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前景
2014-03-30陈兰平
○陈兰平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湖北 武汉 430070)
数字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前景,是当今出版人无法回避并正在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问题。耳熟能详的所谓出版业的“转型升级”,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对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念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也就是二三十年的光阴,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突飞猛进,十分幸运的是,这个时期正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中国也从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国度步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尤其是通讯数字技术更是步入先进国家阵营。这便是历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着我国加入WTO,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得越来越大,我国的各行各业由于其在政治或国民经济中的所处地位不同,有的行业处于世界竞争的前沿,因而较早适应新的经济环境;有的行业由于受政策保护,垄断性较强,其业内外竞争相对较弱,图书出版业便属于此类。长期以来出版社是政府财政保障的事业单位,而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性质,则是近几年的事。伴随数字时代的到来,首当其冲的便是文化产业,特别是图书出版业。当数字出版初露头角并展示其便捷性时,坊间便传言纸质图书出版是夕阳产业,离全面没落不远了。一时间人云亦云,一般悲观情绪迅速在出版界蔓延。毋庸讳言,面对数字时代的飞速到来,图书出版业确实有些茫然失措,网上也有文从警示的角度说:传统出版业是死循环,做书是死,不做书也是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毕竟出版行业不是一部被淘汰的机器。出版业的管理者,各出版单位的领导者,出版业的所有从业者,都决不是一部被淘汰机器上的不中用的零部件。中国的出版业是可以与时俱进的,其从业者也是可以适应形势转型升级的。不论时代如何进步,淘汰的永远是落后的产品和技术。图书出版业也是如此,它将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发展壮大。
第一,出版和数字出版的概念在本质上的共同点,就是把一份内容变成多份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就是把一个人阅读通过互联网变成多人阅读,即重复阅读。数字出版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只不过是载体不同而已。数字出版作为一种出版形式,也必须按出版的规律来办,不能完全脱离出版管理而独立地去从事数字出版。那些利用网络技术闯入出版界的科技公司,当他们涉足出版业时,如果不与传统出版业联手,数字出版就难成气候。所以,他们做出版的方式多半是与传统出版社合作,而不是完全游离于传统出版社之外。数字出版比较发达的美国,初期也经历过此过程,后来数字出版终究还是与传统出版走向融合,互相促进,共谋发展。
第二,从读者的阅读偏好来看,纸质图书的阅读者不会消亡,传统出版方式还必须存在。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国民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阅读率双升,网络阅读量增加但付费意愿降低。调查还显示,2012年,中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实现小幅增长,并连续7年保持稳步提升。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认为,图书阅读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经济发展,国民对文化的追求产生变化,图书购买力和数字化阅读需求都相应增长。不可否认,在电子设备上阅读书籍的人越来越多,但还是有很多人坚持购买纸质图书阅读。为什么呢?因为看电子书有时会走神,但阅读纸质图书会让人拥有一种幸福感,在翻页时有翻的乐趣,还有书的香气。只有在翻阅纸质图书的时候,那些文字才有了温度。再者,电子书没法呈现纸质图书的装帧美,也没有纸质图书的质感。最重要的一点,纸质图书在阅读时可用笔写写画画,一本书读下来便有了阅读者的个性和印记,也就变成了一本独特的书。此外,纸质图书还具有收藏价值,可作为礼物送人。由此可见,纸质图书的需求是不会消失殆尽的,传统出版业也不会消亡。
第三,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阅读,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更离不开阅读。“世界读书日”(每年的4月23日)的确定,“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农村书屋”的建设,使得图书出版业有了发展的空间。尽管现在的年轻人不爱读纸质图书了,成天抱着手机上网阅读,即便是乘坐地铁类公共交通,甚至乘电梯,都习惯性地用手机上网,但他们一定会回归到对纸质图书的阅读中来,因为职场的需要、晋升的需要、生活品质的需要,以及深度交流的需要,纸质图书的阅读会显得更为重要。有人做过国人阅读载体的调查,数据如下:电子阅读器占2.2%,手机占9%,上网在线占13.2%,下载打印占1.3%,纸质图书占74.3%。这组数据表明,纸质图书阅读依然是最主要的。由此可见,图书出版业的前景还算乐观。
二、适应形势,尽快转型
形势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适应形势。电子时代是个大技术时代,网络的应用、数字技术的发展是电子时代的产物,各行各业都绕不过去。图书出版行业身负信息传播和积累文化的责任,当然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密不可分。从五百里加急快马送信,到电报、电话的应用,再到QQ、微信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地球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传统图书出版业必须跟上时代,谋求转型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
现在的出版社早已不完全是传统的图书出版社了。所谓传统,是个笼统的概念,而一个时代的到来,不是像元旦来临那样可以倒数读秒的,它是渐变的。20世纪90年代之前可以说是处于传统出版时代。1978年,全国只有105家出版社,每年出书1.5万种,37.7亿册,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尽管出版社数量不断增加,但出书总量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这段时间,就是出版业的黄金时代,也是所谓传统出版时代。
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全国有出版社572家(2004年),年出书21万种,64亿册。出版竞争日益激烈,各出版社的生存环境顿感艰难,为了应对当时的环境,各出版单位的改革便提上日程。
近几年来,网络发展迅猛异常,网商电商呼风唤雨,对出版业的冲击力日渐显现威力,出版业被挤压得有些踹不过气来。现在再次强力提出出版业的转型,与上次的自觉不自觉的渐进式转变大不相同。因为这次面对的是数字出版,是网商和电商的冲击,现实要求出版业要有迅速提升的转型,慢慢来是不行了,因为水的流速快了,如果船速比水的流速还要慢的话,那么这只船实际上是在后退,便有沉没和淘汰的危险。
面对出版业的现实,首先要做好结构优化转型,也就是由传统纸质出版产业向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特征的战略性出版业态的转型,并用产业的合理布局来带动转型。对编辑人员而言,仅有市场意识和经济头脑还不行,或者说还远远不够,还应有较强的信息收集、整理、过滤能力,选题策划、创新能力,对作者的发现、挖掘、拓展及对其作品的垄断能力;要抢占知识产品内容的源头,并作为社会活动家广交朋友。这便是编辑人员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即由追求利润的原始驱动力的市场意识向智慧型转变。当然,编辑的转型,要依赖于所在出版单位或所在出版集团的整体转型。要做“大出版”,就要做好相应作品的全产业链的文化产品。出版单位(或集团)要做有影响力的、正能量的作者的经纪人,同时授权编辑作为其经纪人的代理人。建国以来出版业的发展壮大,使得很多出版社具备了一定的行业基础,有网商、电商不可比拟的强大的内容优势,抢占源头也好,相对垄断也罢,这些出版社都有条件开展版权经纪人和代理人的业务。做到这种境界,传统出版就能优雅地转型升级,出版业也会由寒冬进入暖春。
三、驾驭形势,开创图书出版的新局面
网络运营商如京东、当当进军图书出版行业,无疑对出版业造成很大冲击。出版单位如何应对此等局面呢?如何开创出版的新局面呢?第一,图书出版业是由国家审批和控制的,从整体上讲,出版权还是垄断的。也正因为此,网商也好,电商也罢,他们进入数字出版还得通过审批,在数字出版的内容提供方面还有赖于出版单位。第二,许多网商和电商的“超低价”销售图书的模式很难盈利,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所以低价销售注定也是行不通的。第三,反过来出版社可以从网商和电商那儿学习新的操作模式,如“盛大文学”的全版权运营模式(“全版权”是指一个产品的所有版权,包括网上的电子版权,线下的出版权,手机上的电子版权,影视和游戏改编权,以及一系列衍生产品的版权等。盛大文学全版权运营包含两部分,即版权的生产和分销。版权的生产在盛大文学的七大原创文学网站上完成;版权的分销,则是与其他内容生产商协作完成)及“腾讯文学”模式(即为读者提供图书在线阅读,包括女生原创小说,男生原创小说;出版畅销图书,包括都市、言情、青春、玄幻、修真、历史等热门种类。同时,也为热爱文学写作的网友提供在线创作、宣传和销售的综合原创文学平台)。出版单位可以学以致用,并利用自身的内容优势资源做好这个板块。再者,出版行业有规模宏大的发行机构——“新华书店”,各出版单位还有自己的发行推广人员,可以相对集中统一起来成立覆盖全国的图书销售网,既经营实体书店,又经营网络销售。各出版单位还可以搞自己的分众营销;各省市书店可以相对独立,但又有大联合,组成全国的图书大物流,并可兼营其他物流业;出版业还可与现有的网络运营商、电商联合发展,把竞争变成合作,也是可行的。
如此大手笔,当然不是单体出版单位可以办到的,只有出版行业达成共识,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大团结、大融合,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掌控局面,驾驭形势,再造出版业的辉煌。
[1]阎晓宏:关于出版、数字出版与版权的几个问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2-21.
[2]朱永新:全面阅读应成为国家战略[N].光明日报,2013-04-21.
[3]范卫平:新闻出版业转型发展的三个问题[J].中国出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