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4-03-30邓晓明张鹏蓉
邓晓明,张鹏蓉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外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大院校加强了信息化环境的营造以及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高校英语课堂早已摆脱了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转而采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校园网络教室的辅助学习,以及课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查找,利用QQ 和E -mail 等网络手段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都成为现阶段普遍使用的教学模式。刘瑞儒认为:“教育过程实质就是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即在教育系统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过程。”[1]43-45以信息化教学为大环境,以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为对象,对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有效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理论基础
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南国农指出:“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27-33何克抗强调:“教育信息化是包括信息和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而非仅仅指信息技术这一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3]1-19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是一种任务驱动教学,它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4]5的教学过程。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针对设立的目标独立思考,并通过积极参与任务进行体验,在不断探究过程中理解、总结,并达到熟练掌握。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基础主要涉及以下几种: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及教育家布鲁纳主张“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5]1。他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我建构而熟练掌握的。
2.“体验式外语学习”的教学理念。体验式教学是在当今高校外语课堂普遍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通过创建教学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
3.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理论。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经验是最根本的核心概念。杜威认为经验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因素。从主动的角度来看,“经验就是尝试”;从被动的角度来讲,“经验就是经受结果”。[6]10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强化学生作为个体的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创新。让学生从自我尝试和他人的成功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获得体验式的知识。
4.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研究如何为学习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其从自身角度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罗杰斯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更主要的是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或经验。”[7]11
二、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特点
(一)现阶段研究生教学特点
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技术手段的更新,研究生教育在教学思想、方法及手段上做出了重大调整,在加深基础理论知识、拓宽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大了实用性课程的建设,以适应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化、国际化、多元化”的特点[8]13-16。与本科教育不同,“研究生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9]36-38。作为本科英语教学的一个延续,研究生英语的教学既要传承本科所学的知识,更要加强实践性的环节。在现阶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研究生教学不仅仅指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而主要指在课前与课后,包括资料查找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10]5-11研究生教学想要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就要通过课程与专业数字化、科研与教学结合、网络环境下的项目学习等方法,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11]5-14
(二)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是为了使信息技术与教育达到深度融合。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与学生随时随地沟通交流,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育信息化进程本身不是目的,它是为了借助信息技术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12]5-10,15
在研究生阶段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是针对研究生“课程内容力求不断更新、教学形式力求不拘一格,教学手段力求生动具体”[13]61-64的要求而设立的。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研究生学术英语共设三个环节:学术论文写作、国际会议发言以及实用文体写作。这三个教学环节针对现阶段研究生的特点而设立,即研究生毕业前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或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议上宣读研究论文,以及为找工作需要熟知求职信的写法或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时掌握申请信的写作方法。以上设立的三个教学环节除了要求研究生对英语的熟练应用能力外,还要求他们有很强的自主思考和判断能力,在众多信息中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对信息的甄别能力和对数据整合,分析的能力以及熟练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展示成果的能力。
研究生学术英语课程的设立模式,为研究生提供了综合性强的数字化学习环境。这个环境为学生提供了非常完善的软硬件学习资源。在这个环境中,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基于教师给定的教学任务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协作交流和模拟展示。“这种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14]103
三、信息技术在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每天接触的就是板书和习题,此外就是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板书,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机会很少。在现阶段计算机普遍进入人们生活的时代,研究生很容易通过电脑接触网络,这为他们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及课下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现代信息技术的高效利用在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前查阅、观摩
研究生学术英语只有30 学时,教学时间紧,教学内容繁多,教学任务重。“课堂教学所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必然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15]30-32,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任课教师思考的主要问题。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将授课主题和课前需要学生完成的准备及思考工作传递给学生,会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查阅
根据研究生学术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特点,通常在第一周上课时教师将教学大纲告知学生,要求学生按照每一次课的内容提前进行预习。以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前,学生对学术写作没有系统学习过,缺乏系统化的知识。因此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网络(例如学校图书馆)资源,查找与自己专业研究领域相关的论文并下载阅读。通过研读实例,学生对论文写作的知识有了大概的掌握,并根据阅读写下阅读心得,便于课堂讨论交流。在此期间,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文献查找的能力与分析能力得到极大锻炼,体现出从学习型学生向研究型学生的过渡与转化。
2.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前观摩
与本科教学不同,研究生学术英语的特点是不仅教师需要使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时也要学会使用多媒体技术。以国际会议发言为例。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之前,学生几乎从未参加过国际乃至国内的学术会议,对于如何在会议上宣读自己的研究成果几乎一无所知。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会议流程和英文发言时的常用表达法。但这种教学方法枯燥并且需要学生机械记忆大量的英文表达,课堂授课效果并不好。
采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前将国际会议的视频发送到公共邮箱中,供学生课前进行观摩。由于课堂时间紧,课堂观摩一次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此外,每位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课堂观摩时需要反复观看的次数和内容因人而异,因此很难在课堂上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但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难点在课前反复观摩,达到教师希望的最佳观感,即有心得、有体会。通过利用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前查阅和观摩,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二)课堂讨论、整合与实践相结合
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新形势下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但作为高校教学的主要方式“课堂授课不可取代”[15]30-32。亟须思考与创新的是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由于课前预习,学生们对课堂要讲授的主题与内容有了大致了解。此时课堂上授课形式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方针,以课堂讨论、知识整合与实践演练相结合的方式,提供一个学生交流的平台和展示的舞台,从而将课前预习中学生习得的隐性知识通过沟通与展示转化成显性知识,并通过讨论和总结,将零散的个人体验转化成知识化、体系化的信息。
1.小组讨论与全班整合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所掌握的知识仍比较感性、零散,并未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因此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对象组合成几个小组,任课教师主导学生先做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将组内所提出的信息加以补充并形成比较系统化、体系化的知识点。之后,在全班范围内通过各组汇总的方式将知识点合并整理。在此过程中,学生摒弃了原有课堂上沉默听课的状态,不仅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了合作与沟通,还通过全班整合学会了积极表达,在课堂活动中真正做到“基于学习任务”和“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整合,学生逐步掌握了如何将感性知识转化为理性知识,将零散的知识积累成系统化的知识,将个体经验提炼成可普遍使用的信息。针对学生的发言,班级其他同学都可以对其提出的观点、方法以及所做的展示进行点评,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承担工作的责任感。
2.多媒体平台的运用
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充当引路人、监控人。教学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实践展示环节,模拟国际会议发言和模拟面试。这两个实践环节对于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及工作面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模拟国际会议发言环节中,学生将课堂当成模拟的会场,从台下走到台上,运用多媒体设备将自己的研究展现出来。多媒体平台的利用要求学生将所做研究的要点以文本形式加以体现,对于研究中涉及的图片和取得的数据以图表形式加以说明,必要时还应对图表中所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各个数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发展趋势并辨别出图表中的细微差别。这需要学生熟练掌握Power-Point 的设计原则与播放方式,在有限时间内将研究的重点和要点呈现在观众面前,以便大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领会演讲者发言的要义。为了形象生动地展示自己所做的研究,有时还需要学生作为发言人利用视频和音频的方式进行展示。除了PowerPoint 的简单应用,学生还应学会图表数据的突显,超级链接等方式,以使会议发言流畅,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融会贯通。
通过两个实践环节和课堂这个平台,学生不仅将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还可以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展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之后的点评了解在两个实践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可以多视角、多方位地进行观察和补充。
3.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相结合
模拟会议发言不能照稿宣读,模拟面试也无须事先彩排,主要考查学生在对考核内容精心准备、熟练掌握的情况下表现出的应变能力。模拟会议发言和模拟面试的共同之处在于不同于以往所学知识的机械背诵和记忆,学生需要对这两个环节的流程有所掌握,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临场应变能力。此时学生英文表达体现的有声语言要与体态、声音等副语言相结合,在发言与面试中同时展示给观众与面试官。
通过课堂观摩及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录像进行回放会发现,学生在展示过程中仍将注意力集中在准备的文稿和对白即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因此忽略了声音、面部表情、身体语言所呈现的信息。如长时搜索时展示的声音停顿过长、眼神紧盯上方,不自信时表现的声音低微、避免与观众和面试官目光接触以及挠头、身体发颤等体态语,无法找到合适的表达时频繁使用的夸张手势语及母语的干扰等。
以上是在模拟会议发言和模拟面试这两个实践环节中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如果没有现代信息技术,仅凭课堂观摩,副语言这些细微的体现很容易被忽略,对日后的实践操作无法提供帮助。正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这些音频、视频资料得以保留并通过学生反复观摩讨论总结出有益于日后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因而对教学有效性有相当大的提升。
(三)课后反思与知识整理
由于研究生全天在校,电脑与网络等硬件设施全,所以教师可以将课件制成幻灯片或文档,连同实况录制或网络下载的视频和音频通过邮箱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边听边记笔记的课堂听课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思考、总结和讨论上,从而开启研究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使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被动听课变成主动参与。此外,课件下发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课后总结;通过网络技术将学生的课堂展示上传给学生,也便于学生课下提取、保存及反复回放,从而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从其他人的展示中学到积极有用的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要提倡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自我反馈”意识[16]16。正是因为反馈信息的存在,教学才可以“按预定目标实现控制,达到协调关系和优化效果的作用”[17]103。
结 语 通过对信息化大环境下研究生学术英语课堂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使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场所、延长了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交流和演练;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之余,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现代资源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优化整合。此外,通过多媒体设备制定发言材料,学生掌握了将所学知识从记录在案的书写符号转变成可以自如提取的视觉符号,将短暂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从而可以更加持久、深刻地存储在大脑里,并转化为易于提取的程序知识记忆。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强化了自主参与意识和课堂主体精神,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裨益。
[1]刘瑞儒.《教育技术学》课程教与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2).
[2]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3]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4]胡晓红.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5]张印全,毕云芬.发现学习能改变教与学的方式[J].新课程教师:2008(2).
[6]贾潇.钱梦龙提问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7]于湛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8]许为民,林伟连.试论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三个新特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3).
[9]季相山,王慧,熊玉英.美国研究生课堂教学特点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2(3).
[10]杨再明,陈建启.对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认识和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3).
[11]何克抗.迎接教育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06(8).
[12]余胜泉.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2(5).
[13]汪基德.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9).
[14]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5]陈美芳,项国雄.Blog 在课堂教学辅导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2).
[16]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17]刘长江.信息化语境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的失衡与重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