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的关键要素
——基于品质机能展开方法
2014-03-30郭永辉
郭永辉,冯 媛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2.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信息科学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5)
一、引 言
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是基于国防安全与战略发展需要提出的,是空中军事力量不断强大的基础性驱动力,对于提升我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保障国防安全、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是由系统集成商、部件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设计院所、高校、各级政府、军队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构成的集成创新网络[1]。然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经常存在矛盾冲突,机会主义行为(包括逆向选择行为、道德风险问题、搭便车现象)和知识产权风险大量存在[2]。这些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创新积极性,航空武器创新活动更多地依靠权威指令来推动,低效率、高浪费等情况大量存在,很容易出现创新效益“总和为零”甚至“总和为负”的结果[3],急需治理。
目前,尚没有针对航空武器装备创新开展的治理研究,相关研究仅限于一般类型的合作创新治理。学者多着眼于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从治理模式(或结构)和治理机制(制度设计)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治理模式方面,主要是在Das和Teng的股权——非股权二分法基础上进行治理模式选择和比较研究[4]。在治理机制方面,则主要从正式和非正式治理机制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为航空武器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性保障的同时,也存在不足。其一是治理主体单一化,片面强调了某一主体对创新的单向控制,忽视了其他主体的能动性和重要作用以及利益相关者间的内在关联。其二是忽视了对治理要素这一基础性问题的研究。本文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品质机能展开方法(QFD),分析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治理要素,以期为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二、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四要素模型
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政策和措施对创新主体(利益相关者)的创新行为进行激励与约束,以最大化创新整体效益。因此,航空武器创新治理要素既包括投入各类创新资源的利益相关者,还包括影响利益相关者创新活动的产权制度、资金和信息等要素。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四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航空武器创新治理四要素模型
1.利益相关者要素
实践证明,利益相关者作为重要的创新源,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果。学者盛亚指出各利益相关者实际上已经参与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中,并成为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5]。孙宇翔和于洪彦认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深入互动是产品创新的有效工具[6]。航空武器装备创新作为一个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临时性社会网络组织,利益相关者之间主要依托行政、契约、关系三种治理要素来相互关联互动。
行政治理要素包括行政指令、政策制度两个子要素。早期的航空武器装备研发主要采用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控制模式,政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形成正式、稳定的指令关系。一方面,它依托政府权威,以行政指令方式分配创新任务,并配置各类创新资源,协调、处理上下级或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借助政府制定的《国防法》、《国防专利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财政、税收等政策制度来规范、引导利益相关者的创新行为。
契约治理要素主要运用合同、规章、规程来界定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关系,确保各方利益的实现,以克服利益相关者有限理性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它包括合同类型、合同完备性、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四个子要素。其中,合同类型治理要素是指采用定式合同、动态合同等不同的合同类型,以应对航空武器创新的利益相关者风险态度的不确定性对创新造成的不利影响;合同完备性要素是指通过提高合同完备性来减少可能的机会主义风险;利益分配治理要素是指选择合理的利润分配模式来降低利益相关者潜在的道德风险;风险分担治理要素是在利益的显性激励基础上,通过风险约束促使利益相关者做出理性创新行为。
关系治理要素主要基于社会资本嵌入,通过关系规范来对航空武器装备创新行为进行治理。它包括信任、声誉、沟通和公平等子要素。其中,信任治理要素能够降低高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航空武器创新的不确定性因素。Jong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信任可以维系技术联盟长期存在并促进技术知识创新[7];声誉治理要素主要借助利益相关者因违约造成的声誉成本约束来提高创新组织的稳定性。朱少英构建了合作创新的信誉模型, 指出在声誉激励下,合作创新是有效率的[8];沟通治理要素能够增加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交流,降低创新管理的监控成本和交易成本;公平治理要素方面,不公平的航空武器装备创新中的风险和利益分配,将造成利益相关者心理失衡,使其创新行为扭曲。
2.产权要素
航空武器装备创新以利益相关者的互补性国防知识产权为合作基础,其创新成果是形成一定数量的国防知识产权。因此,产权要素是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产权可分解性、可竞争性和可交易性三个治理要素。其中,产权可分解性要素反映了创新成果产权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产权的可竞争性反映出国防知识产权的可替代性。产权可交易性则反映了产权的流动性特征。
3.信息要素
信息要素既是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的治理对象也是治理手段,它能够打破航空企业等创新组织故步自封、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创新资源,使利益相关者之间有效互动,促进资源顺畅流动、高效配置。信息要素包括信息来源的完备性、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开放度、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流畅度等子要素。
4.资金要素
资金是航空武器装备创新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在创新费用需求不断提升而国防投入增长缓慢的情况下,资金治理越来越重要。资金治理主要涉及资金来源渠道、政府资金支持力度、企业资金投入比重和社会资金参与程度四个要素。
三、航空武器创新治理关键要素分析
面对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治理要素体系,如何确定其中的关键治理要素最为重要。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本文利用品质机能展开方法的演绎分析技术,将治理要素与创新绩效相关联,通过重要度变换方法来确定影响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目标的关键治理要素。
QFD方法的多层次演绎技术主要是通过构建质量屋进行重要度变换,将客户或市场需求转化成研发设计要求、零部件特性、工艺要求和制造要求[9],从而将客户需求与组织的研发设计过程、制造过程甚至服务过程的要求(即绩效)一一对应。
因此,质量屋的构建是QFD方法的核心。在本文,质量屋的纵向矩阵为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横向矩阵则代表由创新绩效转换得到的可执行的各个创新治理要素。
1.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
在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要素得到确定的情况下,为构建完整的质量屋,还需要确定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与一般技术创新不同,航空武器装备创新在注重成本降低的同时,更加关注质量与性能的改善。创新产出除了部分国防专利外,更多的是属于国家机密的技术秘密。整体来看,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是航空武器创新活动在过去和将来的全面体现,具有多元化特点,具体表现为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两个层面。在创新效率层面,其治理绩效主要表现为过去创新活动在财务效益和创新资产的提升上,即航空武器创新的成本降低、创新资产增加两个方面。在创新效果层面,其治理绩效主要表现为未来创新活动的可持续性,即创新能力和客户满意度提升。图2给出了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体系。
图2 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体系
2.质量屋构建及关系程度确定
质量屋是由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与治理要素组合而成的二维关系矩阵,能够将创新绩效信息转换为航空武器创新所需的治理要素信息。为确定创新绩效与治理要素之间的关联强度,用◎、〇、△三种符号分别表示两者之间的“强”、“中等”和“弱”关系,从而形成一个能够表征创新绩效和治理要素之间对应关系的二维关系矩阵。为避免质量屋冗余和混乱,需要对构建的质量屋进行分析与改良[9]。当关系符号仅存在于对角线位置时,创新绩效中可能混有治理要素内容。当强关联符号集中在某一区域时,意味着高层次的创新绩效中可能混有低层次的创新绩效内容。
3.创新绩效重要度的确定
为进行重要度变换,首先要确定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绩效的重要度。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专家经验法、询问调查法、重复频度表示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当然,为保证结果的客观程度,最好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创新绩效的量化评分。通过两两比较创新绩效指标相对重要性后,分析两绩效指标间的重要度比率,确定各个创新绩效指标的重要程度。经过层次分析后的相关重要度分别为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0.0067)、产品性能改善率(0.0402)、产品质量改善率(0.0402)、国防专利数量(0.1173)、技术秘密数量(0.3596)、技术文档数量(0.0306)、研发人员比重(0.0147)、创新经费投入强度(0.0729)、技术获取能力(0.0763)、技术消化吸收能力(0.1379)、客户对创新产品的接收程度(0.0863)、交付期缩短(0.0173)。
4.重要度变换
重要度变换是QFD方法进行演绎分析的关键,它主要利用质量屋建立的关联关系,将创新绩效的重要度变换成航空武器创新治理要素的重要度。常用的重要度转换方法有比例分配法和独立配点法。与比例分配法相比,独立配点法基本不受关联符号◎、〇、△的数量及分布影响,变换结果比较合理。它是将创新绩效重要度直接与关联符号◎、〇、△代表的数值相乘,然后再纵向求和,分别得到各个治理要素的重要度。对于关联符号◎、〇、△的数值可以采用◎∶〇∶△=5∶3∶1,也可采用4∶2∶1或3∶2∶1。本文采用◎∶〇∶△=5∶3∶1。重要度变换的结果分别为行政指令(3.170)、政策制度(0.7835)、合同类型(0.3205)、合同完备性(0.1868)、利益分配(0.6320)、风险分担(0.6368)、信任(0.9501)、声誉(0.1044)、沟通(0.5077)、公平(0.1705)、产权可分解性(2.0036)、可竞争性(2.7632)、可交易性(2.2031)、信息来源的完备性(0.6109)、信息处理能力(0.4653)、信息开放度(0.9596)、信息共享程度(1.7632)、信息流畅度(0.5763)、资金来源渠道(0.5063)、政府资金支持力度(2.0632)、企业资金投入比重(2.1282)和社会资金参与程度(0.7408)。
四、结果分析与讨论
通过重要度变换结果可以看出,航空武器装备创新的关键治理要素主要包括行政指令、产权可分解性、产权可竞争性、产权可交易性、企业资金投入比重、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和信息共享程度等方面。
与一般的技术创新不同,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成果关系国防安全和国家利益,具有很强的国防特性。同时,创新成果的使用对象是代表国家政府的军队部门,这就决定着创新治理过程中政府治理角色的重要性。在我国国防工业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尚不完善情况下,政府行政指令仍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根据国际政治局势变化、国内政治经济状况和国防安全需要提出航空武器装备的创新需求,向航空部门的军工单位组织下达创新指令。当然,从长期来看,强制性指令治理方式无法使航空武器装备创新达到帕累托最优,是缺乏效率的,应该逐渐淡化行政指令治理,发挥市场作用机制。
产权模式及制度在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面对航空武器装备创新体系中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主体特征,需要对现有的产权模式和制度进行深入改革。一方面,国家依据“谁投资,谁拥有”原则,对国家投资的航空武器装备创新成果拥有完全产权。产权模式的单一化和封闭化,使得航空武器创新投资过度依赖国家投资,企业自主投资创新的积极性很差,也无法有效吸纳社会甚至全球优秀的创新资源。因此,应改革《国防法》、《国防专利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产权的可分解性,形成与多元化创新主体相适应的多元化产权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国防创新成果交易实施办法》,明确产权的可竞争性和可交易性。在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基础上,修改《武器装备研制合同暂行办法》,以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创新收益,提高其创新积极性。
面对航空武器装备创新费用的指数增长趋势,政府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是必需的。即使是创新能力较强的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每年同样会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国防武器装备创新。政府的资金支持降低了创新参与者的创新资金压力,形成正面激励,从而有效减少了机会主义等风险。当然,一枝独大的政府资金支持并不利于航空武器创新的健康、持续发展。从长期来看,其他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军工企业、设计院应该主动投入自有资金展开前期创新,从而改变长期以来被动参与创新的局面,真正成为航空武器装备创新主体。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独立补贴等机制激励创新组织的先期创新活动。美国还在国防采购条例中,允许将这些先期创新成本计入合同成本。这些措施在提高创新组织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改善我国国防创新经费不足,投资渠道单一的局面。
信息是链接航空武器创新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因素。信息共享能够减少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为加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应当积极搭建国防创新成果的信息文献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同时,应做好制度化的解密工作,将已经不在保密范围的创新成果及时解密,从而减少交流障碍,促进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郭永辉.我国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网络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6):22-26.
[2]郭永辉.航空制造企业合作创新的知识产权共享策略博弈分析[J].情报杂志,2012,31(1):196-199.
[3]王 林.对国防知识产权归属制度的思考[J].国防,2007,(1):61-63.
[4]Das T K, Teng B S. Partner analysis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3,19 (3):279-308.
[5]盛 亚,陶 锐.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技术创新产权主体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6,24(5):804-808.
[6]孙宇翔,于洪彦.产品原始创新的两难选择与克服路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5):70-75.
[7]Jong G D, Woolthuis R K.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of innovation: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trust in High-Tech alliances[J]. Industry&innovation, 2008, 15(1):45-67.
[8]朱少英,齐二石.技术联盟合作创新的信誉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1):5-8.
[9]熊 伟.质量机能展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