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理念与人格健康的关系
2014-03-30王仲怡
王仲怡
(大连市沙河口区启智学校, 辽宁 大连116021)
人格是那些在个体身上使人的行为比较稳定的、相对持久的特质、倾向或特性模式,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心理面貌。[1]人格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无论对个体还是社会,其意义都是非常重要的。家庭作为个体最早接触的具有社会文化意义的组织,对个体人格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形成具有着先决性的意义。家庭教育是社会化的重要环节,其本质就是帮助个体实现社会化,也就是使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现实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与规则的过程。家庭教育理念是家长在进行家教实践及其相关的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家庭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与认识的观念支撑,与学生的心理健康特别是人格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理念作为一种观念并不直接对人格健康产生作用,而是通过支配指导家庭教育相关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等体现出来;同时,任何家庭教育一定有相应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家庭教育理念与人格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理念就有什么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理念体现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理念对人格健康有着影响作用,个体的人格健康状况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变化。
一、家庭教育理念对人格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1.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有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孩子的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格总是体现在个体的现实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人格的理智、意志、情绪、态度、习惯等特征维度考量家庭教育理念对人格健康的影响。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积极的认知方式,防止和消除消极的认知方式。有了正确的积极认知方式就会凡事从积极的角度认识和思考,从而积极认真地处理。这是健康人格发展形成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认知风格。有了科学的认识方式,一个人就会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能够避免和预防以及纠正人格中出现的偏激、片面、极端、武断等偏差。
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一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意志品质,防止和克服消极的意志品质。养成勇敢、勤劳、顽强的品质;防止和克服冲动、任性、脆弱、寡断、拖延、怯懦、易受干扰与诱惑的情况。二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激励,保持愉悦的心境,识别他人情绪并有效地沟通,养成乐观积极的处事态度。预防和克服悲观、狭隘、猜疑、嫉妒、孤傲、浮躁的消极情绪倾向。民主型家庭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健全自我意识的生成。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自信自尊、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自我设计、自我实现。防止其产生自卑、过分自恋、依赖、以自我为中心、自暴自弃、放任、封闭、压抑等自我意识方面的偏差。三是有助于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防止行为的偏差,教育孩子学会做人,有爱心、做有价值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避免和纠正做人方面的失误。四是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培养孩子的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和规则意识,自觉地用社会行为规范与规则去规范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防止和消除可能出现的问题行为,纠正和防止不良行为习惯等。
2.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教育理念对人格健康有负面作用
专制型、放任型家庭教育理念损害人格健康,概括地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错误家庭教育理念使家长对子女的抱有不恰当的期望。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或过低,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不利。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产生挫折感、恐惧、敌视、压抑等不良心理,过低的期望则易使孩子自我评价过低,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二是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健康人格起着不良的影响,当家长采取“态度不一致”“以压力为主”“歧视”“经常打骂”等不良方式进行教养,孩子个性、智力、心理问题的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大。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是导致孩子人格偏差的的最主要原因。[2]三是家长自身不良思想道德素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当孩子发现父母品行不良时,心理上会蒙上消极的阴影,产生沮丧、怨恨、烦恼和自卑等心理;更有甚者,孩子模仿父母的品行不良行为,导致对社会规则的漠视与对立。[3]在不和谐、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其很多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极易出现人格方面的缺陷。四是错误家庭教育理念影响使家长不能及时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甚至导致扭曲人格的生成、贻误成长的时机;不能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不能或无力发现以及纠正孩子在人格方面出现的偏差。
二、家庭教育理念与人格健康关系对我们的启示
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有助于人格健康。家长首先有意识地遵循科学家庭教育理念,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的人格健康发展树立榜样;为孩子人格和健康创设适宜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满足孩子的正常需求,使孩子有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等;引导孩子的心理向积极方向发展,并尽可能提供条件支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人格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时地弥补出现的失误。心理学关于健康人格理论模式的研究证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影响以及主体活动的结果。家庭教育理念通过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多方面而对人格健康产生作用。家长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注意发挥主体的活力与积极性、主动性,唤起和调动孩子成长的主动性,释放正能量,这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专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由于挫伤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主体的尊严和成长的积极性,非但易使其丧失积极成长的主动性和活力,而且还产生了诸多的负性情绪和心态,成为其成长的阻力,长期下去很容易演化为人格变异;放任型的教养方式由于没有与孩子互动,任由孩子率性发展,使其心理需要不能得以正常满足,很容易催生心理偏差,放任型教养方式另一变式就是溺爱,同样对健康人格具有负面的影响。
所以,应该大力宣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利用一切传播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理念对健康人格的重要意义,只有认识上的到位才有行动上的自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把家校合作当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提出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理念对家庭教育有很好的现实指导作用,如:家庭教育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品德重于学问,状态大于方法;把童年还给孩子;相信孩子发展的潜力;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生活方式;让日记伴随孩子成长等。一旦这些科学的家教理念为广大家长所接受,将对下一代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
[1]Jess Feist,Gregory J.Feist.人格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2]张亭亭,王岩.中日家庭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J].新西部,2009(20):270-271.
[3]杨金铭,刘凤林,张庆国.大学生人格发展水平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