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中转变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4-03-30杨纪年

师道·教研 2014年12期
关键词:前置课文作业

杨纪年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几年来,我们进行了一些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和实踐,总结出一些既符合自身实际又切实可行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做法。

一、 重视课前预习,引导学生进行置性学习

新课标强调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做课堂的主人,体现自主性。为此,我们提出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预先对要学的内容进行了解、探究。比如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设计出涵盖了拼音、字、词、句,甚至背景资料的“表格式前置研究性小作业”模式,这一模式为学生的前置学习仅仅是提供了思路,对其它方面则是开放的。通过“前置研究性小作业”的自学模式,学生预先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老师点拨来得到解决。学生因为有了自己的关注点,所以在课堂活动中表现得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前置性学习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延伸和扩展了课堂。

二、改“我问他答”为“他问他答我再问”,强调“发现问题”比“解答问题”更重要

程颐说:“学者先要会疑。”科学家伽利略也说过:“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调查我们周围的学生,上课根本没有提问题的习惯。长期的接受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个性,增加了依赖性,提不出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提问:要么是面面俱到(无选择,无重点),要么是提书上现存的思考题。这就导致学生不想问,不会问,这样便形成恶性循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首先是从设计问题情境上下功夫,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问:①从文章题目中提出问题;②依据文章写作顺序、写作特点提出问题;③针对课文中的难点提出问题;④找寻关键词句提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其次是注意问题的呈现时机和方式。因为小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游戏往往是最能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所以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共同参与的机会,开展一些有益的课堂活动。比如,“问题银行”的“吸储”活动(旨在鼓励学生敢问、多问)、“问题精品库”的“入库”评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会问)等等。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主动问、积极问,使学生觉得学习中能够发现问题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

新课标强调课堂中评价机制的引入,就是希望通过赏识教育,让学生在赏识他人和被他人赏识的情感体验中获得求知的动力、欲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课堂变得民主、和谐。新课改实施以来,通过实践、摸索,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出“小小评论家”的做法,变原有课堂的单边活动为现在的多边活动: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论,还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评论。老师的角色也从课堂的主宰者变成合作伙伴,只是引导学生从积极的方面去评价他人,而不是简单的作出“对”或“错”的结论。学生在类似“小小评论家”的实践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品尝到被别人肯定在喜悦感,个性得到了发展、得到了张扬,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这一变化带来的是学生知识、心智的全方位的发展。

三、改变作业方式,提倡“分类作业自由选”

课堂教学中很多学到的知识,往往需要通过作业的形式来加以巩固,于是老师便会给学生留作业。一直以来,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甚至作业本都由老师统一规定,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但我们发现这种统一的作业方式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想提高的优秀学生失去了尝试挑战自己的机会;能力差的学困生完成不了,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新课改过程中,我在这个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分类作业自由选。根据学生的实际,事先设计好不同类别、不同难度的作业,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比如,识字课我设计几种作业供学生自己去选择:①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②根据课文中的生字找出形近、音近字1~2个并组词;③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并选择这些词中的一个或多个写一句话或一段话。这样一来就体现了“因材施教”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前置课文作业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背课文的小偷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快来写作业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背课文
作业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