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师的细节与GO构式的解读

2014-03-29

当代外语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构式哲学语言

梁 爽

从师十余年,老师对我们为人为学的影响,老师于我们亦师亦父的感情,浸润在无数细节中——导读、聚餐、爬山、散步、远足、论文和邮件。梳理这些细节,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却应和了老师近年来最心仪的维特根斯坦式写作风格。有些细节,如英语单词come和go那样平常,串起来就有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那样的纪实感。

说起英语单词go,它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高频动词里排名第9,具有多种构式解读,比如(1)表示方位移动(Movement),如I’m going to school;(2)表示归属(Belong),如That piece goes there;(3)表示消失(Disappear),如Where was the book gone;(4)表示意愿(Intent),如I’m going to watch a game。假如我们绕到老师一行行铅字的背面,再以go的四种构式解读为索引,可以查阅到他近十余年学术生活轨迹的四个片段:(1)老师在行走中酝酿思想的习惯;(2)退休前后的归属定位;(3)摈弃对成功的误解;(4)“跳一跳、摘葡萄”的意愿。这四个细节勾勒了老师在语言中穿行、反思和栖居的图景。

1.移动的思想

老师的书房称为“冬收斋”,那是他的学术产房。但孕育出《汉语文化语用学》、《语言全息论》这些思想的,远不止书房里满墙的书,还有墙外老师揣着思想种子的行走。不管是思考语用学问题,还是更抽象的语言哲学问题,老师都不会把自己宅在CNKI,Elsevier或ProQuest数据库的文献里。他习惯长久地关注一个问题,把问题“宅”在心里。在灯下啄别人的书,磨自己的文章,揣着自己的问题,迈出家门,让思想在移动中发酵。他每日捡校园小径踱步,引颈盼白云山松风拂面,或打量千层沧桑的树皮,或低眉端看木棉花瓣沿相思河漂漾。他独行的步态似乎五味杂陈,少了老人们纯养生的闲适,多了叩问语言的踯躅:语言如何使思想落定?有没有不需要语言的思考?由Tarski真值语义理论引申出工具性语言有何意义?

在外讲学,老师也不丢散步思考的习惯。他在广西民族大学的校园里,偶遇两棵菩提树,于是手拍菩提树干,冥想与树一问一答的沉默对话,回顾今生问学之路。引述老师自己的说法,“所谓有闲工夫在校园内走动,不就是有时间思考吗?”go构式的第一个解读——表示方位移动——正好指向老师在行走中酝酿思想的习惯。

我们在广外的那几年,常随老师拾步,一路上都不敢任思绪旁溢,因为他随时可能抛出一截评论、开封一个问题。瞥见人家院子里晒太阳的狗,他会冒出一句,“狗子争骨头,是不依靠符号中介的”。聊起出差趣事,“我们早饭18块钱吃了5个人”,还没等我们回过神来,他随即追问,“你们说,该怎么解读这样的句法,‘多少钱吃了多少人?’”

在经年冷寂的学术生活中,老师这种随身携带问题的散步习惯,好似小火煨一罐罐心灵鸡汤,使其写作饱有热度和鲜味。对他而言,不写则已,写则必投入情感与心血。

2.退休前后的归属与指称

王初明教授曾诙谐地把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比作一根藤上的两根苦瓜;博士生越多,导师越苦。我们每每面称“老师”,都是对苦瓜藤上共生关系的诉求。我们给老师带来了各种苦恼和负担,他却兑换成苦中作乐,咀嚼着“老师”这个指称带来的归属感。他不介意随我们挤在大排档里,就着一碗小米粥、一笼蒸饺、一碟生菜,跟我们聊东说西。他惦记着节假日邀我们赏花、踏青、听音乐会。周末导读结束后,他领我们去云山咖啡厅,伴着音乐品读杨绛的《我们仨》,并分享“偷运”进咖啡厅的烤红薯和鸡蛋饼。绑定多年的苦瓜师生慢慢结成了家人般的纽带,这是go构式归属解读在这个阶段的体现。

我们毕业离校后,“老师”变成了隔着邮件和电话的称呼。他会有些许空巢的失落吗?我们多虑了。2007年9月,老师发来邮件,主题是“我认真地清闲起来了”。难道清闲还需有板有眼?我们一开电视、一端茶杯、一蹬运动鞋不就能清闲起来吗?但转念一想,在钱氏词典里,“清闲”恐怕一直是个低频词吧。他既无心清闲,也无暇清闲。初到广外,他一边为生计稳定而打拼,一边铆足了劲笔耕不辍。升为博导后,他又被我们的毕业论文“绑架”,常常夜不能寐。直到2007年,老师升级当了爷爷,获得了朝思暮想的新指称,归属重心才自然转移,“博导”变成了“爷爷”的修饰语。这位博导爷爷,甘听孙女的使唤,甘愿跑龙套,还乐此不疲。老师终于得闲了,衣食无忧且身心自由。

当他认真地清闲起来,常追忆“老师”这个指称里裹挟的往事。2009年3月,他在题为“师与生”的邮件中,表扬我们当年“在老师病中代其子女照看,病后又成了健康‘督察’,同时,为老师整理文稿,编辑与点评老师的自选集”。这样的师生关系,老师谓之曰分忧与传承;这样清闲的忆旧,老师谓之曰随笔随想随风吹。他还特意交代,此类随风吹的东西,不必回信浪费时间。看得出,他把我们的师生情义时时保鲜,但又有意淡化自己为师的角色,似乎想挪到go构式的归属维度上师生关系比较松散的那端。毕竟,在退休阶段,老师选择的出场方式,用他自己的话讲,是“躲在帘后听鸟鸣”。

这种躲法,在其所著的《人自称、人被称与物被称》一文中表现得颇为特殊。该文含有几处非常规的夹注标识,如“这一思想得益于王爱华”、“这一思想得益于梁爽”。他把师生邮件往来谈及的非正式想法、把无需点明出处的互文郑重地“曝光”在正文中,而自己躲在出处后面。可见老师对学术思想的归属极其较真,再细微的思想也乐于点明出处,就好似把go构式的归属去向在一个语境里指称的明白无误。老师人品学品使然——淡薄名利,淳朴做人。

3.摈弃对成功的误解

急性子是老师平和心态的大碍。早在2003年,他就跟师兄们“坦白”过,他这人性子急,有什么事不马上做,就坐不住,心怦怦直跳。于是师兄在我进校之时面授机宜,说话做事不要啰嗦、不得拖沓。我们最担心寝室的红色座机在清晨骤响,那也许是老师临时吹响的集结号。灌口凉水、抹把脸、捋下头发、套件衣服、抓起纸笔,赶紧出门吧。因为老师在搁下电话后,八成已在客厅团团转了,他会盯着墙上的钟,虚掩起大门开始倒计时。

因为急性子,老师吃了不少苦头。他有六、七年时间睡不着午觉,且常常夜不成眠;62岁被确诊心脏缺血;66岁时身体健康透支导致颈椎病爆发。大病一场,老师却因祸得福,开了窍,悟出“快乐第一,成功第二”的快乐哲学,设定了一个连他自己也没料到的人生新目标——不生气。从go构式表示“消失”的维度看,他对成功的误解自此消失,他的急性子也在慢慢淡去,开始自觉养生,不忙、不赶,愿健康自得。他每天散步、练养心放松功、打太极、面壁蹲、按摩穴位,还跟好胃口作斗争。他以治学的热情和智慧养生,常对自己望闻问切,并因循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中医八纲辨证进行因果判断,俨然“钱医生”。他医治自己的身体病痛,也正视自己的负面性情。可谓越到老,越洒脱,越自省。

4.“跳一跳、摘葡萄”的意愿

洒脱和清闲并不意味着学术上要停摆。正相反,老师在颐养天年之时仍揽“跳一跳、摘葡萄”之愿。换言之,就是愿意不断地超越自己,但不拼命,不跟自己较劲,不垫起脚来充高个儿。如果头上悬着的葡萄太高,实在是够不着了,就走开。老师的葡萄哲学与快乐哲学应和,着眼“慢和简”的生活。慢慢地啃书,啃透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海德格尔的《诗·语言·思》、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慢读书,可以慢到什么程度?蒯恩的《词与物》——英文原著和中译本,足足读了2年,绝无旁及。为何读得如此慢?因为精读,如蹉如磨如雕如刻。啃进艰深的西方哲学,而后简陈自己的思想,如《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等,好比摘取了一串串爽口的葡萄。“不停不缀,就是快”,斯言妙哉!

读书求慢,生活求简,摘葡萄时方能跳得高些。老师的生活喜做减法,一个红薯或两个土豆当一顿饭;一片青草、一汪湖水,亦成愉悦之源。他七十大寿时,婉拒学生礼物,道其理由:“生日最需要的是快乐,我已有了。我真正缺乏、真正想要而别人又无法赠送的东西是:宁静”。

老师在宁静中摘葡萄的心态,大异于50岁时从语用学跨入语言哲学的心态,一种他自嘲为末路出家去拼闯的心态。心态或静或急,其创新信条恒然。自2001年在广外开讲语言哲学后,他酝酿出无中生有的意愿——在中国外语界开辟语言哲学之路。为摸索这条创新路子,我们师徒在2004年夏天游学滇西。老师对中国后语言哲学之路的构想在洱海品茶、泸沽湖泛舟、十八弯盘行时徐徐展开,在过桥米线、炒饵块、锅巴洋芋的余香中慢慢吐露。当我们落脚在泸沽湖边的卓玛家,每日诵读《古文观止》,并畅想夏日书院的模样。课后,我们光顾临湖的小饭馆,独享铺着蜡染布的木桌,安静地读写。路人投来好奇的目光,而内心淡然的我们,正与老师于游学中体现go构式的意愿解读——探求创新的摘葡萄之旅。

十年滑过,老师与外语界和语言哲学界的同仁们携手蹦跳,采撷到一串串葡萄: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八届夏日书院及四届国际研讨会、《外语学刊》专栏及会刊《语言哲学研究》、《西方语言哲学经典原著系列》等等。其中,老师主持的夏日书院首创公益模式,提倡学会内部的讲课人尽义务,承办学校讲奉献,学会则以荣誉证书和锦旗相赠。此举为研究会铺垫了健康的氛围,是被誉为“学术传承”的善举。

“离欲得定,定能生慧,以慧养学”,这是老师在生活中历练、在反思中萃取、用语言定格的智慧。

这十余年跟我们相处的老师,是一组在不同场景的生活照,是一串不断更新的叙事;而非百度上、公众视野里的一张证件照、一张简历表。以上几段近距离的特写,呈现的是老师立身立言背后的有声故事。如今,老师不与时间赛跑,而携时间同行,以爱智之人的纯粹,施展自由泳式的思考和浓缩型的写作;他不再苦苦计划生活,而放手拥抱等待他的生活——如Joseph Campbell忠告的那样,一切顺势,积极而为。

猜你喜欢

构式哲学语言
菱的哲学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我有我语言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