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浅析
2014-03-29刘建辉
丁 刚,刘建辉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州 350108)
近年来,人类在享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物质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其生存形成严峻挑战。国内外学者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发展理念,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生态文明概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生态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到深的过程[1],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要求之一。在此基础上,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建设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重视。本文将梳理并归纳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不同观点,更加全面地解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和把握其内涵。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内涵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认知[2]。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发现,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从以下视角进行诠释:
(一)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出发诠释生态文明
该论点认为,生态文明这一理念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王如松(2007)[3]认为生态文明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是人类在保持与自然平衡的前提下不断进步的一种状态。白杨等(2011)[4]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考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李宏伟(2012)[5]在总结已有文献提出的概念基础上指出,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作为物质基础,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为核心理念,以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为根本途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目标。部分学者[6-7]将此归纳为狭义的生态文明。
(二)从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
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有学者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固然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但仅此还不足以概括其内涵,应从自然—人—社会和谐发展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如,廖福霖(2003)[7]在对生态文明定义时便将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关系纳入其中,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人—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社会文明形态。刘智峰等(2005)[8]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这种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纳入生态文明系统中的解释可以看成广义的生态文明[9]。
(三)从社会文明形态演变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
该论点认为生态文明应是人类社会演进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因而侧重于从社会文明形态演变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如,陈寿朋(2008)[10]认为生态文明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更高级的人类社会文明形态,其内涵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谷树忠等(2013)[11]在对生态文明与现代文明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现代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同时生态文明也与时代文明紧密相连,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人文、民生和资源、环境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导向、驱动作用,既是时代的要求,又体现了新的文明特点。陈羽(2013)[12]认为从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形式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
(四)从文化伦理形态的视角诠释生态文明
该论点从人类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将生态文明定义为新的文化伦理形态。如,潘岳(2006)[13]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高珊等(2010)[14]指出生态文明是生态伦理理念在人类行动中的具体体现,或者人类社会开展各种决策或行动的生态伦理规则。
综上所述,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对于生态文明内涵的权威认知,本文认为,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这种文明形态不仅体现出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而且还体现人类在生态伦理上更加尊重和维护自然。因而,生态文明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观,摒弃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平等的权利;第二,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以资源环境承受力为基础开发改造自然,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三,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形态的深刻反思,是对既有文明形态的时代性扬弃,它贯穿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既包括生态建设本身,亦包括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法治及由此而引致的社会生态行为。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是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深刻理解所提出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涵,国内外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诠释:
(一)侧重于从自然生态系统建设层面进行诠释
该论点认为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层次便是保护并建设人类共同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环境。如,王迎(2013)[15]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化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十七大报告中亦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排放物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二)侧重于从生态经济系统建设层面进行诠释
该论点指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即可以与生态相融合的生态经济作为其物质保障[16-17]。所谓生态经济,系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资源潜力,发展经济发达、生产高效的产业,建设健康舒适的环境[18]。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亦是生态经济系统的重要方面。如,孔翔等(2011)[19]认为低碳经济可以视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工具,其专注于解决全球变暖和能源危机,强调利用技术创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发展。李文华(2012)[20]指出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是建设生态文明重要切入点。刘思华等(2012)[21]认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生态经济系统建设的两个基本实现载体和实现形式,它们同属绿色经济的范畴,将是中国绿色发展和绿色崛起的两大重要引擎。
(三)侧重于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诠释
该论点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生态文明制度指的是一种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22]。已有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体制的创新和生态法治建设两个层面。如,刘斐(2013)[23]认为体制创新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向较高层次的关键,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体制创新,即通过税制改革、深化财政体制、完善要素配置等体制机制创新;(2)行政管理体制创新,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探索生态区域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的改革创新;(3)土地管理体制创新,通过制度创新,提升生态区土地开发价值,探索灵活的土地管理、调控机制体制。孙佑海(2013)[24]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核心是法治建设,由于法治是成熟定型的制度形式,法治的规范性、稳定性、民主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运用法治的力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进一步提高法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方式的能力,加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面守法。
通过整理学术界对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界定,发现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生态经济系统建设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同时,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还应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建设。生态文明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基础和文化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迁,必然要求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在道德实践上养成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伦理品质,从而逐渐形成可持续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观念。
因此,本文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应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突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建设人类生活的美丽家园;第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为重要切入点,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催生新型高效产业;第三,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通过生态体制的创新和生态法治的不断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第四,推进生态价值观建设,加强生态教育及生态科普知识的传播,促使人们形成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结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对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的准确理解和定位是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基础。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的内涵进行了梳理,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及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且人类在生态伦理上更加尊重和维护自然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理解,进一步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既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建设,也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并推进生态文明价值观念的建设,加强生态教育及生态科普工作。
[1]胡鞍钢.东方巨人的两个大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共识与决策共识[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139-150.
[2]王文清.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30(5):16 -20.
[3]王如松.奏响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乐章[J].环境保护,2007(11):25-28.
[4]白杨,黄宇弛,王敏,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评估体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1,20(31):6296-6306.
[5]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理论参考,2012(5):7-9.
[6]贾卫列.生态文明开创人类文明新纪元[J].环境保护,2008,12(23):71 -73.
[7]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8]刘智峰,黄雪松.建设生态文明与城乡社会协调发展[J].池州师专学报,2005(6):23 -25.
[9]甘晖,叶文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关系:环境社会系统中的四种关系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6):7-11.
[10]陈寿朋.略论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08-01-08(7).
[11]谷树忠,胡咏君,周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1):2-13.
[12]陈羽.从“建设美丽中国”看生态文明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2-14.
[13]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34-36.
[14]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823-828.
[15]王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内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林业经济,2013(4):45 -47.
[16]龚天平,何为芳.生态文明与经济伦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7-54.
[17]钟志奇.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经济发展:从自然观的视角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0(5):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