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学前藏汉双语教育发展现状研究*

2014-03-31姚建军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藏汉汉藏西藏地区

姚建军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

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来说,西藏自治区是地区最大,人口数目最少的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从整体的观察来看,藏族自治区主要是“以藏语为主要沟通语言,汉藏双语两种语言相结合”的沟通方式,但是就目前社会发展而言,我国的对外贸易以及民间交流主要是以汉语为主要应用语言,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西藏地区应用的语言既要满足文化传承的特色,又要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在各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汉藏双语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汉语与母语之间相互平衡,使学生适应时代的需求,综上所述,西藏学前的汉藏双语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另一方面,还要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根据西藏地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方式。

一、西藏学前双语的现状

随着西藏的和平解放,国家逐渐重视发展西藏民族的文字、语言等,尤其是在学前教育的阶段,通过长久以来的改革以及政策的实施,藏族大部分地区开始实施“以藏语为主,汉藏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有所创新。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使学生在高中以后能够使藏语和汉语达到通用的水平。直到近几年,西藏实施双语教学制度的学校已经有近千所,比例约占院校总数的97%,可见西藏地区正在一步步的为汉藏同步教学打基础。但是目前西藏地区还是比较流行用西藏的母语来进行交流,很多时候忽视了汉语的重要性,想要让学生将汉藏两种语言都运用在生活沟通中,我们必须要以学前汉藏双语的教育为重点,开展汉藏双语教育和学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们藏语以及汉语的基本语言能力,教师要开展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竞赛等相关活动,汉语藏语的学习主要可以分成“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两方面,其中集中学习是由教师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使孩子们学习和了解有关藏语和汉语的知识,而分散学习则是指由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进而自主的开展学习。在学前教育中,要从生活中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例如学生们都能唱一首汉语歌,一首藏语歌,懂得基本汉语及藏语的文字等等,最好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进行一次汉藏语知识比赛,并选取优胜者作为知识技能标兵,发放证书,给予适当的奖励,从而达到激励孩子们学习汉语和藏语的积极性,其中的汉藏语教学方式则分为以下两种:

1.以藏语授课为主

这样的授课方法更加有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同时还要增添汉语课,让孩子先了解汉语的基本知识,为小学、初中等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母语的文化,还可以利用学前教育时期为以后汉语的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

2.以汉语授课为主

藏族语言作为孩子们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对于汉语的学习肯定会显得稍微吃力一点,所以教师要尽量多用汉语与孩子们进行沟通,进而为学生适应日后的汉语授课方式奠定不可撼动的基础。

学前教育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要结合不同地区的语言环境来进行学前教育,对于大多数的西藏学校来说,除了汉语课用的是汉语字体以外,其他课程都是用的藏族文字,这个现象就导致了学生的汉语学习无法深入,进而使学习汉语变得很吃力、很艰难,甚至还有可能会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对于日后的发展与学习来说,学前教育时期的汉藏双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要孩子们在学前教育阶段就对汉语产生一定的了解,并逐渐的加深印象,使孩子们在上初中、高中学习深层次汉语的时候不至于措手不及。

二、目前西藏学前藏汉双语发展遇到的问题

对于目前的学前教育来说,汉藏双语教育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各地区的教育者都希望西藏幼儿双语教育能够深入落实,但是在实践中,当教师们深入的了解到西藏教育文化时,发现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西藏因种种原因,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来一起研究探讨。

1.距离上的问题

虽然大多数人都希望可以实施藏语与汉语相互教学的方式,但是由于距离的问题(如上文所说)导致这个目标实施起来很困难,导致汉藏双语教学的难度加大,进而导致西藏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质量,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汉语在藏族的发展。

2.思想上的问题

大多数西藏地区的人们主要沟通语言是藏语,对于汉语的学习并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西藏地区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汉语的重要性,所以对汉语的教学也很片面,基本上流于形式,这个原因也使西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受到严重阻碍。

3.文化上的差异

西藏地区的人们与内陆地区的人们在生活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文化当中也存在很多的不同,西藏地区主要重视农业与游牧业,与内陆地区的生活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别,这一问题也导致了西藏人民对于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和应用性认识不足,尤其是在孩子们学前教育的时期,人们没有对双语教育加以重视,致使孩子们日后学习汉语非常吃力。

4.教育上的问题

前文已经提到,西藏地区普遍存在着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的情况,对学前汉藏双语教育也没有足够重视,特别是对于农牧民的子女来说,让子女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有的孩子甚至没有受过学前教育就直接步入小学,导致藏汉双语的教学难度较大。

三、西藏双语教学的师资情况

从西藏整体来看,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占的比重远远不如藏语的教师多,而且双语教学的教师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从教师的整体结构来看,教师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教师的能力水平差、汉语教师知识水平有限,使目前的教学出现了很多状况。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双语教学的方式比较陈旧,双语的思维结构也相对的比较差,知识水平跟不上现代教学的节奏等问题,也使学前藏汉双语教学工作滞后不前。

西藏的双语教师主要是在西藏自治区大中专的院校来进行培训,而各个大中专在培训过程也存在很大的漏洞,许多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职前的教育还是在职的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使教师产生厌恶的情绪,还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的质量。

四、西藏学前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的对策

近几年由于国家以及西藏人民逐渐意识到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西藏地区学前藏汉双语的教育逐渐被大家所重视,但是这仍然不能解决现在西藏地区学前藏汉双语教育的全部问题,因此个人总结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寻找更好的对策。

1.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改变双语教育的课堂结构

改变学前双语的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看到成效的,我们也可以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对课堂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来适应目前西藏地区的学生实际学习水平与现实需要。

2.处理好双语教学与认知发展的联系

在西藏学前藏汉双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母语的良好教学,让学生掌握一流的母语,这不单单是为了继承和弘扬自己民族的优异的传统文化,也主要是通过藏语的完善达到良好的认知系统,进而可以提升汉语的语言能力,做好汉语的良好的教学,使学生的汉语水平更加接近藏语水平,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完善的汉语语言认知系统。

其次,在藏语的学习过程中,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直接利用到学习汉语的方法中来,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会使得双语的学前教育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许多正面的影响。

3.根据自己的民族特色创建高质量的双语教材

在西藏学前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中,我们要更多的结合教育部所推行出的《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结合西藏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文化传承习惯、传统习俗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目前水平、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且根据不同的地区以及不同环境等差异来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

4.双语教师要提高培训达到提升学生双语水平的目的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方面要进行一些积极的配合,并在职称评定、评选优秀教师、福利等方面优先考虑到双语教师,使双语教师更加具有积极性,并对双语课程充满希望。其次,还要补充和完善各项学前汉藏双语教育的制度,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队伍的优秀性、先进性,强化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最后,要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进而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双语教师。

5.更加重视学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与发展意义

学前汉藏双语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前期准备阶段,教育部门以及双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前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改革基础阶段的教育模式,双语教学关键在于应该如何去遵循学生的语言发展特点,采用切合实际的方法来提高汉藏双语的学习水平。汉语作为西藏地区学生的第二语言,其主要特点就是汉语口语的运用强于汉语书写方面的运用,所以以藏语为主要沟通语言可以在学前教育当中加强对汉语的了解,因为学习双语的初期是学习双语口语与书写的关键期,我们要加强对学前汉藏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该牢牢的把握这些有利的时机,对于日后学生学习汉藏双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就目前西藏学前汉藏双语的发展现状来说,还依旧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方案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紧紧围绕知识能力等关系,来提高整体素养的重心,不断完善教学体系,积极推进学前双语教育,把学前双语教育融入到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的教学当中来,明确西藏地区的学前汉藏双语教育在学前教育当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巴桑卓玛. 西藏学前双语教育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杨晓琴. 甘南地区藏汉双语教师培训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3]王大胄. 甘肃甘南藏区藏汉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 琼州学院学报,2007,(4):130~132.

猜你喜欢

藏汉汉藏西藏地区
日常交际用语之藏汉对比分析
藏汉孩子是一家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2《步辇图》:初唐汉藏关系图录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汉藏姐妹一家亲
西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分析
基于Android 平台的藏汉双语学习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藏汉词典的设计与实现
古代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