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方某报《偏执的民族大有希望》一文缺乏理性

2014-03-29吴瑕

传媒 2014年7期
关键词:俞敏洪富士康篇文章

2月28日南方某报刊登《偏执的民族大有希望》,把偏执等同于勤奋与执着、等同于意志与毅力,并借此称赞那些“维权的人有百折不回的精神”,他们的行动“未来也许会把这个国家的公平和正义推到一个世界领先的高度”。这篇文章观点偏颇、缺乏理性,容易造成误导。

作者在文章中说,不少“上访、维权者”,“为了这一件事情,可以百折不回,几十次上百次地跑到北京上访,从县到市、到省,一步步上访,不撞南墙不回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而且他们能够一遍一遍地跟别人重复自己的遭遇,非常执着。作为旁观者看来,他们付出的努力是很不值当的,何必要让自己成为那样呢?但是,他们就执着于这样的意志,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成,有点像堂·吉诃德和风车作战的那种执着”。作者由此“想起另外一个我非常敬佩的案例——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他的毅力和他宣传自己观点的感染力,在我看来这种精神和上访的、维权的那些人是一样的”。作者还举例说“中国学者成批地在材料和生物学科方面,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占据一席之地,在我看来,与中国人的偏执、勤奋,遇到一个目标能够忍受枯燥的努力是非常有关系的”。他还“想起富士康的生产模式”,因其“枯燥”才有“生存的空间”。因此作者总结道:“对枯燥的忍耐和勤奋的自我挑战的能力发挥了作用。把这种能力发挥在打工上,能成就出富士康这样劳动密集的企业;发挥在创业领域,可能就会成为像俞敏洪这样成功的创业者,成就一些非常著名的企业;发挥在科学领域,就会成就出一批国际前沿的学者”。最后,作者又将偏执上升为“品牌”“信仰和哲学”,“是一种把常规推向极致的认真、坚韧、百折不回精神”。作者最后赞颂“这些维权的人有百折不回的精神”,“未来也许会把这个国家的公平和正义推到一个世界领先的高度”。

点评:

南方某报这篇文章几乎没有多少理性可言。把偏执说成“信仰”“勤奋”“百折不回”,是绝对说不通的。把说不通的“道理”拿来硬说成一种“哲学”,真不知道文章究竟是宣扬什么样的“哲学”,其目的又何在。 (吴瑕)

猜你喜欢

俞敏洪富士康篇文章
如何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
俞敏洪:商海中冲浪的“平民英雄”(上)
富士康高科技转型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Enterogenous inf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immunocompromised rats under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富士康50亿美元印度建厂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俞敏洪“闭嘴”:“张嘴”“毒舌”都为吃口饭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