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的运用*

2014-03-3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连贯语篇语境

范 菲

(太原大学 外语师范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辨认词意、分析句子等语法结构上,这种方式的确能够帮助学生强化语言知识,理清句子内部结构,但是也割裂了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不能着眼于整体语篇进行理解。因而经常出现,学生能够理解某一词语、句子,却不能把握文章的要义。而通过引入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到语篇层次上来,从而实现对语篇的结构形式、段落以及句子的综合分析,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的要义。

一、语篇分析理论

所谓语篇即是由一系列连续的话短或者句子而组成的一种语言整体,我们日常运用的一个单词或者一本书,都能够成为一个语篇。而语篇分析和单独的语法形式分析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它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语篇各个部分的组织方式,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是如何组织构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借助句子、语段等的对比,来分析其中的语篇因素,最终达到对于文化、语义、语境以及文本所做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语篇分析。这种方法的优势是能够帮助学生从语言整体入手,进而实现对于作者观点和意图的全面把握,帮助学生挖掘字里行间所隐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能够综合评价和分析文章。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将语篇分为语境、衔接、连贯等三个主要内容。所有语言的使用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的,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脱离语境而独立存在。语境在生产时,就是将其放置在相关的社会语言以及物质世界的制约下的,因而对于语篇的生产以及理解必然会产生深远影响,换句话来说,读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出语篇的含义也是因为语篇中已经呈现出的某种语境相关因素的作用。语境在语篇中的具体作用随处皆是,比如我们阅读《Gong with the wind》时,如果不清楚斯嘉丽之前在战乱中受到的贫穷、饥饿,就难以理解她在战后为了赚钱而作出的种种离经叛道行为;在阅读诗词时,如果不能够对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当下的情感等详细了解,也不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而这些就是语境的相关因素。最为明显的例子,中国人会将“吃饭了没,做什么工作”当做一种关心,而在西方人看来就是干预别人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这种情况就是语篇实际发生环境和情境的作用,也是一种语境相关因素。衔接是语篇特征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组成语篇的重要途径,主要有指称、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衔接等几种形式,所能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我们理解语篇内的句子和语篇怎样构建起某种关系的,实质上充当了一种语篇的有形网络。而连贯的主要作用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联,属于语篇的底层,能够借助逻辑推理来实现语义连接,可以看做是语篇的无形网络。通常情况下,如果行间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篇章衔接标记,只有借助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才可以理清句际语义关系,从而实现对语篇的语义理解。

二、运用语篇分析理论,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一)融入语境,强化背景文化知识训练和介绍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融入和扩展相关的背景知识,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实现课内教师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课外丰富和拓展知识有机结合,并引导和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现有的相关知识进行大胆预测和分析。首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语言知识进行讲解时,对于其中蕴含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历史、文化、人情以及价值标准等,也应当加强阐述,逐步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建议建立文化专题讲解,将某一文化现象系统化后传授给学生,比如以交际来说,英美国家哪些话题是禁忌的,热情好客的表现或者何种行为不受主人欢迎等等。其次,由于语境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也不可能一一涉猎到,因而应当加大学生对于英文版书籍的涉猎,比如《圣经》、《古希腊神话》等等,帮助学生从源头上理解西方文化,还有一些英美文学的重要作品等。再次,应当注重对于学生语境重构和快速激活共有知识能力的训练,事实上通常在文章前文已经设置的情景也充当着共有知识的作用,因而如果学生能够对于上下文情景进行有效回忆,也可以强化阅读能力。通常的训练方法是,学生常速阅读完文章后,有教师提出一些涉及到上下文情景的问题,由学生快速回答。在平常的测试上,也可以适当加大语篇知识和其运用的部分,注意锻炼学生的语境反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语境意识。

(二)强化学生语言语篇意识,分析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在语篇分析理论中,衔接和连贯是组成语篇的主要方法,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衔接和连贯理论,指导学生分析主题是怎样逐步展开的,以及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是怎样通过衔接和连贯而成为语篇的,比如替换和省略会经常出现在对话中,连接则通常出现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科技文献中会出现大量的词汇衔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内容环境,也即是上下文连贯和衔接的重视,而由作者所设置的上下文实际上就是读者对于文章整体把握和深刻理解的基本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纠正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就查字典或者其他参考资料是关键。应当告知学生在任何一篇文章中遇到生字和生词都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如果给予查字典或者不知所措,会导致刚读过的上文在脑海中记忆不深,最重要的是影响对下文的理解,在这种割裂的阅读方法下,学生实际上是将英语的意思汉译化了,会影响学生英语意识的形成,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继续读下去。因为通常情况下,生字或生词不会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产生太大影响。同时,这些信息尤其是较为重要的信息很有可能会在下文中继续出现,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包括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基本就能做出预测。因而在日常训练中,也应强化学生对于数量掌握衔接手段和连贯关系、实现手段等,通过分析归纳后,能够更好的把握上下文所设置的语言环境。反过来说,一旦学生对于这些衔接手段和连贯关系的运用熟练掌握后,还能够对于下文即将出现的内容作出准确的预测,这对于学生解决预测类的题目具有重要作用。

(三)穿插提问,强化学生对于语篇场、语篇基调和语篇方式的认识和应用

如果仅从语篇的使用角度来说,在英语阅读中存在三个最为关键的因素会对读者对语言的解读产生一定影响,即语篇场、语篇基调和语篇方式,他们都能够在语言和语境之间建立联系。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三个影响语境的因素专门辟出来,作为专题向学生讲述,并通过提问要求学生自己判断。举例来说,从课文中抽出一个语篇场,提问学生语篇场的内容可以是事情发生的场地,发生了什么事,交谈者正在讨论的话题;针对语篇基调可以提问交谈者的态度、心情,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猜测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针对篇章形式,则主要提问语言在具体语境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即是说,交际的方式为书面还是口头,采用的是什么题材等。

(四)引入宏观导入,强化篇章层次教学

所谓语篇教学就是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学生在阅读时也应当从宏观的角度入手来学习,教师需要在学生已经对于文化知识、背景知识等熟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作者的思路观点等。一旦学生能够理清作者的意图, 把握文章的主题,基于主题在文章起到的贯彻始终以及衔接语篇的重要功能,学生的阅读速度自然能够大幅度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体裁应当作为语篇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加以重视。心理语言学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在得知文章体裁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快速提升。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如果能够掌握各种文体的篇章结构,那么在阅读分析时就能够较为容易的抓住文章主题,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有效信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的文体知识告知学生,尤其要注意对于常用的描写、说明、程序、比较、举例、对照等思维方法传递给学生,确保学生可以把握各种语篇体裁的独特性,找寻到其中蕴含的规律,加深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改变传统理论下英语阅读教学的弊端,帮助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所阅读的文章,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是未来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惠芳,刘亚龙,张杰. 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作用——一项基于理工科院校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验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3).

[2] 叶一君,郭婷婷.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4).

[3] 李杰,钟永平.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4] Hall iday, Michael Alexander Kirkwood. / The Teacher Taught the Student English: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0 [ A] . In P. A. Reich ( ed. ) . The Second LACUS Forum [ C] . Columbia, South Carol ina: Hornbeam Press. 1976.

[5] 徐中锋. 以语篇分析法解决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的问题[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

猜你喜欢

连贯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主述位理论对英语写作连贯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