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与信仰教育
2014-03-29徐秀红张晓燕
徐秀红,张晓燕
(1.丽水学院,丽水 323000;2.西南大学,重庆 400700)
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使人走向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组成部分,信仰统摄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涉着人的幸福。但是,在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并存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功利化、世俗化等倾向。信仰教育成为当前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主题。
一、信仰及其意义
信仰,是人对“终极对象”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类精神世界中最深刻、最顶层的方面,是人类对“至真至善至美”境界的永恒追求与向往。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特征:一是信仰的理想性。信仰当然包括对某种现实观念和事物的确信,但一般而言,它更多的是指人凭借抽象思维去想象和创造的某种具有超现实性或者可能性的事物和观念。二是信仰的价值引导性。信仰是一种强大而持久的终极信念,对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和观念都具有价值引导和驱动的作用。三是信仰的执著唯一性和排他性[1]。不同的个人或者群体可能拥有不同的信仰,对整个社会来说,信仰可能是多元的。但对于特定的个人或者群体来说,信仰是唯一的,而不是多元的或可以随便改变的。
作为生命的支点、生命之根赖以驻扎的土壤,积极健康的信仰能为人的生活提供确定性、平衡感和安全感,让人生坚定踏实、充满价值与意义。作为人们最高的精神价值理想和追求,信仰是每个文化群体乃至个人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在信仰的指导下,人们会不断激起内在的积极性,将自己投入生活之流中,把握生活,创造生活。有了信仰,人们即使在生活过程中遭遇种种束缚和艰难困苦,也不会丧失生活的信心与勇气。失去它,人类很可能成为无家可归的“存在者”,灵魂无处安放。有学者在审视现代人精神状况中指出,“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东西;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达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达了人的极度混乱与绝望”[2]。无论是对于人类社会还是个人,信仰都具有“家”一般的意义。
二、当前大学生的信仰问题与归因分析
大学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还在于对人的心灵的塑造和感召。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思想的指导下,高等学校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大学生的主流信仰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但是,由于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信仰教育过程中教学理论的不完善,加上大学生自身思想的不成熟、心智的不完善,部分大学生的信仰表现出模糊、功利化、世俗化等倾向。
(一)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理性泛化导致大学生信仰趋于功利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市场经济所隐含的效率观念和经济理性,强调以最小化的经济成本或代价赢得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和经济效率。当经济理性泛化为人类理性的全部,并成为现代社会用于衡量和判断一切事情的终极圭臬和唯一依据时,人类精神世界的可能性空间将受到挤压、道德理性容易被侵蚀,精神信仰极可能在经济理性的泛滥中不断弱化,进而出现信仰的现实化和物利化。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现代大学已经不再是过去纯粹的“象牙塔”。一些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信仰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化、实用化特征。
(二)我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是大学生信仰世俗化得以扎根的土壤
信仰世俗化,是指对宗教信仰和社会信仰以外的价值观和准则的信仰,包括家族崇拜、功名崇拜,金钱信仰等等。人类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总是以一种潜在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文化不仅没有终极信仰,而且还能够把致力于终极信仰的分支信仰充分地世俗化”[3]。就儒家的政治伦理而言,封建帝王与儒家思想政教合一,其秉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从不讳言“致仕”之道。在人伦方面,祖先崇拜、家族信仰,一直是民间信仰的核心。我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根深蒂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科学、理性、民主、自由等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思想,我国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多元。信仰世俗化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更是彰显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传统世俗文化的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人生信仰缺乏高远性、坚定性,“跟着感觉走”、“一切顺其自然”,成为人生信条,并引以为傲。优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空虚、郁闷、“无根”成为一种常有的精神状态。
(三)在多重压力下,一些大学生希图从宗教信仰中找到心理支持
不少研究表明,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的信仰体系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宗教不同于迷信,它存在于人内在的精神世界,是人类意识的产物,其本质“是个体对超验性精神实在的体验和个体为达到与这种体验的和谐而做的探索”[4]。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尽管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众多福利,但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以及社会关系的制约,人们还没有获得完全的主体性的发展。人生总是充满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但是人类总是希望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并借助于一定的精神力量来确定自己的追求和行动,这也是宗教长盛不衰的魅力根源所在。现代大学处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中。面对社会现实与道德、经济与政治、发展与环境之间日益激化的矛盾,大学生们难免深感疑惑。此外,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学生承担着来自学业、就业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面对种种压力,如果缺乏应有的信心与勇气,缺乏正确的排解压力的途径和方法,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而在充满恐惧的人群中,宗教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一些大学生选择宗教信仰来寄托心灵,达到精神上的平衡与安宁。
三、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应然路径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信仰教育?信仰教育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大学生的精神信仰?这是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育者树立合理的信仰观,引导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仰中进行正确选择。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与网络的盛行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他们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同时,社会和网络也充斥着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信仰取向。但由于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不够完善,阅历尚浅,对社会现实判断往往缺乏经验,容易被蒙蔽,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信仰教育十分必要。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之前,教育者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信仰观,对各种信仰要有清醒的认识。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相对主义、自由主义在我国思想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已有显露。这种观念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自由;每个人的信仰,特别是大学生的信仰,都蕴含着他们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立场,教育者没有资格去干涉大学生的任何信仰,并认为这就是对学生的尊重。这种态度无疑是建立在片面的信仰观基础之上的。需要明确的是,信仰多元无可厚非,但是隐含在多种信仰背后、并且支撑着多元信仰相互融通的价值导向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不论是社会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还是世俗信仰,只有当它们的终极目的是有利于人类的精神健康和生活幸福,并符合人类充满创造性的发展方向时,才应得到尊重与倡导。对于祸害人类健康、违背人伦道义、毒害精神世界的信仰,如邪教之流,则应该坚决抵制和清除。
其次,信仰教育应辩证对待宗教信仰。就宗教信仰对人类物质生产的直接作用来说,其意义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并且很有可能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因此马克思说“宗教是鸦片”。宗教是历史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说,宗教本身也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投射,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世界各大宗教,其教义中均包含有丰富的价值理念与道德理念,其中也存在一些合理之处。因此,对宗教的认识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离不开对有关宗教方面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大学生去信仰某种宗教,而是通过使学生了解关于宗教的基本常识,认识宗教的本质。这样,既可以减轻大学生由于对宗教的无知而产生的神秘感,也可以发挥宗教所蕴含的德育意义。
最后,坚持信仰教育与其他课程、生活实践相联系。长期以来,学校德育重视道德认知,并试图仅仅通过知识传授的方式来达到信仰教育的目的,但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有学者认为,“信仰不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世界中通过实践和心灵探索逐步确立的”[5]。要走出信仰教育的困境,首先必须摒弃脱离其他课程与学校生活,单独通过德育课程来培养学生信仰的做法,而应该让信仰教育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同时,必须认识到,“信仰问题本身与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是与人生共始终的”[6]。人的教育,特别是精神信仰教育在出生之时就已经开始,并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展开。学校生活只是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学校教育在青少年信仰养成中作用是有限的。只有将教育与现实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形成积极健康的信仰。此外,有效的信仰教育必须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教合一”,共同参与和努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面的作用,其效果都将是有限的。
[1]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2.
[2]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184.
[3]刘圣鹏.终极信仰与终极信仰的世俗化:中国古代文化信仰的知识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7(7):164.
[4]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14.
[5]熊洁,张爱林.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之重难点问题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6.
[6]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