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4-03-29王书一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陈述语篇语境

王书一

(长春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王书一

(长春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吉林 长春130032)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高级英语教学应以“分析语篇”为主线,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提高他们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其交际能力。

语篇分析理论;高级英语;交际能力

一、应用语篇分析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就一直对英语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众多的教学方法,语篇分析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便是其中之一。语篇分析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是涉及语言学、修辞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诸学科的交叉性研究领域。作为术语,“语篇分析”是由哈里斯于1952年在《语言》杂志上首次提出并逐渐流行开来的。60年代,真正引起人们重视的是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的衔接》一书。随着研究的深入,语篇分析理论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形成了几套理论。如韩礼德和哈桑的语域和衔接理论、万迪科的宏观结构理论、维多森的言外行为理论等。自从语篇语言学成为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以来,又有许多学者,如白盖特和库克,探讨如何把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语言教学方法、教材材料和课堂教学实践中。麦卡西和卡特在“语言即语篇”思想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一种新的语言教学模式,对传统的基于句子语法的语言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纽南则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一个有机的基于语篇的语言教学思路,他认为语言学习不是砌墙,而是在花园里种花,在语言教学中不能把语言看作孤立的句子来进行教学,而应该在一定的语境中教学;语言学习的过程就相当于花园种植的过程,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中接触、体验、学习和使用语言,了解语言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以及意义的传达。

随着篇章语言学在西方的兴起,语篇分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被介绍到国内,并为许多人接受。而语篇分析与英语教学的结合始于90年代中期,得以发展是在本世纪初。我国外语界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也作了关于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关系的研究。“整体教学”正是在语篇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语言教学方法,它强调在语言教学中除了进行语音、词汇、语法等层次的教学以外,要渗透语篇层次及更深层的教学,如分析语篇的结构、写作目的、中心思想等。近些年来,语篇教学这一新的语言教学法在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己被广泛研究和采用。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尚未定性的学科。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理论,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分析方法,这使得语篇教学的研究显现出一定的难度,同时也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并引发对它的不懈研究。

二、语篇分析的内涵及内容

概括地说,语篇分析就是使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同时识别语篇的组织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组织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语篇整体出发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对文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语篇分析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或事件的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连贯,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语章的布局谋篇,分析文章层次结构;研究语篇的语境,挖掘深层上下文、情景、文化内涵;研究语篇衔接与连贯,弄清句内和句际逻辑关系;研究语篇的深层意义,找出最贴近作者思想的写作意图。

三、语篇分析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以笔者所在的长春师范大学为例,目前高级英语总学时数为每学期72学时;使用的教材是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五、六册,该教材按照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规律进行编写,能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接近实战要求。笔者运用以“3P”即“演示(presentation)→ 操练(practice)→ 成果(production)”为中心的教学法,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引领的教学模式,有意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并将其贯穿教学始终。

(一)在导入环节中,初步建构语篇分析意识

1.语篇背景分析,激活认知图示

学生经过基础阶段的学习后,对与英语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与文化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高级英语教学应该加强与深层文化有关的语言现象的理解、分析和对比,帮助学生提高深层文化的敏感度,提升英语文化意识,积极反思,最后使他们能够宽容地、灵活地处理文化差异,升华其英语文化素养。这一环节主要涉及对课文背景知识的教学,包括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图式。一般说来,语篇理解是一个双向的心理过程,学生需要用脑子里储存的旧知来固定或归属新知。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新知被融合到原有的图示中去;另一方面,一些旧的图示经过被新知加工改造而产生出新的图示。所以,学习的关键在于搭建出连接新旧知识实质性、非任意性的桥梁。利用背景知识进行导入,不仅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认知图示,有利于学生掌握语篇的梗概,而且教学内容中渗透了人文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提高其文化素养。

2.语篇表层分析,预测文章内容

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借助标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语篇中找出相关信息验证假设。如在讲授第六册第一课“How to Get the Poor off Our Conscience”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回答如下几个问题:Is the title a sentence or a phrase ?(文章标题是一个句子还是短语?)/Try to complete the title.(请补全标题)/Pick up some sentences or phrases which have the same meaning with the title. (在文中找出与标题意思相同的句子或短语)/Translate the title into Chinese.(请把标题翻译成汉语)在同学们的参与和配合下,标题翻译的结果让大家产生困惑,因为标题被翻译成“不要为穷人的存在感到内疚”、“看到穷人怎么才能心安理得”、“请不要把穷人放在心上”等。因此,学生开始疑惑是什么人竟敢说这么“逆天”的话?是否另有隐情?对了解作者背景和反语修辞方法的兴趣被激发。通过后文讲解,学生不但牢牢掌握“正话反说”的修辞,更对作者敢于针砭时弊的勇气赞叹不已,由此领悟作者写作意图和目的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再如第五册第二课“Goods Move. People Move. Ideas Move. And Cultures Change. ”依旧借助问题:How many sentences are there in the title? (标题是几个句子构成的?)/What structure do these sentences follow? (标题是什么句式?)/Why does the author use different verb “change” to after cultures instead of “move”?(为什么作者在文化后面的选词用的是“改变”而不是“流动”)

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的答案都对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内容“文化变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标题都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熟悉标题的特点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对文章的预测和推断的准确性。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由难到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在呈现、操练环节中,综合运用语篇分析理论

1.语篇模式分析

语篇内容各有不同,但作者总是按照有限的思维模式建构语篇,因此可以说语篇模式有章可循。对外语教学而言,实用性较强的语篇模式包括:概括—具体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主张—反主张模式;叙事模式。

(1)概括—具体模式

概括—具体模式是典型的直线型结构,将语篇分为三个部分,即概括陈述、具体陈述和总结陈述。该模式在英语语篇中十分普遍,其表现形式有两种:

样式A:概括陈述→具体陈述1→具体陈述2→具体陈述3→……→总结陈述。

样式B:概括陈述→具体陈述→更具体陈述→更更具体陈述→……→总结陈述。

第六册第七课“肯尼迪的就职演说”是这一类最为典型的文章。

Part I General statements of the basic policy of the US

to friends and foes(para.1-4)——概括陈述

Part II Transition( para.5) ——具体陈述1

Part III Specific policy toward friends(para.6-10)

foes/adversary (para.11-19) ——具体陈述2

Part IV Specific policy to foes/adversary (para.11-19) ——具体陈述3

Part V Transition(para.20) ——具体陈述4

Part VI Appeal to the people of the U.S. and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to join in the fight for freedom (para.21-27)——总结陈述

(1)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模式由问题、解决、评价组成。该模式结束的标志是对“问题”提出肯定的解决办法,而否定的评价则意味着另一轮“问题”的开始。通过大量阅读,笔者发现这一类型语篇的某些“字眼”为读者提供了一定暗示,比如谈到问题时会出现相关词汇:difficulty, drawback, hamper, obstacle, hinder等,与“办法”关联的词汇:come up with, develop, find, response, measure, answer, consequence, effect, outcome, result, solution, resolve等,而关于评价的词有manage, overcome, succeed, effective, work, function,等。

问题—解决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第五册第一课是典型的问题—解决模式。

Part I racial discrimination or inferiority of Blacks (Para.1-2) ——提出问题

Part II solutions to win the war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 (Para.3-25) ——解决问题

Part III conclusion(Para.25-28) ——评价问题

(3)主张—反主张模式

主张—反主张模式又叫假设—真实模式或匹配比较模式。这一模式通常是对有争议话题的讨论,作者先列举出普遍观点或者部分群体认可的观点,然后进行反驳,说明自己的主张或反主张。其表现形式有两种:

样式A:主张1→反主张1→主张2→反主张2→主张3→反主张3……

样式B:主张1→主张2→主张3→反主张1→反主张2→反主张3……

这种模式在第六册第一课How to Get the Poor off Our Conscience中得到很好的诠释。在谈到现如今人们逃避对穷人责任的时候,作者列举一种说法,继而对该论断进行抨击。

2.语篇语境分析

从某种程度来说,语篇语境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中产生的,它反映了特定文化中的行为模式,并受制于情景语境。因此,在高级英语教学中,利用语境来分析语篇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另一方面从情景语境入手,要求学生根据说话者的身份、地位、交际意图、与听话者关系等因素来理解语篇。从情景语境意义层面着手,不管是书面语篇、独白还是会话,都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对话,在交流语境中对语篇进行分析,意味着将语篇划分为用来对话和质疑的单位。如下面语篇(第六册第一课)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处理:

One begins with the solution proposed in the Bible: the poor suffer in this world [-Do they?] but are wonderfully rewarded in the next. [-Are they?] Their poverty is a temporary misfortune [-It isn’t.]: If they are poor and also meek [-They aren’t.], they eventually will inherit the earth. [-Will they?]This is, in some way, an admirable solution. [-Is it really?] It allows the rich to enjoy their wealth while envying the poor their future fortune. [-It does not.]

括号内是添加的潜在对话和质疑,它们体现了人际意义,是语言交流的一部分。以此类推,把语篇划分成有“意义”的若干句子,能使学生理解语篇是如何根据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作出适当的语言选择和如何表达语篇意义的。

3.语篇衔接与连贯

传统的外语教学只注重学习词、词汇、语法规则、句义,往往忽略语篇连接成篇的机制,即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衔接涉及语篇的形式结构,而连贯体现语篇的语义关系;衔接是语篇的表层、有形之网,而连贯是语篇的底层、无形之网。连贯是意念联系,而衔接是其表现形式。保持语篇的连贯性的重要手段就是衔接。早在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把语篇的衔接手段划分为五类: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作为一种语义关系,前四种属于语法衔接手段,这些概念都是传统语法中常见的概念,只不过很多教师把这些语法的讲授局限在句子层面;如果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学习和掌握这些语法现象,势必会加强学习者运用语法资源组织信息的能力。而后一种是词汇衔接手段,通过词与词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构成信息之间的衔接纽带;在课文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词汇的选择使语篇前后衔接的,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语义关系的认识,提高其语言敏感性,使其科学地掌握词汇。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系统讲解这些衔接手段并有意识地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语篇,通过对外在衔接手段的分析,学生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有了感性认识;对语篇的谋篇、句际逻辑关系、段际逻辑关系以及文章的理解会有很大提升,为充分理解全文的结构和意义打好基础。

(三)在成果巩固环节中,深度整合语篇分析能力

这一环节旨在提高学习者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达到该目的,可以在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讨论、评价、创建。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摄取语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对语篇的讨论,讨论形式多样,内容涉及语篇内的知识和由此衍生出的篇外话题,进而使知识内化;语篇分析有助于对语篇的评价,学生能够对作者观点和语篇成功与否作出评判;创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深化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摘要、改写课文或根据所学语篇的话题进行书面或口头创作,使语言流利产出。

四、结语

语言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有些教师认为交际语言教学排斥传统教学法,事实上这种观点很片面。传统教学注重语音、词汇、句子意义、语法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也是交际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交际语言教学的一个主要方面。因此,高级英语教学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法,但教师应当抛弃单纯以结构为纲,脱离语境和语言运用实际的教学方法。语篇分析理论为高级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框架,教师要根据语篇赖以产生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来创设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的语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其语言运用意识,从而有效培养其交际能力。

[1]Cook. 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6-20.

[3]Halliday and Hasan. Cohesion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1976:5-20.

[4]McCarthy.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Widdowson, 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 OUP,1983.

[6]胡壮麟.语篇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1(1):3-10.

[7]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12-14.

[8]刘辰诞.教学篇章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9]梅仁毅.现代大学英语 (第五册,第六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10]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1]张德禄.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to Texts Teaching of Advanced English

WANG Shu-yi

(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China)

For English majors of universities, Advanced English is a compulsory course. So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apply the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to texts teaching of Advanced English so as to regulate teachers’ texts instruction and help students with the consciousness of discourse analysis,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nd expressive competence, moreover to cultivate their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effectively.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dvanced English;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014-04-27

王书一(1979- ),女,吉林通化人,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642.0

A

2095-7602(2014)05-0159-04

猜你喜欢

陈述语篇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Which Is Important?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陈述刘
《苏东坡·和陈述古拒霜花》
跟踪导练(三)2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