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四)
2014-03-31杨庆育
□文/杨庆育
在后秦时期形成了新儒家的两个学派,其中程朱理学有相当位置,它是由程颐开创,朱熹来完成的学派。
程颐与帕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认识一样,认为世界上的万物如果存在,就一定要在某种材料中体现某种原理。有某物就必有这些物之理,但是有某理,则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相应的物。原理就是程说的“理”按程的认识,理是永恒的,不可能加减。程朱二人直接从《易传》发展出他们“理”的观念,《易传》的道则是“多”,它们是支配宇宙万物每个单独范畴的原则,正是从这个概念,程朱推导出“理”的观念。他们认为,宇宙不仅是气的产物,也是理的产物。事物有不同的类,是因为气聚时遵循不同的理。花是花,因为气聚时遵循花之理;叶是叶,因为气聚时遵循叶之理。
朱熹是一位明辩、精思、博学的哲学家。儒家在汉朝获得统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将精深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朱熹就是儒家这两个方面杰出的代表,从而成为一流哲学家。在尔后的数年中,他在中国的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绝非偶然。
朱在“理”的问题还有自己更为精辟的见解,“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某物是其理的具体实例。若没有如此之理,便不可能有如此之物。朱熹说,做出那事便是有那理。他强调“致知和用敬”,这其实是一种精神修养的方法,比较类似于柏拉图式的修养方法,何谓“致知”?其实就是了解世界的事物;何谓“用敬”?就是看准尽可能多的事物运行规律。
每类事物都有理,理使这些事物成为它应该成为的事物。理为此物之极,也就是说理是其终极的标准。宇宙的全体也有一个终极的标准,它是万物之理的总和,又是万物之理的精髓概括,所以就叫“太极”。朱熹说:“事事物物,皆有个极,是道理极至,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在朱熹理论中的地位,相当于帕拉图系统中的“善”理念,亚里士多德系统中的“上帝”。我以为程朱理学能在百家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还是他们理论中的唯物因素,核心的理其实是对事物客观存在的认可,在那个时代很难用科学的推论或实验仪器对事物存在进行说明,但程朱也不愿意对事做出唯心的判断,于是他们提出了事物运行的终板概念“理”,将一切说明不了的问题都归咎于理的存在。
写到此,我想总结一下“三教六论”的观点。儒家讲修行、重善、小我、中庸和知命;佛家讲修心、重德、无我、觉悟和知缘;道家讲修性、养德、大我、法制和知为。三大家的这些观点几乎囊括了人的心性、心态以及认识方法的全部内容。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某一家的全部观点,但中国哲学的丰富内容亦可覆盖“三教六论”的全部精髓所在。
中华民族其实在脱离封建桎梏以后的任何时期都在做着民族复兴之梦,而哲学的复兴则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本象征。读到这里写到这里的时候,冯先生的书已经接近尾声,我突然想到哲学(philosophy)这个词,是日本学者在19世纪才新造出来的,我们仅能以回朔的方式去看待中国哲学,从公元前后中国思想家的思辨思维与探究的领域,即便没有哲学的称谓,也毫不逊色地体现了中国的哲学特点。
正如新加坡学者赖蕴慧在《剑桥·中国哲学导论》中说:“尽管中西方哲学的主导范式不尽相同,换言之,它们对自我、共同善、存在、因果关系、语言与实在之关联、知识与智慧诸方面的理解并非总是相同,在某些情况下,中国哲学的概念及概念框架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界线提出了挑战。”
是啊!漫长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理念始终难以逃离封建仁义及君臣父子的科臼,但是在这些东西深处无不隐藏着辨证、唯物的朴素理念,正因为此,中国哲学也孕育了数代中华民族的思想家,从而完整地形成了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体系。
让我们再回到冯友兰先生的思想体系中去吧!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并非仅仅增加人类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冯老先生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做的对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按等级可以划分为四级。
第一级称为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可能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的事,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第二极称为功利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更多的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但动机却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
第三极称为道德境界。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一员,也是社会整体一部分;有了这种观念他就会为社会利益做事,或许是如儒家所言,他做事是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这种人是真正有真正道德的人,他的行为及所做的事都符合道德意义。
最高极称为天地境界。一个人有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同时还存在一个更大的整体宇宙;他也是宇宙一员。他既是社会组织公民,同时还是“天民”(孟子语),有这样的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种觉解也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依我看来,照传统中国哲学的任务来看,就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和天地境界。就这四类境界进行分类,前两者宜属自然之产物,后两者则是精神的创造。我猛地想到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就其人需求来看,四类境界与五大需求具有本原的意义,但从实用哲学角度,五大需求更宜于人们的应用。这与美国人的务实精神不无关系。
相反,中国哲学其长远的沿革,我曾经说过始终难逃脱历史烙印的科臼,也正因为如此,在阅读中国哲学史并了解其中真谛所在时,必然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精神,总体上是促使人心静平和、从容淡定、境界高远、淡泊名利的一副良药,它的功能无比强大,犹如中国武术的以柔克刚。
这是我关上这部简史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