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的机制创新
2014-03-30刘晓俊郝春新
刘晓俊,郝春新
(1.河北联合大学 研究生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经济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
近年,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也同时引发了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河北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建设经济强省和现代河北,必须发展生态经济。[1]
一、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的现状
(一)生态农业现状
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提升。2013年,河北省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05.57亿元,同比增长33.4%。二是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河北省机耕面积达540.8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61.8%,同比增长0.3%;机播面积达657.2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5.1%,同比提高0.1%;机收面积468.0 万公顷,占53.5%,同比提高5.6%。三是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断上升。2013年,畜牧、蔬菜和果品这三个产业的产值就占河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的70.0%,同比提高了0.3%。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同比提高1.5%。四是旅游观光农业稳步发展。河北省不少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发了生态农业观光园,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这不仅环保,而且带动了当地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2]
(二)生态工业现状
一是工业增加值不断提升。2013年河北省工业增加值达13194.8亿元,比上年增长9.4%。二是科技投入增加,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河北省2013年的研发经费是290亿元,同比增加18.2%,占生产总值的1.0%,同比增长0.08%。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是1384.9亿元,比上年增加14.2%,占工业增加值的10.50%。三是节能降耗取得明显进展。2013年,在河北省规模以上的工业中,每一增加值的能耗同比减少8.08%。四是污水处理能力提高。2013年末河北省污水处理厂每天可处理污水达1211.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53.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2%,同比增长0.8%。
(三)生态服务业现状
一是生态交通运输不断发展。2013年,河北省的公路通车里程达到了17.4万公里(包括村路),比上年增长7.0%。货物运输总量25.1亿吨,比上年增长13.7%。旅客运输总量10.3亿人,下降2.2%。港口吞吐量8.9亿吨,同比增长16.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4.6万标准箱,增长16.6%。二是金融保险业不断发展。2013年末,河北省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达39221.3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202.4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23357.2亿元,比年初增加2688.9 亿元。全部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达23966.0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041.9亿元。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37.6亿元,比上年增长9.3%。三是生态教育规模发展壮大。2013年,河北省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3万人,比上年增长了4.9%;在读研究生3.8万人,同比增长5.3%;毕业生1.1万人,同比增长7.7%。普通高校118所,招生34.7万人,同比增长了1.3%;在校生117.4万人,同比增长了0.5%;毕业生33.4万人,同比增长5.9%。
二、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投资少、发展慢
一是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较小。2013年河北省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一产业的42.92%,仅占全省总投资的1.32%。二是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不高。2013年河北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是63.53%,远远低于农业较发达的山东省79.0%的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63%,但与山东等先进省份农业产业化经营率70%多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三观光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对农业的认识不足,仍停留在单纯的种植业,认为只有种植业才可以创造价值,所以对于观光农业的投资和开发不是很到位。尽管有些地区开展了一些农业观光项目,但主要的活动仍然是观光和娱乐,基本上没有差异化,缺少地方特色,后续发展不足。
(二)生态工业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
一是资源依赖型产业仍占重要地位。河北省是制造业大省,但是比较成功的行业都是资源依赖型的行业。2013年,河北省制造业百强中,排在前十名的有七个是钢铁类企业,这说明尽管我省的制造业增加值较大,但都是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前提的,背离了生态环保的理念。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河北省大约有540多个工业园区,但仅有石家庄、唐山、承德、燕郊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并且在稀有的高新区中聚集着大量的房地产业,缺乏信息业、生物工程、新材料、环境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三是科技含量低、高技术产业比重低。河北省被称为廉价的加工厂,我省的很多轻工业,仍然是代加工为主,科技含量很低,几乎没有自主品牌。
(三)现代服务业内部投资不均衡,服务型专业人才缺乏
一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2013年,河北省的服务业增加值为10038.9亿元,同比增长了8.4%,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5.5%,但其中仍然是传统的服务业占据很大比重,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占23.68%,生活性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以及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5.69%,而科研等具备高人力资本的行业仍发展缓慢。二是服务业内部投资不均衡。2013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为23194.2亿元,其中第三产业投资10879.1 亿元,占总投资的46.9%。对生活消费性服务业投资力度较大,但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数额为4547.3亿元,占总投资的19.6%,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投资仅为59.5亿元,占总投资的0.26%。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较少,且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94.3亿元,占总投资的9.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147.8亿元,占总投资的0.64%,而对金融业的投资是44.4 亿元,仅占投资总额的0.19%。对公益性服务业的投资总体很少,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最多,是1489.7亿元,也仅占总投资的6.42%。三是不注重培养服务型人才。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从业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人才是发展的主要动力。河北省的教育水平整体是提高的,但是缺少服务型的专业人才。[3]
三、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的机制
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除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调整结构以外,须建立系列机制。主要应建立:
(一)政府协调机制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人们已经注意到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但是有些企业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却置自然资源与环境于不顾,过度开采,滥砍乱伐,有些任意排放污物,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环境,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发展而严重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另一地区的生态经济。这违背了发展生态经济的最终目的。因此,河北省政府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加强各地方的沟通,调解各地方的矛盾,保证各地区共同合作,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河北省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合理的投融资机制
一是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制订发展生态经济的融资机制,编制完善的资产负债表,使资产状况更加明朗,防止出现过度举债的情况。二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其一,制定生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设立生态产业的投资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极力推进生态产业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其二,引导保险、融资租赁等社会资金投入生态经济建设。其三,改革现有地方融资平台,培育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使其发展成为市场化的投资主体。三是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首先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融资模式,赋予开发性金融机构永久国家债信等级,建立稳定的中长期金融债发行筹资机制。其次,河北省可以指定一个银行,由此银行对河北省各市及地区的资产借贷状况进行统一的管理,这样既可以全面了解全省的资金状况,做好预算,又可防止出现债务风险。再次,设立专项的贷款、基金和债券等,以弥补资金出现阶段性缺口。
(三)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是一种资源性公共产品并且具有稀缺性,这种稀缺性表明了生态环境是具有价值的。但长时期以来,受益者(往往也是破坏者)长期无偿占有资源,获得了超额利润,但并没有对环境资源的利用支付成本,更没有对环境的破坏承担责任,保护者没有得到应有的经济回报,而受害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赔偿。为保证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公正,实现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河北省应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要对当前的相关政策机制进行完善,明晰资源所有权,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获取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权,而不能无偿获得;对造成生态资源浪费、污染和破坏的企业,政府要给予严厉惩罚;对受害者要给予适当补偿。[4]
(四)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日益成为了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标志,因此提倡科技创新对河北省发展生态经济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科技的投融资机制,因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建立在大量科研的基础之上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河北省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机制,为科技创新打好物质基础;其次是要与各高校建立密切联系,高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而人才主要来源于各高校的培养,所以各相关企业可以与高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专门的高精尖人才;再有企业本身要把科技创新的观念灌输到企业文化当中,使每一位员工都认识到创新对于现代企业存亡的重要性,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竞争力。
(五)法律约束机制
河北省现有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整体性的立法。为解决生态经济建设的法律问题,首先,我省要根据自身现状,制定一套符合河北省发展的法规,如《生态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等;其次,制定生态经济建设的优惠政策,鼓励人们发展生态经济;再有,要制定生态建设的法律补偿制度,降低对生态的破坏程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六)完善考核机制
河北省政府应增加发展生态科技的投入,大力开发和研制绿色产品。对发展绿色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适当补贴,以鼓励其发展生态经济,同时,应建立绿色GDP 核算指标,并将其纳入对政府和企业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
[1]蒋才芳,王兆峰,肖怡花.湖南西部生态经济建设制度机制创新[J].市场论坛,2008,(10).
[2]杨慧.成都市生态经济建设的探索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1-52.
[3]王孔雀,胡仪元.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研究[J].绿色经济.
[4]李战奎.西部生态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初探[J].江汉大学学报,20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