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金属国际流动规律的探寻——读《资本论》第3卷第35章笔记

2014-03-29李成勋

当代经济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资本论贵金属

李成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贵金属国际流动规律的探寻——读《资本论》第3卷第35章笔记

李成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35章《贵金属和汇兑率》这一章主要论述了黄金在国际间的流动问题。流动方向有二:一是由产地向非产地各国流动;二是在非产地间流动。流动的状况大致可由中央银行金属储备的增减来测量。贵金属流动与资本主义生产周期和经济危机有密切关系。在贵金属流动中如汇兑率对本国不利,应采取提高利息率等保护措施。黄金为全球战略资源,政府对这种资源的配置要强化和优化调控。要制定黄金发展战略,增加黄金储备,深化对黄金问题研究。

关键词:贵金属;黄金流动;黄金储备;黄金战略定位;强化与优化政府调控;黄金发展战略

贵金属包括黄金、白银和铂,其中主要是黄金,它一直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的象征,它具有商品属性、货币属性和金融属性等多种功能。早在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发现黄金时,由于它的稀有性、稳定性和可观尝性,希腊人和埃及人就把它称之为“闪烁的黄昏”和“可以触摸的太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黄金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集中论述主要在第1卷第1章和第3章,以及第3卷第35章中。本文是第3卷第35章的读书笔记。《资本论》第3卷第33、34、35章都是研究信用制度与货币流通问题的。其中33、34两章是研究信用制度和国内的货币流通问题;第35章是研究信用制度和各国之间的货币流通问题。而国际间的货币流通不可能是纸币的流通,必然是贵金属的流通。同时,由于贵金属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主要是以外汇行市为转移,所以,本章的标题就是《贵金属和汇兑率》。当今,我国已是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大国和加工大国,又是世界第一消费大国,外汇储备也居世界首位。因此,我们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贵金属的论述甚为必要。

一、贵金属在各国之间的流入流出

1.贵金属流动的范围

为了研究的方便,马克思首先划定了贵金属流动的范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银从它们的产地流往其它国家。这样输出的黄金在俄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金矿发现以后大大增加了,这是因为:(1)国内货币流通的增加;(2)中央银行即国家银行金属准备金的增加;(3)用于侈奢品的贵金属消费的增加。另一方面是金银在非产地各国之间的流出和流入。首先要弄清“流出”不等于“输出”,只有“输出”超过“输入”的部分才是“流出”。同样,“流入”不等于“输入”,只有“输入”超过“输出”的部分才是“流入”。马克思还指出:“人们总是这样理解,好象贵金属的输入过多和输出过多,只是商品输入和输出比例的结果和表现”,[1]642其实,贵金属的流动同商品交易确有较大关系。马克思说:“金属的流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外贸易状况变化的象征”[1]645;但是也不尽然,还可能是“和商品交易无关的贵金属本身输入和输出比例的表现。”[1]642例如,向国外投资、借款给国外、战争支出等,便都同商品交易无关。

定稿日期:2014-06-08

2.贵金属流动的测量

关于贵金属流入流出的衡量,大体上可以用中央银行即国家银行金储备的增减来测量。不过,这种测量能准确到什么程度,要看银行业务的集中程度。因为贵金属储藏并非都集中在国家银行手里,这就要看国家银行的贵金属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一国的储藏。此外,还有以下一些影响测量精确度的情况:(1)输入的贵金属可能被用作流通手段和制造奢侈品,这样国家银行的金储备不仅未增加甚至会减少。(2)在贵金属既无流出也无流入的情况下,如果为了满足国内流通的需要而取出部分金铸币,则金储备还会减少;等等。这说明,国家银行的金储备量不能准确测量一国贵金属的流动情况。但是,在国内流通需要的货币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国家银行金储备的变化就可以大体反映贵金属流出和流入的状态。如果国家银行的贵金属储备持续减少以至降到中等水平以下,这时就会引起贵金属的流出,并造成人们的恐慌,致使人们纷纷持银行券或钞票到银行兑换黄金,储存起来,以防受损。

3.贵金属流动与经济危机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马克思讲了三点:

(1)现实的危机总是在汇兑率发生转变之后,在贵金属的输入又超过它的输出即出现顺差时爆发。这已经为多次危机所证实。

(2)经济危机一旦结束,撇开新开采的贵金属从产地流入各国不说,贵金属就会按照正常情况下在各国形成的储藏比例再行分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国的相对储藏量,是由它们在世界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贵金属将从存额超过正常水平的国家流到其它国家去,这种流出流入,不过是恢复贵金属原来在各国之间的比例。“一旦恢复正常的分配,从这时起,先是会出现增长,然后又会流出。”[1]645

(3)贵金属的流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对外贸易状况变化的象征,“而这种变化又是情况再次接近危机的预兆。”[1]645贵金属的流出为什么会是经济危机的预兆呢?这是因为此时已经生产过剰,本国商品不仅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外市场上销售都很困难,所以出口贸易在缩减;但国内生产还在加紧进行,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和农产品,以供国内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在此情况下,生产过剩只会加剧,因而发生的贸易逆差和贵金属外流就使经济危机日益逼近。

二、贵金属流动和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关系

马克思指出:“贵金属的输入主要发生在两个时期。首先是在利息率低微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尾随危机之后,并且反映生产的缩小;然后是在利息率提高但尚未达到平均水平的第二阶段。”[1]646由此可知,从产业循环的周期看,贵金属的输入主要发生在“萧条”和“复苏”这两个阶段,而大量不断地流出则发生在危机前夕。因为在危机前夕,只要资本回流不畅,市场商品过剩,对借贷资本已有强烈的需要,利息率至少已达到平均水平,这时贵金属的流出就会不可避免。在贵金属大量流出的情况下,对借贷资本的强烈需求,就会促使利息率和贴现率的提高。贵金属的外流还会加速危机的爆发。

贵金属的流动之所以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一是因为贵金属作为货币形式的资本,有其特殊的性质,它是财富的普遍的绝对的形式;二是它的作用象加在天平上的一根羽毛一样,虽然重量很轻,但它足以决定天平最终向何方下坠。马克思指出:“正是这种发达的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引起了整个机体的这种过敏现象。”[1]647,648

三、贵金属流动和汇兑率的关系

汇兑率就是两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或比价。汇兑率与黄金的国际流动关系极大。马克思说过:“众所周知,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睛雨计。”[1]650在世界市场上,只有贵金属才是真正的货币,即世界货币。实际上由于国际信用关系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债务往往具有相互的性质,所以它们之间的收支差额,也可以通过信用货币如商业汇票、银行证券等进行结算。这些由外国公民或企业签发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债权或债务凭证,称为外汇。于是就产生了本国货币同外国货币的兑换比例即汇兑率问题。

例如,英国的英磅和德国的马克都有一定的含金量,如果它们之间的比价用含金量来换算,那就是所谓的货币比价。但是,这种货币比价会随着两国国际收入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如果英国对德国的支付出现了逆差,那么在英国用英榜表示的马克的价格就会上涨,而在德国,用马克表示的英国的英镑的价格就会下跌。对英国来说,这样的汇兑率是不利的。如果这种货币比价使英国用马克等汇票、银行券对德国的支付所带来的损失,竟超过英国把贵金属运往德国所需运费的数量时,英国就不再用马克、汇票等来支付,而直接向德国运送贵金属来支付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详细分析了在汇兑率对本国不利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提高利息率和贴现率等办法,来保护本国的利益的问题。

为了把握好贵金属流动的规律,我们还应该了解马克思是怎样论述汇兑率变化原因的。马克思认为汇兑率变化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一时的支付差额。不管造成这种差额的是什么原因——纯粹商业的原因,国外投资,或国家支出,如战时的支出等等,只要由此会引起对外的现金支付。

2.一国货币的贬值。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都一样。……

3.如果一国用银,一国用金作‘货币’,那末,在谈到这两国之间的汇兑率时,这种汇兑率就取决于这两种金属价值的相对变动,因为这种变动显然影响这两种金属的平价。”[1]668,669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35章中对“贵金属和汇兑率”的论述并不限于上述,还包括银行金储备的用途、国际支付差额等问题,特别是还有对资产阶级学者威尔逊等的错误观点的深刻批判。但是,这一切都是围绕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下贵金属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这一主线展开的。马克思对这条主线的分析,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黄金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迪。

四、启迪与建议

我从《资本论》第3卷第35章得到的启迪,主要不在于贵金属流动的具体轨迹,也不在于相关具体理论的阐释,而在于下述战略考量和宏观掌控方面。

1.政府要提升黄金的战略定位

自人类发现黄金几千年来,尽管没有谁敢于轻视黄金,也没有谁无缘无故地拒绝黄金,还没有谁会轻易地放弃黄金,但是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在高科技不断突飞猛进的时代,又当经济全球化正充分展现的条件下,特别是当人类的人文意识普遍提升的时刻,象以往那样仅仅把黄金看作宝贵的物质财富,或仅看作保值避险的重要手段,再或只把它当作显示富贵的豪华的高档装饰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新的时代必须给黄金以新的战略定位。

我们应该认识到,黄金是全球性的战略资源,是一国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安全的不可替代的物质力量,是防范重大风险的“最后的卫兵”。一个国家有了充足的黄金,就可以保障大局稳定,就可以提升国际地位,就可以充分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所以,黄金关系到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只有把黄金放在这样的战略位置上,才能办好黄金的事情。

2.政府要加强对黄金发展的宏观调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但“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5、16这就是说,在通常情况下,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同时,既要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作用,又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政府作用,使二者互促互补、各扬其长,在精当配合中共同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但是,社会资源多种多样、错综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在资源配置中不能搞“一刀切”。因此,对黄金这种特殊战略资源的配置,必须从大局出发,强化和优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为此,政府就要掌握全国和全球黄金资源分布以及黄金生产、流通和研发的全貌,探寻黄金流动的规律。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全国黄金发展战略,打造黄金发展的升级版,更好地发挥国家赋予黄金管理部门的“对黄金资源的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实行统一管理”的职能。

3.政府要增加黄金储备

黄金储备(gold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用以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或影响汇率水平,作为金融资产和战略资源所持有的黄金。它对于稳定国民经济、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国际资信、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我国黄金产量2007年达270.49吨,首次超过雄居全球产金第一大国达109年之久的南非,成为世界第一黄金生产大国。2013年,我国黄金产量达428.16吨,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这一年,我国黄金消费量达1176.40吨,首次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3]但据世界黄金委员会(wcc)截止2012年7月的统计,全球黄金储备最多的10个国家,美国居第1位,我国居第5位。美国的官方储备为8133.5吨,而我国官方储备仅为1054.1吨,与美国相差甚远。而且我国黄金储备占外汇储备总额之比仅为1.8%,与世界平均10%的水平相比差距甚大。因而,我国在世界黄金定价方面仍然没有话语权。[4]还应引起国人重视的是我国黄金储藏量虽居世界第2位,但绝对量并不丰富,截至2012年底仅为8196吨,[5]看来距离黄金资源枯竭之时并不遥远。黄金是国家战略储备的主体,为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也为了将人民币打造成储备货币,我们必须坚持勘探开发和海外购进并举,积极增加黄金储备。

4.加强对黄金问题的研究

我认为我们以往对黄金问题的研究,不论从金融角度、产业角度、对外经贸角度、还是国家安全角度来说,都是很薄弱的;不论是经济学界的研究,还是金融界的研究,都是不够的,同我们长远利益的需要来比是极不相称的。今后,为了民富国强,为了长治久安,为了“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们必须补上这一课,加强对黄金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量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OL].hppt://finance.chnanews.com.

[4]全球黄金储备最多的十个国家:美国第一中国第五[OL].hppt://finance.ifeng.com.

[5]201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OL].hppt://www.taiwan.cn.

责任编辑:胡岳岷

作者简介:李成勋(1934-),男,河南获嘉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本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与实践研究。

收稿日期:2014-05-26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4)07-005-04

猜你喜欢

资本论贵金属
《贵金属》简介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VOCs完全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艰辛与辉煌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贵金属纪念币展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浅析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哲学阅读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国内首家互联网贵金属交易平台上线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