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婚嫁
2014-03-31杨耀健
□文/杨耀健
去年,一份“全国聘礼地图”在网上流传,重庆是全国惟一“零聘礼”城市。网友大叹:娶重庆女孩好幸福!那么“零聘礼”的重庆婚礼会不会“打折”呢?我们就说说重庆近代百年的婚嫁吧。
在20世纪初的重庆城,每每男女喜结连理、百年修好之时,依然视亘古千年的旧式婚礼为“正统婚礼”。当时的新娘必须坐上由轿夫抬的彩轿,戴凤冠、披盖头,一路吹吹打打,奔往男家。新婚男女拜过堂,祭完祖先,还必须“闹洞房”,重庆人所谓“不闹不发”。其间充满乐趣,主人家将瓜子、糖果藏于被子中,众人哄抢,“抢得花生生贵子,抢得糖果甜如蜜”。在亲切欢乐的气氛中,新娘早已忘却矜持,新郎也抛开往日的稳重。
晚清时代开埠的重庆,虽然受西洋风气的影响,但是良家女性依然被封闭在家庭中,不能出入正式的社交场合。婚恋仍然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它的特征是讲究门当户对,父母说了算,有的是从小指腹为婚,有的是近亲表兄妹,有的则是乱点鸳鸯谱。
在西方的商品涌入的同时,西方的文化结伴而来,本埠上层士绅的婚礼变得半土半洋。1913年,吴子云女士的婚礼便是一例,它是中西式婚礼的合壁,破天荒地像今天的足球赛一般,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为西式婚礼,在信教的吴子云家举行,教会方面的牧师来为新人证婚,身着中式西式服装的来宾站满了院坝,并请摄影师拍下这隆重的场面。基督教婚礼完毕后,一对新人又乘轿赶往尊重旧礼教的男方家,举行下半场的中式婚礼,两人一拜天地,二拜君亲师,三为夫妻对拜。这别开生面的婚礼,轰动了繁华的下半城,引得大户人家啧啧羡慕,满城争说。
1920年,岳池县的贺升平与永川县的万女士结婚,想留个永久的纪念,决定拍一张结婚照,但小县城还没有照相馆,于是只有专程来重庆城圆梦。那时重庆的照相馆价格不菲,拍一张照片要好几块响当当的大洋。尽管如此,他们怀着相知相悦的欢欣来到山城,要在底片上留下青春的剪影,一辈子再穷不能穷了这一次。可是他们依然不知不觉遵守着“笑不露齿”的古训,照相时力求端庄稳重,带有那个交替时代的痕迹。
后来随着川剧、京剧的普及和走红,舞台上名角们英俊潇洒的扮相实在令青年男女怦然心动,群起而模仿,这有点像如今追星族的味道。“女则靓装倩服效妓家,男则宽衣大袖学优伶”,这样的时尚一时成风,婚礼也有复古倾向。自30年代起,以工商界为主体的上流社会逐渐形成,出身名门的成功女性成为社会明星,她们往往自主择偶,向往自由恋爱,举行西式婚礼。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使这个僻处内陆的水陆交通枢纽,成为全国的中心。华东、华北等沦陷区的各界人士源源涌入这座城市,各国大使馆亦迁渝办公,使陪都呈现出畸形的繁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这时的陪都女性又开始追求女性美的内涵实质,主要是仿效社会名媛,宋氏三姐妹就是她们的偶像。从最初单纯地模仿、追逐艺人和明星的风采,再到这时对社会名媛的崇拜,不难看出重庆女子在审美情趣上的日趋成熟。在这种氛围中,重庆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女子贵族学校,大家闺秀纷纷跻身其中,她们期待有朝一日也能像宋氏三姐妹一样成就辉煌的人生。
因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重庆的婚礼也变得简洁起来,集体婚礼应运而生,它收费低廉,手续简便,获得了本埠婚龄青年的青睐。当时的学界也对其所蕴涵的文明倾向报以热烈的赞同。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颁布了《婚姻法》,包办婚姻、变相买卖婚姻、拐卖妇女、暗合八字的封建迷信活动受到打击。婚嫁新风俗在这片广阔的黄土地上出现,形成了文明的社会风尚,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50年代,女青年普遍倾慕解放军、劳动能手,其它条件均不大考虑。某大医院护士长何志雅,主动托人替自己介绍了一位部队干部,明知对方很快就要随军进藏,仍不顾父母劝阻,毅然与之结婚。不久,又有不少女青年踏上征途,不远万里在拉萨安家落户,与驻藏部队官兵喜结良缘,重庆妇女界为之送行。
60年代,人们择偶时,都把对方的家庭出身列为第一条,注重对方的“政治面貌”,希望选择根正苗红的对象作为缔结良缘的伴侣,以保证家庭及子女的幸福安全。在这段时间内,重庆青年男女的婚礼崇尚节俭,一般不设酒宴,不披婚纱,不举行隆重的仪式。经所在单位批准,领到结婚证后,把双方父母和亲戚请来吃顿便饭,到照相馆拍一张黑白照片,就算是得到了社会认可。对单位的同事,顶多发几颗喜糖,大家送的礼物也简单,无非是热水瓶、玻璃杯、床单、被面之类。
进入80年代,社会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女青年择偶侧重于大学生、科研人员,有文凭的男青年吃香走俏。但不久一大批率先致富的个体户、私营老板冒出来,吸引了众多女孩,企业经理、有海外关系者也异军突起,成为有实力的竞争者。
90年代以来,由于不少缺乏文化根基的个体户、私营老板在商海弄潮中纷纷翻船,生活没有保障,于是相当一部分人在择偶时,又把机关公务员、行政干部放在首位。报刊上姑娘的征婚启事,多明确要求应征者必须是政府官员或行政编制。
百年来重庆人的婚恋走马灯般地变幻着,好似一副多棱镜,折射出本埠青年男女在岁月流逝中精彩而多变的人文风情,也留下了明晰的历史烙印。总的来讲,山城女性比较看重男方的才能、地位、前途、财富,寻觅比自己强大、富有的男性为伴侣。而男性比较看重女方的外貌、精神气质。郎才女貌这一传统的择偶观,在不同年代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基本内涵却大体一致。
在今天的重庆,人们举办婚礼已不再趋附某一单纯的时尚,中式,西式,个性,创意婚礼不一而足。今天的重庆人,依然秉承着前辈的开拓进取精神,勤奋工作精明生活,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