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冰山理论”探索党团组织拓展女大学生素养的途径

2014-03-29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党团组织素养心理

李 想

(德州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1 冰山理论与女大学生素养的内涵

1.1 冰山理论概念

冰山理论最初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于1895年在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的《歇斯底里研究》中提出,后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学界、文学界、管理学界、医学界等.在管理学领域中,“冰山理论”是管理学中用于选拔人才的基本理论,此理论认为,人的综合素养分为“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其中八分之一的“水上”部分是可见的,显性的.八分之七的“水下”部分是潜在的、隐性的.这些潜在的“水下”部分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能力和发展前景.

1.2 女大学生素养的内涵

团中央和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在《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提出,要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素养主要由思想道德素养、社会实践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心理与身体素养、社会活动素养和职业素养等几部分组成.

1.3 冰山理论在女大学生素养培养中的运用

借鉴冰山理论结构框架,我们可以将女大学生素养分为“水上”和“水下”两个部分.其中“水上部分”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显性的,主要通过高校的课堂教学环节加以培养.而“水下”部分包括思想道德、社会实践、科学文化、心理、社会活动与职业素养,这些素养为隐性素养.女大学生的“水下部分”隐性素养是显性素养的基础,显性素养是隐性素养的外在表现.女大学生素养的培养应系统化、一体化.其中的显性素养由高校教学部门培养,隐性素养则要依托高校的党团组织加以拓展,两者结合才能不断完善女大学生的智能结构.

2 女大学生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心理素养

拒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透露,有16.0%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研究还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女生比男生严重.高校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1]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受到情绪情感的困扰.尤其是独生子女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困扰主要来自学习、人际关系处理、恋爱、就业等几个主要方面.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的等级可分为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个方面.大部分学生有心理困惑,这是轻微的心理问题,并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但轻微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疏导,会发展成为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而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调适和治疗,就会发展为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到人的健康,影响到人的全面发展.[2]因而,了解女大学生心理现状,重视女大学生心理工作是目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2.2 职业素养

所谓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在职业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一种基本品质,它主要包括能力素质、人格素质、理念素质、健康素质等方面[3]我国高校女大学生职业素养整体水平低于男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在大学期间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明确,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了解不多,对社会的用人标准和基本要求更是知之甚少.

(2)其次是职业技能欠缺.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将更多精力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与专业相关的技能操作方面锻炼较少.

(3)求职心理素质较差.女大学生在求职环节,一是主动性不足,存在依赖心理,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家庭方面.二是不能理性定位,对社会了解不够深入.在现实和理想存在差距时不能合理分析,心理容易受挫.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加以引导.

2.3 实践创新素养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扮演社会角色,即依照社会的要求和标准学会承担特定的社会角色,实现角色期待与现实角色的整合.[4]女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较之男大学生存在差距.一是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低.据统计,在高校的实践创新活动中,女大学生的参与比例仅为37%,仅为男大学生参与人数的一半.说明女大学生在此领域的参与意识不高.二是参与水平不高.由于女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不高,导致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实践创新活动的关注度和思考力不足,因而在参与水平上也难以提高.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和各类科技文化竞赛中加强鼓励和引导.

3 搭建高校党团组织拓展女大学素养的平台

3.1 党团建设信息化.加强党团建设,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服务

目前,网络在大学生中广泛应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微信、飞信是他们网络聊天的主要方式.高校党团组织要想在思想引领和政治教育中取得实效,就需要占领和建设好网络这块阵地.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及时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网络还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网络既是大学生交流的平台,也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驿站.通过网络咨询和解答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途径.

3.2 校内资源共享化.整合校内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校内优质资源共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院两级资源共享.校级和院级资源在不影响教学和科研的前提下,可以打破级别限制,有效整合、合理利用.二是教学资源共享.因专业设置原因,不同的院系享有不同的硬件资源.如拥有心理学专业的院系在心理辅导工作中往往配有专业的沙盘心理分析工具和相关的心理分析软件,如拥有美术、音乐等专业的院系,则必定设有画室、琴房、舞蹈房等硬件设施.这些资源完全可以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行资源开放,使之高效利用.

4 高校党团组织拓展女大学素养的途径和举措

4.1 基层党团一体性

党团组织是学校开展、发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基本阵地.基层党团一体化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时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使基层团组织时刻向党组织靠拢.做到基层党团组织一体性,一要重视基层团组织建设,让党员在基层团组织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党团一体化建设,有利于党建带团建,有利于形成“发动一个带动一片”的格局.二要党建、团建齐抓共管.党建、团建是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

4.2 社团活动层次性

对女大学生的素养进行拓展应注意拓展活动的层次性,这样才能调动女大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规划拓展活动和制定拓展计划既要着眼于全体,又要兼顾学科、年级的区别.对女大学生的素养进行拓展,主要依托共青团组织的社团活动.但目前各高校组织的社团活动参与主体多为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学生到了大二期间就失去了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这既不能保证社团活动的质量,也难以起到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目的.因此,拓展项目的制定和实施进行层次化设计,使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不同阶段都能积极参与,保证参与主体的自愿性和广泛性.

4.3 心理干预持续性

女大学生心理干预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心理干预持续性可通过“一二四”心理普查干预模式进行实施,既在大学生的四年大学期间,首先要在大一新生入学期间进行全面的心理普查,其次应在学生大二第一学期进行第二次全面的心理普查,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进行第三次全面的心理普查.通过这样三次高密度心理普查可以有效防范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确保学生心理健康.除此以外,还应在不同的阶段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办法,但心理普查工作只局限于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普查并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对普查中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同学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工作.但大学四年的生活,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会面临学习、恋爱、就业等各种压力,大学生在大二期间往往会进入学习迷茫期,不知前进的方向.在大四期间由于面临就业,会产生就业前的心理焦虑,这些都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如果能在大学不同的阶段保持心理干预工作的持续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女大学生及时摆脱心理困扰,防范于未然,减少和杜绝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4.4 社会实践多样性

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女大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1)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对此,学校可以邀请校内外知名科研人员开展创新教育、科学方法论、思维训练的演讲和培训活动.还可设立一定项目的创新基金,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给予资金支持.

(2)暑期“三下乡”和志愿服务活动.以文化、科技、卫生为主题的“三下乡”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其科技文化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科技文化知识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因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各院系可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专业优势,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其专业知识得以运用,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同时也为服务地方教育和经济做出贡献.

女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仅是衡量高校全面育人进程的重要标志,也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因为,女性的素养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素养.高校党团组织在培养和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能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积极调动女大学生的积极性.还可发挥党团组织的教育与服务功能,协同大学生的课内教育活动,共同促进女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研究女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的途径,搭建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人格完善,对高校的育人工作有更好的推进作用.

〔1〕郑日昌,陈永胜.学校心理咨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1~59.

〔2〕周秋莲.地方院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医学辅助治疗现状及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13(05).

〔3〕徐冬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148-151.

〔4〕顾国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12,(03).

猜你喜欢

党团组织素养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革命三谭”:推动广东党团组织发展壮大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心理感受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新形势下高校宿舍党团组织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