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绘本文体特征的翻译策略研究*

2014-03-31李鹤艺熊绘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故事类图画文体

李鹤艺,熊绘新

(1.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等教育系, 四川 江油 621709; 2.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 四川 江油 621709)

儿童绘本又称图画书,是通过图像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彭懿,2006:10)。近年来,随着西方经典绘本原著的大量引进和译著的广泛推广,绘本研究成为儿童文学研究者们的新课题。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研究者们只是从生态翻译视角(郭萍,2013)和接受美学理论(何怿昕,2011)出发,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了广义上的绘本文学的一般翻译策略和方法、绘本中图文的关系和译者的权利等问题。国外研究者如Riitta Oittinen、Gillian Lathey、Angus Hyland、EvansJanet、David Lewis、J. H. Schwargz 等在儿童绘本翻译策略,视觉语言研究领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周俐,2013:66)。

一、儿童绘本的文体特征与翻译

翻译必须密切适应文体特点, 译文中遣词造句务须符合文体的需要,绘本翻译亦是如此。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Reiss认为,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 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1971/2000:17)。本文的研究是以儿童绘本的文体特征为标准,将绘本分为故事类绘本(fiction)和知识类绘本(non-fiction)。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分为信息型、表达型和操作型文本。信息型文本旨在传递信息和知识等事实,语言质朴、规范、逻辑性强,译文要用朴实、准确的语言传达原文信息;表达型文本旨在表达情感,文本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李长栓,2004:66)。但任何文本的交际功能都不是单一的, 往往是一个文本兼具几种侧重点各异的功能。就文本功能而言,故事类绘本中表达型文本的特征居多,而知识类绘本兼具表达型和信息型文本的特征,侧重于传递文本的内容而不是形式。绘本译者只有在认清了各类绘本的文本类型和特征之后,才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故事类绘本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

1.文体特征

Nodelman认为绘本是依靠一连串图画和为数不多的文字结合,或者完全没有文字,全靠图画来传递信息、讲故事的图书(1988:1-2)。像《彼得兔的故事》、《开往远方的列车》、《花婆婆》和《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等故事情节丰富,有矛盾冲突和人物塑造的绘本故事性特征明显,而《黎明》、《海边的早晨》、《晚安秋千》和《风到哪里去了》等故事性弱,抒发感情,营造优美意境的诗歌散文型绘本也宽泛地归为故事类绘本。故事类绘本的本质是故事文学,文本特征表现为:使用叙述性和文学性语言,用词丰富,口语和书面语结合;有背景描写、人物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语言现象多变,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用文字、图画和声音合力讲述故事、表达情感,图画和文字有一体感或相互抗争;图文风格多样,作者个性化特征明显。

2.翻译策略

绘本译者在制定翻译策略时,首先要选择是从原文作者的角度出发还是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绘本文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图画的重要作用,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作品的生命。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提到,故事绘本中至少包含三个故事:文字讲述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和文字与图画结合而产生的故事(2008:268)。Nord的功能翻译理论中提到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种翻译策略。“纪实翻译”从原文作者的角度出发, 按照原文作者的思路撰写译文, 尽量再现原文作者的情感和原文交际的文化。绘本这种图文阅读的方式使得原作在翻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译者要以原作为中心,充分考虑原作文、图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巧妙设计,从而明确哪些语言成分应该保留,哪些只需稍加处理和调整,允许读者在阅读中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

故事类绘本中原作者的语言风格、绘画风格和创作意图往往也比较鲜明,所以翻译时原作者的地位应高于读者,译者要尽量多传达原作的信息。因此翻译故事类绘本时,翻译策略的选择更倾向于“纪实翻译”。

故事类绘本翻译时译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原作图文作者的创作意图,深入研究作品的主题意义是如何巧妙地隐藏在图画和文字之中,如何准确地选择词语和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再现文字对故事的表述功能。其次,译文要尽量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并使其与图画风格相融合。原文的语言有趣,译文的语言就应该有趣;原文的口语化特征明显,译文就应该使用儿童化的口语语言;原文简练朴实,译文就应该保留图画给读者提供的探索和想象空间。翻译时过分追求语言的简单、童趣和口语化既是对原作的一种背叛,又掩盖或模糊了原作的风格和特色。最后,纪实翻译中的语法翻译是故事类绘本翻译的基本策略之一,处理语言的差异性时可以对译文进行微调,用增译策略弥补语法上的意义差异。

三、知识类绘本的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

1.文体特征

知识类绘本以客观现实为内容,通常是关于一个主题的图画书,图画风格以写实为主,文字风格与说明文相似,使用规范准确的说明性语言,其中包含专业的科学性词汇,其主题一般可以通过书名进行识别。这类绘本属于说明性文本,其文本特征表现为:使用一些组织性的句式结构,对生僻词或专业属于有定义或解释性说明,用图或表来传递信息。同时,儿童读者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又决定了知识类绘本应该直观形象地传递信息,知识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日本儿童文学家松居直甚至认为这类绘本并不是为了传达知识和信息,而只是让孩子感到惊异,产生兴趣,获得新的发现(2011:96)。如《神奇的校车》系列绘本,全书以叙述性故事为主线,用大量的故事性语言引入主题和建构故事框架,其余篇幅使用说明性语言来传递科学知识,专业术语较多,配以图片和简单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说明。《美妙的大自然》和《万事通戴帽子的猫》等系列科学绘本的语言首先具有叙述性和文学性,其次才是说明性特征,所以笔者认为知识类绘本兼具表达型和信息型文本的特征。

2.翻译策略

功能翻译理论中讲的另一种翻译策略是“工具翻译”。“工具翻译”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 按照译文读者的思路撰写译文, 尽量靠近译文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围和文化背景, 以便让他们理解和接受原文传递的信息。根据上文分析可知,知识类绘本的语言具有表达型和信息型双重特征,以及知识性和娱乐性双重功能,所以文本的意图和信息接收者的能力是译者翻译时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工具翻译是以原语文化交际互动为模型,强调译语文化,重在创造新的交际情境,让原文作者与译文接受者之间产生互动。当绘本中出现科学概念时,会使用专业术语,而尽量避免口语或俗语,较少运用修辞手法,与儿童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大不相同。

例如《神奇的蜂巢》一书中介绍了昆虫的种类,有wasp(胡蜂)、Goliath beetle(巨型甲虫)、orchid bee(兰花蜂)、carpenter bee(木蜂)、Japanese beetle(日本丽金龟)等。译本中选择了生物学中的专业名称,比如“胡蜂”是学名,“黄蜂”是俗称。如果译者译为“黄蜂”,很多儿童读者听过这个名字,很容易接受,但其知识类绘本的信息传达功能决定了译本应该对读者实施认知功能。

真正优秀的知识类绘本是科学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但其特定的文本功能决定了翻译的重点是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知识信息,交际动机明确。在词汇的选择上,译者译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准确地选用专业词汇,保留原文中知识类词汇的陌生性和认知性;在意义传达上,译者要结合相关的科学知识,不拘泥于原文字的字面意思,深入发掘原作者想要传递的知识信息,用读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当直译和图画都无法明晰和传达原作的知识信息时,编译和注释是知识类绘本翻译中一种有效的意义和功能补偿方式。

结合上文对故事类和知识类绘本文体特征的分析和大量实例的研究对比,笔者认为“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两种策略对绘本翻译策略研究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参考意义。绘本作为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形式,译者在翻译时同样要面对不同绘本的文体特征和文本功能。针对不同的文本,译者通过对绘本文体特征的仔细分析和研究,权衡原作图文作者的动机和信息接收者的利益,从而选择有效的语言策略和灵活的翻译技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绘本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Perry Nodelman. Words about Picture [M]. Univ. Georgia Press,1988.

[2] Reiss, Christ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M]. Trans. Erroll F. Rhodes. Manchester: St. Jerome, 1971/2000.

[3] 郭萍. 生态理论翻译视角下的图画书翻译[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1).

[4] 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朱自强译.绘本之力[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5] 何怿昕. 音美、形美、意美——图画书英译汉技巧的探讨和实践[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6] 佩里·诺德曼,梅维斯·雷默. 儿童文学的乐趣[M]. 陈中美,译. 上海: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

[7] 彭懿. 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

[8] 周俐.儿童绘本翻译研究的理论评述及展望[J]. 英语研究,2013, (3).

猜你喜欢

故事类图画文体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故事类稿件分析
《多维阅读》
歇后语知多少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