教育去感化他们,用合作教育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用礼仪教育去培养他们成为懂理懂节的一代,这也是高校每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 丁波.上网被强行断电逆子砍死父亲[N]. 扬子晚报,2009-12-27(A5).

[2] 黄洪基.在改革中出生,在开放中成长,在发展中成熟[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6~8.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思政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