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水学”初论

2014-03-30刘冠美刘同尘

关键词:苏轼

刘冠美, 刘同尘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72)

苏轼“水学”初论

刘冠美, 刘同尘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10072)

苏轼建立的“水学”是对中华水文化的重大贡献,它包括水工程学和水文化学。水工程学涵盖治水理论和实践,水文化学包括水哲学的感悟、山水文化的鉴赏、山水画的点评、水利的讴歌、水工美学的诠释,苏轼在这两方面均有伟大的建树。

苏轼; 水学; 治水; 水文化; 水景观

苏轼在策断“禹之所以通水之法”中说:“当今莫若访之海滨之老民,而兴天下之水学。古者将有决塞之事,必使通知经术之臣,计其利害,又使水工行视地势,不得其工,不可以济也。故夫三十余年之间,而无一人能兴水利者,其学亡也。”[1](P673)从上下文看,这里的“水学”是指水工程学,但从苏轼的全部社会活动看,“水学”又包括水文化学。水工程学涵盖治水理论和实践,水文化学包括文“化”水工程和水工程文化,苏东坡在这两方面均有伟大的建树。如果说先秦诸子的水论为中华水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那么苏轼建立的“水学”则把水文化上升为专门的学科,是对中华水文化的重大贡献。

一、苏轼水工程学的理论及实践

苏轼的一生有着辉煌、卓有成效的治水实践,他不仅仅是一个实干家,同时还是一个治水理论家。他在《东坡易传》中,对易经的治水理论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今夫水,虽无常形,而因物以为形者,可以前定也。是故工取平焉,君子取法焉。惟无常形,是以迕物而无伤。”[2](P54)这就抓住了问题的要害,故“取平”,“取法”的基本方略也就应运而生。

苏轼高度发挥了“井”卦中的“养”的概念:“养之则日新,不养则日亡,择居所以养也。《彖》曰‘井养而不穷’,所以养‘井’者,岂有他哉!得其所居则洁,洁则食,食则日新,日新故不穷。‘井泥’者,‘无禽’之渐也,‘泥’而‘不食’,则废矣。‘旧井’,废井也;其始无人,其终无禽。无人犹可治也,无禽不可治也。所以为井者亡矣,故时皆舍之。”[2](P90)这里的“养”谈的是对水利工程的维护、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养”的重要性:“养之则日新,不养则日亡。”苏轼在疏淘六井、解决饮水问题时,正是站在“养”的战略高度上不断持续发展水利事业。“‘修’,洁也。阳为动、为实,阴为静、为虚。泉者所以为井也,动也实也;井者泉之所寄也,静也、虚也。故三阳为泉,三阴为井。”井,实际上是广义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的修建成功与否取决于阴阳、动静、虚实关系的正确处理。

从《宋史》和苏轼文集中,发现苏轼治水的专题奏折动辄几千字,对水利工程规划深度介于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之间,论述之周详、措施之具体、逻辑思维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

二、苏轼的水文化学研究

苏轼是水文化的倡导者、水景观的设计大师。他留存于世的两千七百多首诗歌中,山水诗就占了近五分之一;词三百多首,纯以山水为题材者约两百首,可见他对水文化情有独钟。

(一)水理的感悟

1.水生哲理

《天庆观乳泉赋》曰:“阴阳之相化,天一为水。” “水之在天地之间者,下则为江湖井泉,上则为雨露霜雪,皆同一味之甘,是以变化往来,有逝而无竭。”[1](P527)水是天地的中介,天地的联系。

“凡水之在人者,为汗、为涕、洟、为血、为溲、为泪、为矢、为涎、为沫,此数者,皆水之去人而外骛,然后肇形于有物,皆咸而不能返。”水是人体重要成份,水就是生命。

爱水。“我性喜临水”,“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东湖》)。

赞水。“水者,物之终始也”, “水心无己”(《东坡易传》)。

悟水。“必将得于水之道也”(《日喻》)[1](P1430),“水之道“ “因物赋形”、“柔外刚中”。“水性故自清,不清或挠之。君看此廉泉,五色烂麾尼。” (《廉泉》)“地与楼台相上下,天随星斗共沉浮。一尘不向山中住,万象都从物外求。”(《潮中观月》)“使君非世人,心与古佛闲。时要声利客,来洗尘埃颜。”“俯仰尽法界,逍遥寄人寰。亭亭妙高峰,了了蓬艾间。”(《南都妙峰亭》)

水与禅。“闭眼观身如止水”、“水中照见万象空”,“水镜以一含万”(《送钱塘僧思聪归孤山叙》)[1](P748)天地万象、丰富多彩、无限广大,皆含映于水中。

“水性故自清”(《廉泉》)。“道人胸中水镜清,万象起灭无逃形。”(《次韵僧潜见赠》)苏轼讲的是艺道同一的文艺本体论。

2.水育文学

苏轼以水论文艺,最先受其父苏洵思想的启迪。苏洵在《仲兄字文甫说》中从美学角度对风水涣作了绝妙的解释:“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余委蛇,蜿蜒沧涟,安而相推,怒而相投者如鲤,殊然疑态,而风水之极观备矣。故曰‘风行水上涣’。此天下之至文也。”“水”是指创作主体及其艺术修养,“风”则是指客观事物刺激了创作主体,而让创作主体产生了创作冲动、灵感和激情;“风水相遭”是指客观事物触动了创作主体,使创作主体产生了灵感。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1](P1492)“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1](P1035)苏轼在《滟滪堆赋》中指出:“天下之至信者,惟水而已。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惟其不自为形,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

苏轼从父亲那里接受了“风水相激”、“实中溢外”的观点,所以坚持有为而发,不勉强为文。“万斛泉源, 不择地而出” 是苏轼的艺术创作动力; “随物赋形,尽水之变” 是苏轼的艺术表达、创作方法;“行云流水, 文理自然” 是苏轼的艺术鉴赏、创作风格。苏轼的水育文学论正是“风水相激”观点的引申、充实和发挥。

(二)山水文化的鉴赏

诗因景而生色,景因诗而扬名。山水文化鉴赏是苏轼“水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山水文化鉴赏,揭示水流的不同形态如江河湖海、潭泉井瀑等的文化内涵,指出不同地区的水文化差异,达到怡情养性的目的,同时为构建水工程文化学、水工美学、水景观学提供理论支撑。

巴山蜀水的雄奇、灵秀对苏轼创立“水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蜀中名胜记》说眉州“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列眉通衢,平直衍广,夹以槐柳。小南门城村,家多竹篱桃树,春色可爱,桥之下流,皆花竹杨柳。泛舟其间,乡人谓之小桃园”。

苏轼对眉山的水生态的描写是:“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澜。”(《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对乐山河流形态的描写是:“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初发嘉州》)眉山被陆游誉为“蜿蜒回顾山有情,平铺十里江无声”,“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故乡的山清水秀对苏轼青少年的浸润是“润物细无声”。

对黄河的水文化领悟是:“活活何人见混茫,昆仑气脉本来黄。浊流若解污清济,惊浪应须动太行。帝假一源神禹迹,世流三患梗尧乡。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黄河》)“气脉本来黄”,揭示黄河文化的精髓。

对长江的水文化领悟是:“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牛口见月》),“惟余八阵图,千古壮夔峡”(《八阵碛》),“长江连楚蜀,万派泻东南。合水来如电,黔波绿似蓝。余流细不数,远势竟相参”(《入峡》)。“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荆州十首》)“同一色”、“涉大荒”、“尽平川”道出楚地的山水构型的特征。

“瞿塘迤逦尽,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渐欲作奇伟。坱轧势方深,结构意未遂。旁观不暇瞬,步步造幽邃。苍崖忽相逼,绝壁凛可悸。观八九顶,俊爽渞颢气。晃荡天宇高,奔腾江水沸。”(《巫山》)三峡奇观,鬼斧神工,夺人心魄。

“楚人少井饮,地气常不泄。蓄之为惠泉,坌若有所折。泉源本无情,岂问浊与澈。” (《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苏轼将“井饮”与“地气”关联起来,透露出楚地民俗。

“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蜀江固浩荡,中有蛟与鲸。汉水亦云广,欲涉安敢轻。” (《汉水》)“已泛平湖思濯锦,更看横翠忆峨眉”(《法惠寺横翠阁》诗集卷九),苏轼这里流露的不仅仅是思乡之情,更重要的是不断将巴山蜀水与异地山水进行比较,把蜀水文化推向全国。

对海文化的领悟是:“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八月十五看潮五绝》)蓬莱看海,赞峰誉浪;钱塘观潮,说古论今。

(三)山水画点评

苏轼在《画水记》中对古今画水做了评述:“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指出水面画法的单调,就水画水;“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孙位始出新意,以水石的激荡为表现主题,注重水与边界的相互作用,因“随物赋形”,方可“尽水之变”;“其后蜀人黄筌、孙知微皆得其笔法。“始,知微欲于大慈寺寿宁院壁作湖滩水石四堵,营度经岁,终不肯下笔。一日,仓皇入寺,索笔甚急,奋袂如风,须臾而成,作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也。”孙知微仍在水石激荡上下笔,“营度经岁”反复在结构、布局上推敲,然后一气呵成。“近岁成都人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始作活水。”蒲永升深得山无水不活、无活水不灵的真谛,“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1](P805)。活水的视觉冲击可见一斑。

苏轼在《净因画院记》中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埒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斓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至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员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1](P777)苏轼抓住“常形”与“常理”的矛盾,揭示画论的精髓。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馀地、运斤成风。” (《书吴道子画后》)[1](P1602)“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1](P1601)

在苏轼一系列的山水题画诗当中,“烟雨”、“云烟”、“浮空”、“缥缈”都是高频出现的词汇,“浮空”、“缥缈”则是云山烟水给观者最直接的感受。苏轼由水的不同形态,提炼出组成画面美感的三元素:烟、雨、云。

山水画:“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照眼云山出,浮空野水长。”“经营初有适,挥洒不应难。”“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苏轼极为重视绘画构图, 经营位置, 实践上要做到“径蟠趋后淹, 水会赴前溪” , 景物要错落有致、连绵呼应, 这样才能在和谐中见变化,构成完美的整体。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此间有句无人见,送与襄阳孟浩然。”“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郭熙秋山平远二首》)郭熙画论有三远:平远、高远、深远,苏轼对“平远”的理解是“目尽”、“顾虎头”,“目尽”是穷尽视线,“顾虎头”是凝聚画眼。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使君何従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绘画可定格瞬间场景,而诗歌却能揭示场景变化、事件因果、画中情、画外音。苏轼这首山水画评诗就是明证。此诗意象繁杂,表情丰富。诗人采用大量虚词和散文句式加以表达, 精炼隽永的诗歌语言的比例有所减少。首先是运用虚词连结词语和句子, 造成语意转接连贯。其次, 采用散文句式。

首句写烟江叠嶂,突出一个空字。景由阔至狭, 又归于苍茫气象。意象集中,用语紧凑,写出绘画所无法表现的烟云聚散的自然景象,同时又蕴含“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哲理, 令人回味。前半部分用赋, 铺叙景物。以烟江叠障为远景,描写绝谷, 飞泉, 萦林, 络石,接着视线下移,以小桥野店点缀为近景。最末荡开一笔, 以渔舟一叶,浮于江天之间,呼应首句。后半部分抒情议论为主,画图的景物安排有清妍之美,既赞美该画的布局,也抒发诗人归隐之念。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虔州八境图》八首》之六) 云烟变换,营造出的流性的“空濛”,由尘外到尘中,“浮空出没有无间”, “迷远”之境由此而生。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出霜根。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书李世南所画秋景》“参差”、“欹倒”,山水画以正合,以奇胜。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中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遣其。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画家作画,出神入化,忘去自身,身与物化,物我两忘,可谓思入杳冥,无我无物,方能达到“无穷出清新”的境界。

(四)讴歌水利

苏轼在踏踏实实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同时,还拿起诗歌这种宣传武器,大声为水利鼓与呼,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光彩篇章,是探索水工程文化学的先驱。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吴中田妇叹》),苏轼选取典型的生活情景和人物的行动,通过叙事抒情,间用议论的方式,形象地反映人民凄苦生活现实,揭露出造成人民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新渠诗(并叙)》 :“新渠之水,其来舒舒。溢流于野,至于通衢。渠成如神,民始不知。问谁为之,邦君赵侯。”“新渠之田,在渠左右。渠来奕奕,如赴如凑。如云斯积,如屋斯溜。嗟唐之人,始识秔稌。”“新渠之民,自淮及潭。挈其妇姑,或走而颠。王命赵侯,宥我新民。无与王事,以讫七年。” “侯调新民,尔既来止。其归尔邑,告尔邻里。良田千万,尔择尔取。尔耕尔食,遂为尔有。”“筑室于唐,孔硕且坚。生为唐民,饱粥与饘。死葬于唐,祭有雉豚。天子有命,我惟尔安。”

苏东坡的水利之歌,颂新渠之水、新渠之田、新渠之民,诗中为民请命,与民同喜同忧之情,溢于言表。

《浚井》:“古井没荒莱,不食谁为恻。瓶罂下两绠,蛙蚓飞百尺。腥风被泥滓,空响闻点滴。上除青青芹,下洗凿凿石。沾濡愧童仆,杯酒暖寒栗。白水渐泓渟,青天落寒碧。云何失旧秽,底处来新洁。井在有无中,无来亦无失。”除青苔,洗凿石,去旧秽,驱寒栗,有浚井的辛苦,“井”就来;无浚井的辛苦,“井”就失。

(五)水工美学的探索

1. 湖泊水文化的意境美

在西湖,两条长堤横卧湖面。白堤东西方向,靠近湖的北岸;苏堤,一又三分之二里长,南北方向,靠近湖的西岸,六桥九亭连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烟柳,春晓雾蒙,湖光山色。苏堤的修建是系统工程的典型案例,既解决交通问题,又解决了清淤的去处,同时营造了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对西湖空间进行分割,内外湖由此而生。长堤卧波,拱桥多姿,上飘彩云,下驶飞舟,柳丝浅绿鹅黄,轻拂半隐半现的石堤,而千年古塔,矗立天际。杭州西湖,四周群峰耸翠,山色空朦,这是天然条件。湖中有白堤、苏堤,把湖面划分成不同的风景区。堤间拱桥,在低平的湖上,赋于了空间的曲线与立体感。堤上桃红柳绿,丰富了湖中色彩。桥下游船往来,时装笑语,波光桨影,堤边春风怡荡,长条拂水,更增添了山湖秀色,旖旎风光。还有花港观鱼,小瀛洲、平湖秋月等水面上的园中之园、景中之景,给人以丰富多彩与多层次的感觉。春夏秋冬、花朝月夜,都有赏不完的风景。苏东坡诗云:“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轼在颍州》)。六桥指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桥,古朴美观,映波桥就是那六桥由南而北的第一桥,桥长17米,宽6.7米,单孔石拱桥,始建于北宋,民国九年桥面改石级为斜坡。水榭茶楼,小桥长廊,倒映在波光之中,将桥取名为“映波桥”正是恰到好处。站在桥上,一边可见新建的雷峰塔,一边则是另一处西湖十景“花港观鱼”。随着时光的流逝,白堤已毁,苏堤健在,苏东坡开景观水利、人文水利的先河,构建西湖的美学框架,为西湖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奠定基础。

苏轼对湖泊的水景观美学诠释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此诗是水景观的精品设计,丽日晴空,水生光,清晰分明,瑰美华艳,为浓抹;雨丝风片,山着色,缥缈隐约,素雅朦胧,为淡妆;“潋滟”为正,“空蒙”为奇,奇正相合,浓淡相宜,遂为西湖定评,千古绝唱。水天、山水、晴雨、人湖、浓淡的对比,诗画美、朦胧美、人文美、色彩美,美不胜收。“西湖之景甲天下,惟公能识西湖全”,阮元对苏轼的这一评价足征苏东坡对西湖风景了解之全面透彻。

2. 河流水文化的生态美

“我性喜临水,得颖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此岂水薄相,与我相娱嬉。声色与臭味,颠倒眩小儿。……”(《泛颖》) 这首诗是苏轼对河流生态的赞美。颖水忽直忽曲,舟停时则水如明镜,舟行时又浪似锦文。它摄下诗人的身影,当舟中的诗人向水中的自己致问时,它竟然生出鳞甲,与诗人相嬉,扰乱水中的诗人的须眉,散而为上百个东坡,又在顷刻之间还原为一。亲水、近水、娱水、水之奇,水之清,水之活,水之趣,跃然纸上。难怪清代文艺批评家刘熙载在《艺概·诗概》说:“东坡长于趣。”

3.水力机械的造型美

水车。“翻翻联联衔尾鸦,萦萦确确蜕骨蛇。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天翁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无锡道中赋水车》) 他对水车之美,赞誉有加。 前两句用“翻翻联联”、“萦萦确确”描述水车结构中的构件的连接和构件的造型的形式美,三、四句“浪走云阵”、“针抽稻芽”描述水车造就的绿色、动态环境美。

辘轳。“新系青丝百尺绳,心在君家辘轳上。我心皎洁君不知,辘轳一转一惆怅。何处春风吹晓,江南绿水通珠阁。美人二八颜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临春风,听春鸟。别时多,见时少。愁人一夜不得眠,瑶井玉绳相对晓。” (《辘轳歌》)将青丝化为井绳,心情随辘轳转动而起伏,妻子对夫君的深深思念在辘轳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4.园林景观的布局美

苏轼的《灵璧张氏园亭记》透露出他的造园理念和美学思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外”是对园林边界的处理,以高深的修竹和乔木围隔成一个静谧的私密空间;“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其中”是对园林的整体设计,取汴河的余脉,以水贯园;“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有水必有山,山水不能分离,叠石以“怪为”要义;“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植物的配置及分区,营造不同的文化氛围,既有水岸的静思,又有山林的飘逸,还有都市的富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建筑物的形制体现文化内涵,这里取吴蜀风格;“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1](P805),这是对园林功能的要求,既要躲避闹市的喧哗,又能颐养天年。 “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造园者独具匠心,处处留心,方有“无一不可人意”的效果。

《李氏园》云:“其西引溪水,活活转墙曲。东注入深林,林深窗户绿。水光兼竹净,时有独立鹄。”“小桥过南浦,夹道多乔木。”“尽东为方池,野雁杂家鹜。”“其北临长溪,波声卷平陆。”理水是园林的灵魂,活水入园是关键,以水贯园使园林成为有机的整体,串接、引导游览路线。

咏园诗《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包括:湖桥、横湖、书轩、冰池、竹坞、荻蒲、蓼屿、望云楼、天汉台、待月台、二乐榭、泉亭、吏隐亭、霜筠亭、无言亭、露香亭、涵虚亭、溪光亭、过溪亭、披锦亭、禊亭、菡萏亭、荼蘼洞、筼筜谷、寒芦港、野人庐、此君庵、金橙径、南园、北园,涉及桥、湖、轩、池、坞、蒲、屿、楼、台、榭、亭、洞、谷、港、庐、庵、径、园,几乎涵盖了园林的所有建筑,反映出苏轼对园林艺术的鉴赏水平。

题泉。“泉源従高来,走下随石脉。纷纷白沫乱,隐隐苍崖坼。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众泻为长溪,奔驶荡蛙蝈。初开不容椀,渐去已如帛。传闻此山中,神物懒遭谪。不能致雷雨,滟滟吐寒碧。遂令山前人,千古灌稻麦。”(《荆门惠泉》)揭示泉的地质构造,穷尽泉的千姿百态,诠释泉的无量功德。

“金沙泉涌雪涛香,洒作醍醐大地凉。倒浸九天河影白,遥通百谷海声长。僧来汲月归灵石,人到寻源宿上方。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虎跑泉》)“涌雪”是动态美,“涛香”是味觉美,“汲月”是空灵美。

题桥。“群鲸贯铁索,背负横空霓。首摇翻雪江,尾插崩云溪。机牙任信缩,涨落随高低。辘轳卷巨绠,青蛟挂长堤。奔舟免狂触,脱筏防撞挤。”(《两桥诗东新桥》)铁索桥的功能美与造型美,跃然纸上。

题井。“岩泉未入井,蒙然冒沙石。泉嫩石为厌,石老生罅隙。异哉寸波中,露此横海脊。先生酌泉笑,泉秀神龙蛰。举手玉箸插,忽去银钉掷。大身何时布,大翮翔霹雳。谁言鹏背大,更觉宇宙窄。”(《双井白龙》)井泉一体,泉龙相生,井为小宇宙。

题亭。“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涵虚亭》)从有限观无限、穷无限、知无限,回归于有限。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溪光亭》)坐亭赏溪光,灵感顿丛生。

“坐看阳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浴日亭》)虚涵纳万境,亭因其虚,方可穷尽视线,方有“坐看”,方可“遥想”。

题园。“春池水暖鱼自乐,翠岭竹静鸟知还。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题陈公园》)园中山水、竹鱼、鸟石,各要素绝不可少。

题轩。“一轩高为黄花设,富拟人间万石君。佳本尽从方外得,异香多在月中闻。引泉北涧分清露,开迳南山破白云。此意欲为知者道,陶翁犹自未离群。”(《万菊轩》)轩廊曲径,分割空间,沟通楼台,增加景深,组织游览,引导观赏,体现形象美、节奏美。

题寺。“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迳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题金山寺回文体》)回文体的对称性令人叹为观止,给出的正反两种空间序列,皆为妙景横生,对景观游览路线的设计,另辟蹊径。主客易位、全息对称、句句双景伴生;空间转换、步移景异、高潮序曲倒错。

题楼。“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望海楼晚景五绝》)望海楼上,更上一层,凭槛极目,销忧开怀。

题潭。“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光摇岩上寺,深到影中天。我欲然犀看,龙应抱宝眠。谁能孤石上,危坐试僧禅。”(《潭》)潭静且深,是禅宗“水观”的好去处。

[1] 苏轼.苏轼散文全集[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

[2] 苏轼.东坡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刘明)

APreliminaryDiscussiononSuShi’sWaterTheory

LIU Guan-mei, LIU Tong-chen

(DongfengCanalOffice,DujiangWeirs,Chengdu610072,China)

Water theory by Su Shi is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water culture ,which includes water engineering and water culture . Water engineering cover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lood control. Water culture includes the feeling of water philosophy,appreciation of landscape culture, reviews of landscape painting, aura on the hydraulic, interpret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s aesthetic. Su Shi has had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se two areas.

Su Shi; water theory; flood control’ water cultural; water landscape

2014-09-05

刘冠美(1946—),男,辽宁黑山人,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为水工美学。

K928.4

: A

: 1008—4444(2014)06—0001—06

猜你喜欢

苏轼
苏轼“以禅入诗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从善如流
苏轼的店铺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轼儋州己卯年上元夜的“得失”之问
豪放之后益思量——论苏轼离别词对悲感的超越
苏轼的官场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