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新高铁对新疆发展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14-03-30王晓明

当代经济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兰新高铁新疆

○王晓明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兰新高铁,又称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兰新客运专线(本文以下统称兰新高铁),预计将于2014年内全线贯通,这是新疆铁路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快捷的高铁将打破长期困扰出疆运输的“瓶颈”,缩短新疆与内地的时空距离,使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交流更加紧密便捷。更重要的是,国内已建成高铁运营的经验表明,高铁会对沿线原有的交通运输体系、城市空间格局、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产生明显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随着兰新高铁的建成通车,逐步拓展到沿线乃至更广大的区域,促使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新疆区域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

基于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与大运量,兰新高铁带来的影响,不论从辐射广度还是影响深度上,都将远远超过新疆以往建设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因此,极有必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研究、积极应对,兴利除弊。

一、兰新高铁建设及运营概况

目前正在兴建中的兰新高铁连接甘肃省兰州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是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的区际交通网络重点工程、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重点项目,西部大开发计划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之一。

兰新高铁2009年8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于同年11月4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4年内建成通车,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一次性建设完成的高铁(正线全长1776公里,目前最长的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也是中国首条在高海拔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

兰新高铁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为新建电气化铁路,线路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途经西宁、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等地,穿越地广人稀的戈壁荒漠,经百里、三十里等四大风区,共设31个车站,设计时速200公里,兰州至西宁段和哈密至乌鲁木齐段预留提速为250公里,工期5年,项目投资1435亿元,由原铁道部与新疆、青海、甘肃三省区共同筹资建设。

兰新铁路是目前连接新疆与内地省份的唯一铁路干线,地位非常重要。铁路运力不足始终制约着新疆、甘肃、青海三省区人流物流和经济发展。以新疆为例,目前连接新疆与内地省区市的铁路干线只有兰新铁路一条(双线),95%以上的出疆物资和90%的进出疆人员都通过这条铁路运输,铁路运力长期紧张。建设兰新高铁,可分散缓解运输压力。

兰新高铁建成后,原有线路改为货运专线兼顾普速长途客运,可提升西北地区铁路综合运输能力,与陇海、兰渝、包兰、青藏线共同构成较为完善的西部铁路网络。兰新高铁和既有兰新铁路将组成兰新通道内新的大能力铁路干线,增加一条大运力出疆通道,实现新疆等西部省区与内地的快速客运连接,大大提高运能,形成新疆和内陆省区联系的主构架。

兰新高铁的建成及既有兰新铁路的扩能改造,将在提高客运能力的同时,使兰新铁路货运能力得到释放。高铁的客运运能与运行速度相对于当前的普速列车有明显提升,兰新高铁建成后从兰州到乌鲁木齐预计9小时即可到达,乌鲁木齐到北京将由40小时缩短到十几个小时,客运能力相比兰新铁路将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常年“一票难求”的困难有望得到解决。高铁建成后将使兰新通道货运运能大大增加,测算表明,高铁建成和兰新铁路既有线改造扩能的综合效果,仅新疆煤炭外运能力就将从近期的2亿吨提升到远期的3亿吨。

兰新高铁的建成也将完善新疆区内铁路网,并进一步畅通以亚欧大陆桥为骨干的国际人员货物交流运输通道,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

二、兰新高铁对沿线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1、提高新疆的空间可达性

空间可达性是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各种要素交流的便捷程度。空间可达性可以衡量和比较区域之间联系的方便程度。可达性受区域之间的距离、政治经济社会因素的差异性、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地区之间的物理距离可以影响空间可达性,但不能永久性决定空间可达性,交通和其他要素流动的载体都能影响和改变两地之间的可达性。提高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可达性,是城市和区域加快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铁能够极大地提高沿线区域之间的空间可达性。以往需要提前计划、耗时颇长的商务、探亲、旅游出行,在高铁时代可实现随时出发、准时抵达。在已建成的高铁沿线,高铁出行已经实现了公交化,如京沪高铁每天可发送列车200多趟,运送乘客30万以上,高铁给沿线区域之间交流带来的便利性是空前的。

受到内陆和绿洲条件的制约,新疆经济社会的封闭性和分散性极为突出,远离内地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和市场,空间距离阻隔的负面影响无法回避。兰新高铁的运营将极大地改善乌鲁木齐与内地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空间可达性,以人为可控、相对低成本的快捷运输工具来克服地理天然的障碍,经济、高效、全面地提高新疆的空间可达性。

2、加快和创新沿线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人口的集中和增加、城市数量的增多,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大的过程。

高速铁路具有高速度、大运量、全天候、舒适便捷的特点,可扩大人们的活动空间,有效降低通勤成本,可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拓展城市产业发展与人口流动的空间,增加城市吸引力,促使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张、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完善,加快沿线大、中城市发展,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

有了高铁,乌鲁木齐建设西部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面向中西亚的现代化国际商贸中心的目标将向前大大跨越一步。

通过在兰新高铁客运站周边规划建设功能复合、人口密集和土地集约利用的高铁新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布局较高密度的产业和人口,促进乌鲁木齐的功能分布组团化,可以集约使用城市公共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避免无序的松散型城市化,这是一种具有可持续特征的城市化模式,也是沿线城市的共同发展趋势。

3、促进疆内劳动力的跨区流动

在市场条件下,劳动力会不断流动,从劳动力供给过剩、收入水平低的地区,向劳动力资源不足、条件优越的投资区域移动,这是劳动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途径。劳动力流动对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尤其是收入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会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价值,使经济发展获得更为长远和更为根本的动力。

新疆由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产业结构单一,市场规模狭小,企业竞争力薄弱,工资水平较低,劳动力就业机会有限。同时,以往由于时空距离遥远,加上语言障碍、文化生活习惯差异,新疆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极为有限,在内地的新疆劳动力主要经营个体餐饮、小商品零售,很少大量进厂务工或从事一般服务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就业的不足造成劳动力要素的浪费,减缓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极大地增加了新疆各级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难度。

兰新高铁缩短新疆与内地之间的时间距离,加上双语教育的全面推进,内地对口援疆带动区域间交流的增强,劳动力能更便捷合理地流动配置到经济发达地区。同时,高铁的便捷舒适快速、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煤改气后不断优化的环境、大美的自然风光,增强对新疆急需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有利于新疆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4、提高多方式运输系统的综合效率

新疆到内地的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多种方式组成。铁路运输以其运量大、成本低廉、受季节气候变化影响小等特点,在整个运输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兰新高铁建成并与兰新铁路第一双线实现客货分离后,不仅可以缓解铁路运输压力,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同时,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将通过市场竞争相互影响,对其他运输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从而在竞争机制作用下,搅动整个运输市场,推动运输系统的结构优化和运输综合效率的提升。

5、降低交通运输环节的环境污染

相对公路和传统铁路,高速铁路降低了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使沿线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兰新高铁采用电气化牵引,运营过程本身不消耗化石能源和排放相应排放物,高铁供电的集中式发电设备效率较高,可减少一次能源燃烧和污染物排放,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碳排放,促进新能源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外部约束以及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的背景下,这些优势将得以凸现。同时,兰新高铁是全程封闭式运行,所有的垃圾集中分类处理,能基本实现列车运行过程中零排放,对沿线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的干扰可降到最低。此外,高速铁路还能有效降低噪音污染。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以航空运输每千人公里产生的噪声为1.0,汽车的噪声为1.0,而高速铁路的噪声仅为0.1。

三、依托兰新高铁促进新疆发展的关键

依托高铁促进新疆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兴“溢出效应”之利,而除“虹吸效应”之弊。

1、主动融入产业链,承接“溢出”

“溢出”即一个容器中超出容量的液体会流出。“溢出效应”指经济发展中,一个经济组织(企业、区域)自身的成长、调整,会对其他经济组织产生的影响。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流向企业利润高、基础设施条件好、市场交易活跃、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区域,这是改革开放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

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东部的资本、技术逐步“溢出”到中西部,但新疆是西部的西部,也是经济的边疆,交通运输不便、成本高昂,从这一轮东部经济的“溢出”中所获收益有限,受到“追捧”的也大都是资源开采加工行业,而新疆经济实现素质提升最需要的现代服务业止步不前。

兰新高铁建成后,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加快流动,吸引内地资本、技术,不但可使乌鲁木齐等站点城市更有条件吸纳发达省区市的产业资源,形成与其他省区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和更合理的产业分工,还可以通过沿线区域主要站点城市辐射全疆,使高铁红利“溢出”到更广大区域。

目前,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战略性调整,发达省区面临经济结构的重组和各种资源“瓶颈”的限制,部分产业需要开辟新的空间,新疆是这种“溢出效应”的良好承接者。新疆应积极地融入发达省区经济辐射圈,主动承接发达省区的“溢出效应”。

应根据兰新高铁通车后的新形势,统筹制定兰新高铁沿线城市发展和产业规划,综合考虑沿线城市的功能定位。特别是要将乌鲁木齐高铁新区纳入整个乌昌石城市群的发展布局中,放大与兰新高铁所连通的发达省区中心城市的同城化效应,带动乌昌石城市群融入特大城市和区域中心的发展进程,加强区域之间产业的对接,使乌昌石相关企业作为整个产业链中重要环节,通过延伸产业链增加市场价值实现一体化提升。同时,利用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宜居的气候、土地等资源要素优势,尽快布局启动通用航空、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

2、错位发展,以特色优势应对“虹吸”

“虹吸效应”指由于液态分子间存在位能差,液体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欠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势能差”,使得人才和资本等要素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从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单向快速转移,造成资源流失的“虹吸效应”,拉大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上世纪八十年代,河北省分布在京津周边的32个县与京津所辖的15个远郊县发展水平相当。但在京津快速发展三十多年后,环京津区域却形成了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环京津贫困带”,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仅相当于京津的1/3至1/6,这就是京津对周边区域各种资源的“虹吸”造成的。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新疆“孔雀东南飞”乃至“麻雀东南飞”式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30年时间,外流人才超过20万,这也是一种典型的“虹吸效应”。

兰新高铁的快速便捷,提高了以人为主导的要素的流动便利性,新疆的市场和要素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重新配置,将进一步放大“虹吸效应”。尤其是没有高效发挥作用和实现市场价值的部分人力资源和资本,在兰新高铁通车之初的一段时间内被内地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所吸纳,难以完全避免。

为减小“虹吸效应”对新疆的冲击,新疆应扬长避短,发挥新疆自然、资源、文化、区位方面的独特性,变特性为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与发达省区形成错位竞争,借助于区域融合与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培育和提升自己的产业优势。在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中占据主动,完善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逐步打造出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煤炭等产业的“区域中心”。

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向国家争取配套扶持政策,建设面向中西亚的产权、资本、技术、期货交易平台,依托高铁,加快乌鲁木齐建设中西亚金融、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的步伐。

[1]蒋海兵、徐建刚、祁毅:京沪高铁对区域中心城市陆路可达性影响[J].地理学报,2010(10).

[2]杜欣: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概况与未来需求展望[J].中国铁路,2011(1).

[3]王慧炯、李泊溪、李善同: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4]王缉宪:高速铁路影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机理[J].国际城市规,2011(6).

猜你喜欢

兰新高铁新疆
高铁会飞吗
兰新高速铁路边坡防护系统的研究成果
人地百米建高铁
兰新客专CTCS2-200C列控车载设备运用问题与解决方案探讨
从拓荒西部到引领世界——写在兰新高铁全线通车之际
新疆多怪
第一次坐高铁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做次“坏孩子”残杀三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