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的故事与他者的想象
——解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改编
2014-03-29左亚男
左亚男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重建的故事与他者的想象
——解读《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电影改编
左亚男
(辽宁师范大学,大连,116029)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以下简称《富翁》)改编自长篇小说《问答》,前者是横扫第81届奥斯卡荣获八项大奖的票房奇迹,后者是被翻译成36种语言遍布全球的畅销作品:小说与电影的双重胜利,源于自身的奇迹,还是艺术的伟大?比较《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与《问答》、关注小说与电影、考察叙述的转向和元素的重构、体味不同媒介的个性表达,种种研究其实探讨的是文学与影像转换的途径,更是研究电影自身特性的一个切入点。
1.
小说作者维卡斯·斯瓦鲁普曾为外交官,这一经历使他更钟情于将自己的小说作为一个使者,来增进外界对印度文化和社会的认知,这正是小说的起点和意义所在。《问答》借助主人公的回忆,以史诗性的视角展示了印度社会几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描绘了各阶层人的生活境遇。这样宽广、多维的故事情节显然不是局限于时间、受制于票房的电影能够直接容纳的。因此,依循原有的故事链条,电影对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和重整。在新建的故事中,电影的特性也因而表达。
出于对视听和市场的考虑,电影对部分故事情节进行了直接的删减。相比小说,电影更侧重于图像式的表达,这正符合了时代的需要。在“图像化”时代,小说中具备视听奇观潜能或容易构成画面内部张力的情节点就更容易为电影所汲取。因此,电影中幽深贫民窟中的追逐、壮丽泰姬陵里的奇情、黑暗孤儿院里的惨烈等等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观众视听享受的情节段落。也正因为同样的理由,小说中“神父的重担”“弟弟的承诺”“西行快车上的凶案”等重要章节因视觉表现的局限而被直接舍弃。商业性是电影融入骨血的特性之一,因此也成为其取舍故事的另一个依据。小说用每一个章节展示一个深层的社会人生历史背景,这构成了小说内核的厚重,同样的一点却构成了电影面对市场时的矛盾。“士兵之歌”中的家国历史、“看住你的纽扣`”中的宗教呈现、“怎样说澳大利亚语”中的外交关系……,种种敏感而尖锐的话题均有可能在影片的国际传播中形成拓展市场的障碍,因此,这些光彩毕现的章节根本就没有在电影中出现的可能。
保留下来的小说情节也不能在电影中保留完全的原始面目。《问答》讲述的是一个具有开放性质的不稳定故事,随着主人公记忆的浮现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无穷尽的表意游戏。这是一种叙事策略,更是适应故事内容和主题表达所必需的完美选择。但就电影创作而言,尤其是好莱坞的商业电影运行并不需要让观众欣赏文本构成的多元性,而是要阐释一个确定的意义。因此,在原有庞杂的故事头绪中,电影需要找寻到一个最适合的情节来进行一个稳定的、结论性的叙事,比如爱情。抛却家国历史的叙事散点,《富翁》将小说的第十二章的“爱情故事”提升为全片的主题和线索,将对社会的反思彻底改变为人生的激励。电影不再是现实苦难的层层剥离,而是对爱情永不放弃的英雄传奇。在这样的选择下,小说中众多与主人公密切相关的重要人物都被简单地放弃,所有人生轨迹的消逝使得主人公杰玛(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的人生成为被电影所限制的对爱的追逐。
重建的内容使电影只能保留住《问答》的皮相,而非深层的内核。小说作者斯瓦鲁普讲述的不是励志,更不是传奇,其实只是潜藏在平静下的伤痛。在“弟弟的承诺”一章中,当公寓管理员拒绝介入一个醉汉对自己女儿施以的暴行时,他说:“咱们印度人都具备这种出奇的能力:眼见周遭的痛苦与不幸,却不受其影响。所以,只要做一个合乎体统的孟买人,闭上你的眼睛,堵上你的耳朵,管住你的嘴巴,你就会过得像我一样幸福。”简单的话语,冷漠的态度,却是何等的人生!小说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简单却深远的细节,比如现在印度社会中仍然存在的贩卖部落少女做妓女的丑陋风俗。小说以近似“闲笔”的写法淡然写出了印度社会中令人发指的却在冷漠中变得习以为常的种种。言语缝隙中留下的却正构成了《问答》的深刻与厚重。可惜的是,随着元素的删除和重整,现实的冷峻残忍逐渐消隐,童话的梦幻实质不断彰显,电影中留存的只是娱乐性和视听享受,丧失的却是聚焦于现实人生的生命真相。
2.
从小说到电影,改变的不仅是内容上的故事,还有形式上的展示。
电影是多元的组合。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富翁》借助画面、结构、声音等元素的华彩共生弥补了内容中许多重要情节的缺失,以风格化的影像奇观塑就了一个通俗却非常规的故事。
相比小说文字中饱含的抽象和隽永,电影中直接的形象更加感性而生动。电影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能够直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抒发感情甚至是阐述哲理。在画面构图中,电影利用空间效果把屏幕的内容分割成不同部分。因此,当杰玛遭受警察严刑拷打时、当杰玛和拉缇卡久别重逢时,光影、栏杆、墙体等介质使同一画面中的人物仿佛处于不同空间之内,简单的画面经由构图直接被赋予了含义,表达出人物孤立隔阂的状态。镜头中简单细节的精心设置也能传达出意蕴悠长的深层含义。宗教问题在被称为“众神与信仰之国”的印度一直是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存在。小说曾多次涉及到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如:主人公混杂了多重宗教信仰的命名、萨利姆家族因宗教问题而遭受的屠杀……错综复杂的宗教问题已成为印度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电影以更直观的方式传达了抽象的宗教概念。影像的传达更为直观,夺走杰玛妈妈生命的宗教血拼与罗摩神图腾的交替显示成为了杰玛永生无法释怀的阴霾。简单的画面,深邃的道理,延展的情节,这正是电影的特性与魅力。
为了补偿了对小说精妙结构的放弃,电影以影像的方式再建了一个绚丽而复杂的结构迷宫,以专属于电影的剪辑游戏展开了独特的结构表达。《富翁》将用于镜头组接的蒙太奇手法上升为剧作结构的手段,以倒叙、交叉、平行、对比等蒙太奇手法的综合运用,讲述了一个独特的三个时空交织的故事。电影中的叙事分为三个大的层次。第一是“现在”:杰玛在警察局受警察的盘问;第二是“回忆”:杰玛在电视节目现场中回答问题;第三是“回忆中的回忆”:杰玛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导演以这种三条线索下绝妙风格化的交叉剪辑再现了一种敏锐与震撼,也正是这种出神入化的剪辑方式让电影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电影剪辑奖。
《富翁》凭借声音方面的出色表现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和最佳歌曲奖也可谓实至名归。在表现上,配乐师使用印度本土语言和古典音乐创作出婉转的旋律,同时完美衔接了西方和声及电子合成器的音响效果,天衣无缝地契合了电影的风格。不仅如此,在情节发展中,音乐还直接参与了叙事。其爱情主题是由女声哼唱的抒情歌曲“Dreamson Fire”:在隐约可闻的坦布拉琴声的引领下,女声哼唱轻轻响起,旋律在五个音阶之间级进、回旋,浅吟低唱中带出幽幽情思,在女声的第一声哼唱结束时西塔尔琴的伴奏轻轻响起,轻快的塔布拉鼓为整个吟唱铺上了温暖的底色,为后面情绪稍涨略显热情的哼唱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动力,整个旋律悠扬而哀婉,灵动而含蓄,正契合了男女主人公杰玛和拉缇卡之间微妙丰富的情感状况。《富翁》中的音响运用不仅真实而完美地使用了表意和再现两种手段,还别出心裁地多次运用无声的音响效果,以传达无声胜有声的意蕴。当童年的杰玛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暴徒打死、当拉缇卡木然地看着载着杰玛和希望的火车逐渐远去……瞬间的失音状态传达出主人公无以言传的绝望心声。声音元素的传神运用使《富翁》获得小说所无法比拟的审美效果和形式外延。
远离了小说的《富翁》其实仍然是一段掩盖在大团圆结局下的悲情往事,可经由了电影视听手段的别样表达,这样沉重的主题并未直接承载悲剧的形式,提供给观众的却是一场浮华的视听饕餮,不能不承认这是属于视听的成就,电影的胜利。
3.
经由改编,电影《富翁》成为了一个他者改写的故事。
在故事细节上,影片中的英伦元素比比皆是。影片的开场镜头是一群贫民窟的小朋友们正在兴高采烈地玩着板球,而板球是一项源于英国、盛于英国的绅士游戏,与贫民窟或印度均没有直接的关系;在杰玛工作的地方,大家谈论的是英国BBC肥皂剧《伦敦东区》中凯特和阿尔菲的韵事……这些元素不经意地不断涌现,不由得让人恍惚这是否是真正发生在印度的故事。不仅如此,电影中很多与民族身份密切相关的东西也被轻易改写了。语言是日常生活中区分地理区域与身份建构的重要标志之一。《富翁》中的主人公们均直接以流利的英语进行平常的生活和交流,主创者这种有意的混淆会造成观众对英语在印度风行程度的误解。其实,时至今日,掌握英语在印度仍然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非人人通用的普及。《富翁》的英国主创者们就这样借用西方话语营造了一个从属于自身的文化圈。
《富翁》以整体象征命名和个体经验改写的方式将主人公们塑造为隐匿着西方精神的文化符号。在导演的巧妙设置中,体现着西方价值观的“三个火枪手”成为整部影片的最大伏笔,《三个火枪手》既是三个主人公认识的开端,又是三人命运的最终见证。“三个火枪手”所代表的亲情、爱情、利益成为对这三个主人公的象征命名,为这部底色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而浪漫的气质。在电影中,人物身上许多原本突出的“印度经验”被改写为西方精神的承载。在杰玛的生命中,最重要和唯一的目的是对爱的坚守和追寻。无论怎样的离别和挫折都不能改变他这份执著,但这种执拗其实不属于印度人。印度本土文化坚信“宿命论”,在强大的天定命运中,渺小的人类在命运前需要做的只是顺应而非奋争。因此影片中杰玛的人生选择和故事设置其实早已不符合传统的印度宗教和文化逻辑。这种不懈努力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是典型西方价值观的体现。
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电影作为一种共同的文化载体被赋予了许多符号化的意义,因此,很多时候,电影所带来的这种“身临其境”只不过是强势文化的渗透和控制,是文化归属上的霸权划分,是后殖民时代殖民的另一种方式。充满印度风情的电影《富翁》正是这种文化氛围下的产物,一个由内而外由他者改写的故事。
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奠基性作品《东方主义》中,萨义德提出社会和文学(艺术)只能放在一起来理解和研究。在后殖民语境中,当武力殖民成为历史,当代西方国家就开始努力寻求一种更为温和,也更为隐秘的殖民手段,即思想控制和文化侵略。当代西方国家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及对媒介的垄断,以自己的意识形态,将东方国家想象、建构为异己的“他者”,力图在文化思想层面上将欠发达国家纳入自身文化的版图。在这种文化殖民中,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将逐渐被边缘化,而民族身份也随之模糊,陷入无法自觉自主发展自身文化的困顿。因此,从文学、艺术等角度切入是研究欧洲殖民主义对全球影响的一个重要方法。当片尾宝莱坞式的狂欢歌舞为电影《富翁》画上了生动而极具特色的句号时,杰玛的成功完成的是西方式的梦想实现,是公式化的好莱坞童话而非印度的真实人生。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通过虚构迂回理解现实的一种方式。不同媒介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成了不同价值的判断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当影片中的“印度”被想象地塑造为西方的“沉默他者”,并最终由此构成大多数人眼中的印度之时,也就标志着从小说到电影,从内容到形式再到精神,电影《富翁》最终成就了一个西方视角下的东方幻相。
(责任编辑 杨 丽)
左亚男,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与影视文学创作研究。电子邮箱:zuoyan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